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凤荣,张莉莉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凤荣,张莉莉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 16346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3月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然后观察两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下降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慢性重型肝炎;临床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7.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with 4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changes i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including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total bilirubin(TBIL),prothrombin activity(PTA),and albumin(ALB).Results:the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the use of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the patients,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keyword]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care,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linical.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1]。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等,其临床分型常用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来划分。其中慢性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危重的类型,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困难,而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所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负担往往比较重,情绪也差,会出现心理焦虑、精神抑郁、情感悲观,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一般的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病患的需要[3],为了寻求更适合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我们对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并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男患者 53例,女患者27 例;年龄最大 68岁,年龄最小 18 岁,平均年龄为42.3岁;学历最高的是大学本科,最低的是文盲;23人是农村人口,27人是城市人口;职业分布广泛,有农民、企业职员、公务人员、学生、自由创业人员;家庭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家庭有足够的护理知识,家庭和睦,有的家庭成员不了解有关重型肝炎的知识,也有的家庭存在一些严重的家庭矛盾。两组患者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医疗护理方案,给予相同药物。对于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疏导,在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的同时,真诚与患者进行平等交流,用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倾诉;认真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全面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状况、家庭、社会背景、性格特征等,建立亲密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支持。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心理需求进行评估,针对病人个体差异进行心理护理,全面、准确、及时了解患者各种心理需求,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护理的时间为3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认真填写评估表,重点记录患者心理状况和各项生化指标,具体方法如下:

(一)针对不同社会背景、职业、学历、家庭背景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

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不能讲过于复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沟通;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可以讲一些理论知识;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患者应充分尊重其社会地位,称其职务,多与其谈论专长,使其有成就感。同时了解患者的焦虑情结是否与经济和家庭有关,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二)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

对青年人应密切注意其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爱护;中年人因其担任角色众多,一旦得了重症,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可能中断,家庭负担重,使自己处于焦虑状态,应给予开导,帮助其处理角色冲突,动员家属和单位多关怀和支持患者;老年人多较固执,需要被人尊重,有强烈的独立感,担心自己被冷落,护士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个性,尽量满足需要;对女病人,因其自控力差、依赖、懦弱,应帮助其适应环境,强化自控能力锻炼,克服依赖性[4]。

(三)针对患者的性格和造成负性情绪的原因,开展好个性化心理护理

在判定患者所存在的负性情绪时,主要根据国内常用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作为评估的量表,并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性格内向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其独处的时间,以免胡思乱想,多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介绍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给其治愈的希望,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对性格外向的患者,可鼓励与其他患者交谈,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适当交待病情,以了解自己的治疗计划,帮助设立阶段性目标,使患者看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焦虑和恐惧是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突出的症状。当病人得知自己所患疾病时,在最初的否认后便会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无法接受将舍亲人而去、离开美好世界的事实[6]。担心因疾病会拖累家人,经济负担过重,对未来的绝望将不断侵袭患者脆弱的神经。另外,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一旦知道身患重症以及一些难以忍受的诊断检查和治疗过程,也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对于焦虑恐惧型的患者,应分析其具体情况,确保有的放矢。针对由于黄疸、水肿、腹部膨隆而引发的焦虑患者,可以明确告知患者只要病情好转,这些体征就会自然减轻或者消失。针对害怕传染家人的患者,可以恰当宣传预防肝炎传染的知识,并及时告知家属必要的预防措施。针对长期焦虑的患者,须注重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活动,逐步帮助患者化解其在成长过程、学习、工作、婚姻中的一些重大矛盾冲突以及应对方式,并帮助患者做出更加合理、优化的选择。

精神抑郁和悲观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也很常见,不少患者由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比较困难,病程很长,破坏了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住院感到灰心丧气、孤独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精神抑郁,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往往表现为自闭冷漠。对于此类患者,尽可能反复做好劝解和开导工作,用温和而幽默的语言宽慰他们,用科学的卫生知识去指导患者,尽量让患者在交流中敞开心扉说出心中的苦闷[7]。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要用爱心、耐心和同情心来对待患者,细心关怀患者,切实帮助患者减轻躯体痛苦,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好转指标告知和反馈给患者,并强调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在此基础上,要科学的为病人安排病房,让性格开朗的病友与其同室,使患者放大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并且也要多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确保让家属通过更加健康的照顾、更富情感的支持来使患者进一步到得温暖、安全感。

(四)临床观察指标

本研究把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五)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生化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法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三、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平均数,P 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差异明显。

四、讨论

(一)个性化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人体的情绪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绪的变化。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绪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绪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很大。大多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都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会使患者气滞血淤,从而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这必然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康复非常不利,而加重的病情又会持续地让病人处于负性情绪之下,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个性化心理护理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可以使患者拥有乐观积极的情绪,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其免疫力增强同时也可以促进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最终可促进机体康复、疾病好转,使治疗尽可能达到满意效果,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二)了解造成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的重要性

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及个体差异,先了解患者的病情,找出致使负性情绪的不同原因,并和患者交谈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类型,这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主动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以解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精神紧张、悲观失望等,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

(三)引导患者家属协助护理的重要性

在推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有效强化患者和家属的同步教育,不断引导家属强化照顾患者,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紧张程度,从而使患者更具安全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实效,护理人员也要着力提升语言沟通技巧和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这也是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关键。在推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过程中,从而确保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吉普.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1,33(11):1720-1721.

[2]孙友华.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分析[J].吉林医药,2010,31(21):3593.

[3]狄静,吴春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负性心理的影响[J].2012,10(1):26-28.

[4]李宵莲.顾红.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性护理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23(7):11-12.

[5]林建英.慢性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09,2(3):1500-1502.

[6]张姝娜,安平等.认知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2005,9(12):44-45

[7]孟霞,赵单.肝病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76-78.

论文作者:王凤荣,张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凤荣,张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