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中浆”94例临床体会论文_赵然,赵梅萍

中药治疗“中浆”94例临床体会论文_赵然,赵梅萍

赵 然 赵梅萍

河北省井陉县中医院 河北省井陉县 050300

摘要:目的:分析:“清肝解郁渗湿汤”治疗“中浆”的疗效。方法:选自2010-2013年门诊94例病例。结果:治愈:85例,显效:8例,无效:1例。结论:运用“清肝解郁渗湿汤”治疗“中浆”疗效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中浆;清肝解郁渗湿汤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简称“中浆”,为眼科常见的眼底病之一,临床多见于成年男性。本病属于中医“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等范畴。笔者自2010-2013年采用中药“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1]治疗本病9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9例;年龄:25-49岁,平均37岁;病程1-30天,平均25天;视力4.5-4.8,平均4.7;单眼90例,双眼4例。

2 治疗方法:

2.1,中药组方:银柴胡10g,菊花10g,蝉蜕10g,木贼10g,防风10g,羌活10g,生地10g,赤芍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苍术10g,白术10g,甘草3g。

2.2,孕妇去赤芍加当归10g,白勺10g,在治疗过程中若视力恢复缓慢而无口渴现象可倍加苍术、白术。

2.3,注意休息,调畅情志。

3 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视力恢复5.0以上,眼底检查:黄斑区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光清晰;显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视力提高至4.8-4.9,眼底检查:黄斑区水肿基本消退,中心凹反射隐约可见;无效:自觉症状、视力、眼底情况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治愈:85例,显效8例,无效1例;治疗时间:14-49天,平均28天。

讨论:本病病因至今尚无统一意见,但多数认为与精神紧张、兴奋、焦虑、疲劳或感染可能有关。本病虽是一种自限性且愈后良好的疾病,但临床也可遇到一些经久不愈的慢性迁延患者,造成视力永久损害,且该病病程较长(3-6月)【2】,往往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目前西医多采用维生素B族、血管扩张剂、碘促吸收剂或激光治疗。激光治疗虽然有效,但因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局限性及患者本身的原因,使其广泛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湿热蕴脾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宜清肝、解郁、健脾、渗湿。本方用银柴胡、菊花、蝉蜕、木贼以清肝明目,苍术、白术燥湿健脾,女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地养阴生津,赤芍活血化瘀。固本方具有“清肝明目,燥湿健脾,补益肝肾”之功效,用于治疗“中浆”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怀栋等,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河北科技出版社,1版,1994,102.

[2],杨钧等,现代眼科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版,1993,485-486.

作者简介:赵然-《健康必读》,男,1968-10-07,中级,河北省井陉县中医院眼科

论文作者:赵然,赵梅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中药治疗“中浆”94例临床体会论文_赵然,赵梅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