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课中如何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论文_李江

论小学体育课中如何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论文_李江

【摘 要】 常见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对待运动损伤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掌握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课的正常运作。

【关键词】 小学体育 预防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0-034-02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然而,体育课上却常有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疾病、甚至运动猝死的现象发生。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小学体育课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的占总受伤人数的16.7%,技术问题占总受伤人数的15.2%,身体状态不佳的占9.5%,身体素质差的占6.68%,组织和保护不当的占8.75%,场地因素占16.42%那么怎么通过掌握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确保体育课的正常运作呢?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就是参与体育运动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运动损伤与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与运动项目、技术特点、身体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小学生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就更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

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麻痹大意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不同于成人,大脑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加上生活缺乏经验,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冒失地进行体育活动,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往往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二、课前备课不充分

个别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不熟悉,对任教班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不了解,?甚至课前没准备,导致在对教材的搭配和教学安排层次不清。安排运动量时,也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运动量超过学生可能承受的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运动负荷过大,从而引发运动损伤。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体育知识、熟练掌握体育技能的愿望,还能使学生的基础体温升高、肌肉深层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提高和关节柔软性增强等。但有些教师不认真指导学生做准备活动,容易造成学生在思想上的松懈,从而增大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三、违反规则

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在篮球、足球运动中是常见的。因为一时的玩笑或疏忽而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2000年5月,在北京房山某中学组织的一场足球赛中,足球直飞球门,门将张彬扑上前抱住球倒地,但被随后赶到的对方前锋李黎补射的一脚踢中腹部,导致腹部损伤,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经有关部门鉴定,张彬为7级伤残。

四、场地、设备、服装上的缺点

场地、器械不合格、服装的不合适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例如1:跑道过硬或高低不平,沙坑过硬或有杂物,海绵垫厚度不够,并且海绵垫之间相互衔接不严密,场地过滑等等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2:篮球、排球的练习是在水泥场地上进行的,由于地面硬,练习中跳跃动作多,容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损伤。例如3:体育设施、设备陈旧、摆放不当。如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损坏,学校没有及时修理和更换,学生在练习时不注意看,就很容易受伤。又如:体育课后将铅球、铁饼、标枪、山羊等危险器材随便摆放操场上,又无人看管,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受到伤害。

体育课教学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一、体育场地、器材、服装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运动服要选择宽松、柔软、有滩性的运动衣,还要色彩明快、吸水性能好的服装。冬季寒冷要穿质地较厚的运动衣,夏季炎热要穿轻而薄或半袖运动衣。运动鞋要选择透气性能好、尺寸合适,鞋底有弹性,鞋面要平滑柔软,结实耐用,落地稳定好等。此外还要穿棉线袜。

二、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惰性,增强各器官系统功能,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锻炼内容或比赛项目而定,既有一般性又有专门性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气象条件和锻炼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兴奋性低,锻炼者水平较高,运动时间短的项目或天气寒冷等,准备活动强度可稍大,时间稍长。相反锻炼者年龄小,基础差,运动时间长或天气炎热,准备活动的强度宜小,时间可短些。总之,准备活动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三、掌握动作要领和遵守纪律:

技术动作错误,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力学原理,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前滚翻时,因没有低头而引起颈部扭伤;接排球时,因手形不准确而引起手指扭、挫伤。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特点估计那些动作不容易掌握,那些动作容易受伤,事先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

四、运动项目和运动负荷要适合学生特点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器官局部负担量和伤后、病后的体育活动安排,防止局部负担过大。儿童少年活泼好动,既使出现疲劳,仍然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强烈愿望,对此要特别注意,给予适当调整。要贯彻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动作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运动强度和重复练习次数要根据学生情况区别对待。

五、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不要在高低不平的场地上进行活动。如没有合适的场地,活动的节奏要放慢。

因此,总体来说,我们对待小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当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和苗头)。这样我们就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论文作者:李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论小学体育课中如何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论文_李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