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物质投入的宏观机制与政策取向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物质投入的宏观机制与政策取向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物质投入的宏观机制及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我国农业论文,物质论文,机制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为确保我国农业全面走向集约化经营和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就必须重视农业的物质投入。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物质投入的现状、分布及构成特点,从宏观上对农业物质投入的主体、投入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农业物质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宏观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积累 物质投入 技术进步

1 我国农业物质投入与技术进步发展的简要回顾

从50年代起,我国政府为发展农业、增加物质投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造条件。首先对农用工业给予了扶持。从1953-1993年,国家对化肥、农药、农机等行业的基建总投资额达500亿元,约占同期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的5%。近10年来国家又加强了对饲料工业和畜用药品及良种繁育等行业的建设。“六·五”及“七·五”时期,用于这三个行业的基建投资达20多亿元,用于上述各行业的技术改造投资为160多亿元。农用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物质投入创造了必要条件,对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有关部门测算,1992年同1952年比较,因化肥、农药、农膜、良种等物质投入量增加而增产的粮食相当于同期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50%左右。另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80年代中期对徐州、淮阴、宿县等地农业技术进步因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仅在1978-1984年,物质技术投入(包括水利、化肥、良种等)在上述地区的农业技术年平均进步率中所占份额高达60%。到了“七·五”时期,虽全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相对放慢。但是物质投入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仍占34%左右。在今后若干年里,继续扩大物质投入规模、不断优化投入结构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并以集约化经营来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2 2000年前我国农业物质投入规模及分布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已自然形成了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各类地区对农业物质技术的需求形式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缘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东部地区农业物质投入水平相对较高。1993年总投入水平已经达1334亿元,占全国农业物质投入总量的48%,平均每亩耕地投入300元;中部地区农业物质投入水平次之,1993年总投入水平为900亿元,占全国农业物质投入总量的32%,平均每亩耕地投入145元;西部地区较低,1993年投入总量为545亿元,占全国农业物质投入总量的20%,平均每亩耕地投入132元。由于东部地区投入水平较高,投入报酬率已开始下降。1985年东部地区每100元物质投入创造净产值为205.7元,到了1993年下降到145元(下降41.8%)。因此,在90年代里,东部地区对农业物质投入的总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将会放慢,投入重点应主要放在优化结构方面,使物质投入与技术进步协调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因投入水平相对较低,尚未达到饱和水平,在2000年前对农业物质投入需求的数量增长比较迫切。另外,从投入结构来看,东部地区化学类物质投入量大多数达到或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以化肥为例,上海市郊区近几年化肥施用量每公顷已达500公斤,已超过世界上单位面积施用量最多的日本(每公顷427公斤)。农药、农膜等的使用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90年代农业物质投入需求增长将转向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电气化。再加上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能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中部、西部地区仍会以化学类物质需求为重点,农机、动力类投入需求也会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资料表明,总体来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的化肥投入量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8%,农业排灌机械和耕作机械每年需要增加4.2%,农膜需增加5%,饲料需增加6.0%等。这样才能基本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的总目标。为此,2000年农业内部各业的主要物质投入项目的规模及分布如下:

2.1 种植业 ①化肥(按有效成份计算)需达到3700万吨;②机灌面积需达到5080万公顷;③良种面积达到1.2亿公顷;④农机总动力需达到28458万千瓦;⑤农膜需达到45.59万吨;⑥农药需保持在70万吨左右。在增加投入总量的同时,必须改进投入质量和结构(这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同等重要)。化肥要逐步增加磷肥、钾肥的比重,氮、磷、钾比例应达到1:0.5:0.25;农药要尽可能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使用安全的品种,由化学防治为主向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2.2 畜牧业 在未来5年里,精饲料投入对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贡献率应占60%,种畜、种禽占20%,配种防疫占13%。因此,精饲料投入量2000年应达到25600万吨。2000年,饲料、种畜、种禽、畜禽防疫等的生产设备和燃料、电力等项目物质总投入需达到1690亿元。

2.3 水产养殖业 到2000年,精饲料投入量应达到826万吨,种苗应达到180万吨,柴油需4683万吨,冷库(容量)需达到233万吨。

3 农业积累和物质投入主体及机制分析

积累是投入的源泉,农业物质投入的规模及结构与积累密切相关。对于我国农业积累和投入应以谁为主的问题目前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国家为主论,认为投入主渠道应是国家,因为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国家理应予以重点保护,为此,利用财政积累对农业的支出应是最主要的投入方式,为增强政府的支农、护农的职能和作用,必须大规模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二是农民为主论,认为积累者和投入者应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本身,因为以生产经营者为主进行积累和投入能有效扩大投入规模和促进积累与生产相结合,因而受益者应是投入主体;三是集体为主论,认为投入主体应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为就国家来讲,只要其宏观产业政策中的“工业化偏好”继续占统治地位,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总是有限的。对农民而言,一方面他们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他们也难以事事都从投入中受益。因此也不能成为独立的投入主体。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正是农村各业积累的结果。它可以独立于国家财政之外来组织农业投入,并可以相对集中地形成一定的规模。

然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格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决定了农业积累和投入主体应该多元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联合体、个体私营经济不断产生,产业门类增多及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加快,不仅产生了形成积累和扩大了再生产的要求,也为积累和投入主体多元化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新要素的增加,在更高层次上也提出了积累和投入的多渠道、多样化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靠集约经营来实现。而搞集约经营不论是农田综合治理、水利、肥料、饲料、农药、农机具等硬件以及新配方、新耕作制度,新工艺流程等软件都要靠投入来实现,如此面广线长的投入,必须有多渠道的积累和投入才能完成。从这一意义上讲,国家、集体和农户都是积累和投入的主体,它们的区别只是表现在职能及择重点上。这既能广辟积累源和扩大投入的覆盖面,又能增加投入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增强农业同其它产业的联系,从总体上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集约化水平,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4 强化物质投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取向

4.1 关于对农用工业的扶持 农用工业的发展是增加农业物质投入的基础。为保证农业物质投入的稳定增长,国家应在充分考虑到农用工业的行业特征及其服务对象特殊性的基础上,在财政及税收政策上给予专门扶持。即首先要保证国家财政对农用工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其次是强化投资功能,以利不断增强农业投入的物质基础。在国家投入一定量资金的同时,使用单位应投入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所获利益全归使用单位,风险自负,以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另外,在税收上应将农用工业与一般加工工业区别开来。即一是要简化税种;二是税率要低于一般的加工工业;三是征税方式从目前的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等。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使我国农用工业日益壮大和农业投入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

4.2 关于农业物质投入体制 农业物质投入体制由农用物质管理体制等组成。它既是农用物资能否及时到位和有效使用的基本条件,也是物质技术不断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保障。

我国农资管理体制过去一向不够健全。农用物资主要依靠农用工业的销售部门,农资公司、农机公司及乡镇供销社等纵向供给生产者。农用物质使用方法简单、利用率低、浪费大,未能与劳动者有机结合转化为应有的生产力。同时农资产供销之间的关系不顺,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为此,必须彻底改革农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正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不仅要从纵向发挥农资供应、销售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导作用,依托他们自上而下地搞好农用物资的供给和有关咨询服务,而且更重要地是以横向依托县、镇、乡农技站、土肥站、农机站、联合村技术服务站,科技示范户等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科技服务网络,紧紧围绕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具等主要农用物资的使用搞好科技培训、咨询和示范、推广。帮助和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用物资,以利加强农用物资的管理和提高物质投入的转换效率。

4.3 关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是农业物质投入与技术进步的结合点,也是物质技术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就我国实情来看,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内容应包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结构、农业科技推广规划、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点和推广基地建设等。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使农业物质投入与技术进步形成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此,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组织形式应从以下三方面来培育:一是“政府—农户”。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所属的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及供销、农资、金融等单位根据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及农民所需,制定好各自的支农、扶农有推广规划,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将科学技术传递、传授给农民,使物技结合从总体上覆盖各领域。二是“公司—农户”。公司是指与农业产、供、销有关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培训、推广等专门单位。在这种组织形式中,公司与农户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结成利益共同体。公司根据市场信息、研究开发或引进科技成果,进而通过培训、咨询或示范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系列科技服务。三是“协会—农户”。这种形式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选择技术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强,直接面对农户,减少了农技推广的中间环节,使物质投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更加协调,并可从单纯的产中技术服务逐步向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经济实体发展,成为物技结合的一种新的模式。

4.4 关于农业发展的公益环境改造 农业物质投入并不仅仅是物质技术的投入和管理问题,而是与整个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建立起与物质投入相配套的公益设施条件,才能使物质技术的投入和运用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抗逆能力、单产的提高、物耗的降低,劳动力的节省,农产品质量的优化等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公益条件的全面改善。从广义上看,建设农业公益设施也是物质投入的组成部分。

农业公益环境包括大型水利设施、交通、码头、港口、仓储以及集中成片的低产田改造等等。它们必须由政府直接出资来办。在具体做法上,可采取主辅配合、重点投入与多级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即以制度形式确定农业公益设施应作为一项长期投资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受益规模的大小,投资额的多少,工程对象等确定项目级别,由项目级别确定建设主体,再根据建设主体的经济能力确定中央、地方建设主体应承担的投资或补贴规模。中央重点负责制定有关法规制度和提供建设启动与补贴资金,并同各级地方政府在资金投放,项目规划和管理监督上互相协调、紧密配合。涉及几个省区的大型建设项目,可以采纳取国家为主,受益区地方政府为辅,各县、乡基层政府根据其经济实力采用多级补贴的方式来进行。同时,每个项目都应规定十分明确的建设标准、中间监督及最后验收办法等等。以利投资建设一项,见效一项。只有这样从宏观上改造好农业发展的公益环境和条件,才能不断推动以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物质转化效率,使我国农业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标签:;  ;  ;  ;  ;  

我国农业物质投入的宏观机制与政策取向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