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

李干斌[1]2006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金治理被视为基金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基金公司高效、合规的管理与操作能够大大提高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我国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在基金治理方面的建设发展很快,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过随着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治理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有时候甚至是一些丑闻不是见诸于报端,给行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现实中需要对我国的基金治理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基金治理结构提供支持就变得非常有意义。本文研究就是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理论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中委托代理链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等若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中具体表现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针对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我们采用建立基金管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角度,提出基金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机制与结构。继而形成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完善的建议。本文结构共包括七个章节,除第一章导论之外,其余六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章是综述部分,从理论文献和发达国家基金治理的实践两个角度来总结和归纳目前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成果。对于我国目前的基金治理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金治理实践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如何结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是所有相关人士关注的问题。第叁章主要介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规范发展虽然历史很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无论在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只数、基金管理资产的规模等都获得了高速的扩张。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体制,有效的促进了基金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信任和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正是由于历史较短,基金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造成了基金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章在简要回顾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现状,在比较国际发达国家基金治理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基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指出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和投资人之间通常被认为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对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应该采用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来进行。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导致基金治理中基金经理人与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目标不同,进而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论文在结合我国特殊因素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根本问题,即基金治理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中国的具体表现等。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基金管理人约束激励机制的角度建立基金内外部治理结构,其中第五章主要论述基金内部治理结构,第六章是外部治理结构。论文针对第四章中提出的我国基金治理结构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基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以基金管理人为核心,从激励相容的角度出发,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二是做为配套改革,从改进基金市场结构、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和推进行业自律叁个方面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第七章研究基金管理人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防范与治理。针对第四章中分析内部人控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中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出的各种形式,本章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管理费分成和引入公司型基金的角度探讨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基金治理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邹春燕[2]2005年在《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本质上体现的是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使其在理论上有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我国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和危害非常严重,只有从基金治理的角度,结合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激励机制,才能减少这种危害性,保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健康发展。本文从证券投资基金的本质和内部结构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知识,结合大量现实数据和具体案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理论框架对基金业内部人控制的防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导论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中心和框架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论知识,指出证券投资基金本质上体现着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为其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这部分还介绍了基金的种类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一个概括了解。 第叁部分是对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的探讨,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现实数据,分析了基金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表现、危害,得出完善基金治理的迫切性。 第四部分是通过一个案例——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来具体的理解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存在。 第五部分是从基金治理和基金发展模式两个角度对防范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提出具体建议。

夏益国[3]2002年在《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风险及其防范》文中指出内部人控制风险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运作风险的重要表现。本文剖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风险的措施。

王镜宇[4]2003年在《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应从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形成分权制衡体系并推进基金的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对内部人控制行为进行清理和根治

孙守用[5]2001年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内部障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内部障碍主要有 :内部人控制问题、经济租问题、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平衡发展问题、业绩评价体系问题、企业文化问题。加强对基金经理人的监督是弱化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减少经济租 ,应该对内对外适度放开基金发起权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要共同发展 ,以求优势互补 ;建立分层次的业绩评价体系是合乎逻辑的 ,也能满足不同需要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证券投资基金强劲发展的有力支撑

谢清喜[6]2005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流动的市场,及时、完整、真实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叁公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从各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和经验看,只有及时、完整、真实公开的信息披露才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规范信息披露的历史,又是一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历史。 一、本文重新探讨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理论,把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区分为证券信息的有效性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证券信息的有效性是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前提。本文首次把证券信息的有效性区分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它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不能违反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做到及时、完整、真实,符合证券市场的“叁公”原则。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就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证券信息能否充分地在股票价格的波动中得到反映,一般包括证券信息传递、信息运用和信息反馈叁个阶段。 目前,理论界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献很少,大部分学者集中于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方面,即集中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后的信息传递、信息运用和信息反馈等阶段。通常的方法是,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之后股票价格或股票成交量的波动特征,以此分析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这种以研究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来代替分析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的方法有失偏颇,它忽略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等方面。 因此,本文从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完善了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具体内容。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是信息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前提和最基本的保障,更是实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二、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状况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一方面,论文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分为两大部分,即证券发行市场中的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证券交易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首先,完善地概括了我国已经建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并对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制度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简要评述了近期颁布的几项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其次,通过分析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历程、发展脉络和存在的问题,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有效性进

童中文[7]2004年在《金融发展中的证券投资基金研究——中国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投资基金近年来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受到普遍关注,其实际业绩也成为普通大众甚至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从理论角度来说,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和制度,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并通过专家理财、组合投资以获取理想绩效。但投资基金的实际绩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制度因素、基金经理人的技术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在金融证券市场不完善和基金发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较为严重,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使得投资基金的理论绩效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投资基金绩效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国外基金评价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并对本文所采用的基金净值指标的效度作了分析和论证,指出基金净值指标是评价目前中国基金绩效的一个较好的指标。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内的投资基金特征作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我国投资基金弱绩效的结论;应用计量模型,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基金绩效与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投资风格、规模大小及上市地点显着相关。应用定性分析和数学论证的方法,揭示出导致我国投资基金弱绩效的原因:基金经理人的管理技术欠缺、“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激励机制不合理以及金融市场的畸形所导致的外部环境的欠缺。依据此分析和结论为基础,对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基金绩效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制度设计,建议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协调并进,培育一个成熟的充分公平竞争的证券投资市场,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还要有一个保证市场秩序的监管体系和宏观环境,并完善我国基金绩效评价体制。另外,本文还对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作了简要评析,并对基金绩效后续研究作了初步的思考。

王芳[8]2006年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司治理的实质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处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实践来看,各国公司治理在约束经营者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经营者损害广大股东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英美等国机构投资者对待公司治理的态度发生了从消极的间接治理向积极的直接治理的转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已成为各国公司治理发展的共同趋势。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治理中中小股东监督成本内化和收益外化的“搭便车”问题,专业化的信息优势也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所以作为外部治理的一个补充,机构投资者主要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的介入缓解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并间接促进了公司业绩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只有当参与公司治理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机构投资者才会采取行动,通过机构投资者与经营者、中小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叁方博弈可以得出,影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主要有:持股比例、监督成本和公司价值变化。转轨经济中,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致使内部人控制问题无法避免,借鉴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不失为解决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问题的一剂良药。但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尚处于发展阶段,并且相关法律制度等尚不完善,因此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仍面临诸多障碍。为解决这一状况,本文认为应从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健全相关法律、完善机构投资者自身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四个主要方面入手。

丁洁, 陈孜[9]2005年在《LOF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已有八年多的历史,当前有关部门试图通过创新激活基金市场,比如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以及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但在当前法律环境下,LOF的推出和顺利运行存在不少障碍,如T+1交易机制、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以及开放式基金的回赎幅度限制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设定单日赎回额度和最高赎回费率、强制维持高流动性、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等方法加以完善。

丁俊, 王波[10]2001年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分析》文中指出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后,扮演“机构投资人”角色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政府的“精心呵护”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截至2001年4月,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已达15家之多,共发行了33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到了654亿元以上。不过,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毕竟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摸索阶段,在近年来的实际运作中暴露出了不少值得关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研究[D]. 李干斌. 复旦大学. 2006

[2]. 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问题探讨[D]. 邹春燕. 西北大学. 2005

[3]. 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风险及其防范[J]. 夏益国.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2

[4]. 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分析[J]. 王镜宇.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内部障碍及对策研究[J]. 孙守用. 北方经贸. 2001

[6].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 谢清喜. 复旦大学. 2005

[7]. 金融发展中的证券投资基金研究——中国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分析[D]. 童中文.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8].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 王芳. 湖南大学. 2006

[9]. LOF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 丁洁, 陈孜.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5

[10].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分析[J]. 丁俊, 王波. 金融纵横. 2001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