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肝胆科 四川 重庆 400038)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我国护理工作已逐步由单一的疾病护理转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模式 。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在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可以将护理理论和预防保健知识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护理工作的社会性和保健知识的普及性,提高患者健康水平[1]。然而护理健康教育实施到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如: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护理因素等的影响,使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为了使健康教育发挥良好效果,并在护理工作中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必须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对策,提高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目前我国学者对健康教育的定义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和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3]。目前,健康教育已被各国及地区的政府、卫生部门和医学界作为改善和管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而医院掌握着众多的医疗及科研资源,在引导全社会的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在医院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着重探讨护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2.1环境方面因素:
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后勤缺乏保障不能提供合适的资源和设备;各项考核制度配套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在管理方面还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医生地位高于护士,患者缺乏对护士的理解和信任,影响健康教育的落实导致医护配合的协调性差。
2.2患者方面的因素:
2.2.1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素质偏差较大,由于患者年龄、家庭状况、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别。
2.2.2受社会观念及传统思想影响,几乎所有患者都认为护士只能打针、输液、护理患者,缺乏知识性,所以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远远要低于医生。
2.2.3患者的健康状态、获得医学知识的渴望程度,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及学习方式等也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
2.3护理方面的因素:
2.3.1护士人员配备不足,医院常年存在加床不加编.王晓莉[4]等 的研究也显示由于护士缺编,护理工作量增加,对患者进行教育的时间有限,缺乏进行教育的时间。
2.3.2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模式单一,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在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存在差异 [5-6]。不同职称护士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其健康教育能力也不同[7]。
2.3.3护士角色认知偏差,健康教育意识薄弱。虽然护士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但是一部分护士仍存在教育意识薄弱,对自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认知也存在偏差。汪凤兰[8]等 调查显示50.8% 的护士认为护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教没有区别,甚至59.0%的护士认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是给患者提供一些卫生常识和注意事项讲解,这些都是对护理健康教育不全面的认识。
2.3.4健康教育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够。由于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独立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护士未系统地接受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毕业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9]。包家明和顾惠娟 [10]的调查显示,87.5% 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限制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3.5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单调,护理健康教育套路化,缺乏因人、因时和按需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王晓莉等[11] 的调查表明护士健康教育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人性化、针对性和护患互动性,不能调动病人的求知欲,缺乏有效的教育技能和沟通技巧。
3.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3.1环境因素的对策:
3.1.1积极推动护理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争取和促进院领导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重视政策的倡导作用。适应当今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1.2医院提供合适的资源和设备的支持,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加大保障供给,配合临床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全方位为患者服务。
3.1.3加强医护工作的协调沟通,消除分工差别及角度不同造成的认识差异。
3.1.4管理考核方案应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及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提高质量。
3.2患者因素的对策:
3.2.1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方式恰当、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护士要加强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逐步消除偏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依从性。
3.2.3在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之前,护士要搜集资料,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应根据情况随时对健康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在交流中尊重患者,主动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多样化方法将教育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帮助患者掌握有效的教育内容。同时教会家属必要的知识,使之做好配合工作,以加强教育效果。
3.3护理方面的对策:
3.3.1开展健康教育,要改善护士的人力资源状况,按照《护士条例》规定达到床位与护士比为1:0.4的标准。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护士缺编己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尤其是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把时间还给护士,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12]
3.3.2护理工作者要加强健康教育学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转变观念,强化角色意识:提高对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健康教育的责任感,在现代护理观及健康观的指导下自觉履行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责。提高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知水平,制定并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3.3.3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储备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进行在职培训 ;增加继续教育的力度,按照“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并存,各种相关知识并举的方法,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及水平,使护士的知识结构适应健康教育的需求 [13]。
3.3.4每个护理人员应努力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与教育技能、有针对性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调动患者积极性和求知欲,并争取相关专业人员的支持,使之形成有效的健康教育。开展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反复强化并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护理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家属和病人接触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直至患者完全掌握。
4.结论
4.1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断变化,护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方式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
4.2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体现了护士的知识价值,淘汰了过去那种“无言的操作、无言的护理”的工作方式,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了社会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进一步认识。
4.3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健康教育给以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需要的满足,减少了医疗纠纷,强化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推进护士事业的发展。
4.4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它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而且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有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4.5我们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春清.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护理研究,2001 15(3):
139—140.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3]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
[4]王晓莉,陈腊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55-1256.
[5]李欣,高兰英.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不利因素及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81-482.
[6] 张水兰,王红,时红梅.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知识现状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01.
[7]许莉萍,刘桂萍.不同职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60-262.
[8]汪风兰,王艳,王桂生,等.护理人员的动机因素与护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13.15.
[9]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
5(6):325.
[10]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1]王晓莉,陈腊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55-1256.
[12]胡忠华,朱丹,赖莉.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12-613.
[13]林华.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6,21(7):80—81.
收稿日期:2015-09-12
论文作者:李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健康教育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论文; 对策论文; 能力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