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注重“再创造”--一种二次曲线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与思考_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要在“再创造”上下工夫——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一种创新设计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圆锥曲线论文,要在论文,工夫论文,数学教学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通常是以椭圆的机械画法引入《圆锥曲线·椭圆》这一内容的.也有教师先讲海尔·波普彗星的现象,或者拿出一个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截面的形状,再由机械画法引出椭圆的定义以及焦点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是教师直接地、生硬地把概念“抛”给了学生.尤其是“焦点”,更象是“从天而降”;而焦点之所以为焦点,学生却是不明所以,更不知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的必然性.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所领会、所接受的是教师或者课本编写者的思想观点,他们很少有能形成自己思想的机会,更不用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前,我们倡导“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与学的新观念,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换言之.就是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再创造”的全过程.

1.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一种创新设计

1.1 抛物线及其相关概念的构建

(1)活动:折线.(图1)在纸片上距底边2cm处设置一点,如图示方法,将纸折20到30次,形成一系列折痕,它们整体地勾画出一条 曲线的轮廓.

(2)观察、猜想:众多折痕围出一条抛物线.

(3)建立坐标系,画图,发现与很接近.

(4)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折纸过程及抛物线.

(5)活动:(图2)画三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折纸.发现1:其反射线经过y轴上一定点.

(6)几何画板演示这一过程.(证明可让学生课后完成.)

(7)概念形成:焦点.(一组平行于y轴的直线经抛物线反射后汇聚到焦点,由焦点出发的直线经抛物线反射后成一组平行线.)

(8)发现2: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纸边的距离.定义准线.

(9)形成定义:(学生概括,教师补充)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10)求抛物线标准方程(分4种情况):(下略)

1.2 椭圆、双曲线概念的构建

(1)探究e值的改变,引出问题:抛物线e=1,那么,当0<e<1以及e>1时,轨迹又如何呢?

(2)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3),求方程.由

圆,那么“+”改成“-”,它的轨迹又会如何呢?

(11)双曲线及其焦点、准线、定义.

1.3 课外活动

(1)折纸中的数学:从折纸中的椭圆和双曲线出发,观察、猜想、构建概念,形成定义.

折纸方案(如图7):椭圆,在一张圆形纸片内部设置一不同于圆心的一点,折叠纸片,使圆的周界上有一点落于设置点.如图折叠数次,折痕构成一个椭圆.双曲线,在一张纸上画一圆,并在圆外设置一点,折叠纸片,使圆的周界上有一点落于设置点.如图折叠数次,折痕构成双曲线.

(2)数学小论文:小组合作,自行设计一个圆锥曲线概念的发生过程,并建立或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作为课后数学小论文型作业.

2.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2.1 要在对教材的深加工上进行“再创造”

本教学设计方案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按照教材,直接“抛”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原来教材次序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第一定义、第二定义,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呈并联状态.本方案从问题情境(折纸活动)到发现抛物线轨迹、焦点、准线,形成定义;从抛物线定义中对e的分类讨论引出椭圆轨迹及其第二定义,与抛物线类比联想得到椭圆焦点,进一步观察发现得出椭圆第一定义;从椭圆第一定义中的“+”改成“-”引出双曲线问题的讨论.问题的引发自然、恰当,概念的产生和形成是学生探究问题本质联系的产物——三种圆锥曲线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至于为什么把抛物线提到最前面,是考虑到学生对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是最熟悉的,而它又是特殊的抛物线.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由此我们把抛物线提到椭圆、双曲线之前来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整体把握.

数学是中学课程中最富于系统性和内部联系的学科,教学设计应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内部的联系以及运动与变化.因为教材的编写是线性的、封闭的体系,而真正的教学是生动的、灵活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调整顺序,重新编排,使之成为非线性的、开放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仔细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数学内部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出一个既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又不同于教材编排顺序的教学设计.

2.2 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本教学设计中引入了折纸活动,使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课生动起来,充满了乐趣,而定义的给出,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抛”出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概括的.教师的工作是把教学设计成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辅助、观察猜想、揭示规律、引入定义、形成概念等一系列过程.两种教学设计的意义及着力点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侧重于概念的接受,学生对结果的掌握;而本设计侧重于概念的产生、构建,形成,学生对过程的探究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数学能力.

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设置丰富的情境、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概念、法则,或是发现有关的各种规律.这体现了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再创造原理”,弗赖登塔尔就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成为主动的探索者,积极的思考者了.教师的关键是设计好的问题情景和活动,在学生探究受阻时,恰当地介入和诱导.

2.3 要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数学化

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有丰富的经历,然而出现在数学教科书中时,却掩盖了其间人类探索的“火热的思考”,而凝固成“冰冷的美丽”.对学习者个人而言,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应该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即,通过对常识材料进行细致的观察、思考,借助于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常识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加工,从中舍弃材料的现实意义,仅保留其数量上或空间上的形成结构方面的信息,由“朴素的直观”构建“精致的直观”.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一定真实重演了人类对圆锥曲线认识的过程,但确确实实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探索中学习数学化.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能动性,设计出合理的、有利于学生学会数学化的教学过程.

总之,教学设计要本着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探究、学会应用、学会创新的教育理念,在教材深加工上狠下工夫,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和学会数学化.要本着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实践,在课堂教学方式上狠下工夫.

标签:;  ;  ;  ;  ;  ;  ;  

数学教学应注重“再创造”--一种二次曲线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与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