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及对策论文_马丽丽

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及对策论文_马丽丽

马丽丽(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室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方法:选取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12.3%。其中4例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失败,占50%;2例患者因长期的压迫止血时间导致,占25%;1例患者因过多透析超滤,占12.5%;1例患者因负压抽吸过大,占12.5%。结论: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需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失败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79-02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效方法,是目前肾脏替代主要治疗方法[1]。在血液透析实施期间,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成功率,需要建立并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中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是提高患者透析效果的主要环节。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是导致血液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2]。因此针对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应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在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男31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6.3±5.8)岁;高血压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2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多囊肾4例,痛风性肾病2例;患者透析时间0.5~9年,每周透析次数1~3次,每次透析时间3-4h;患者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实际情况,回顾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动静脉内瘘术失败原因,以此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

2.结果

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12.3%(8/65)。其中4例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失败,占50%;2例患者因长期的压迫止血时间导致,占25%;1例患者因过多透析超滤,占12.5%;1例患者因负压抽吸过大,占12.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方式,采取动静脉内瘘术,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关键措施。在此次研究中,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12.3%。其中4例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失败,占50%;2例患者因长期的压迫止血时间导致,占25%;1例患者因过多透析超滤,占12.5%;1例患者因负压抽吸过大,占1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高龄、肥胖、糖尿病等自身血管条件差,再加上护理人员不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对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失败,会使局部皮下渗血,并会形成血肿,同时内瘘血管硬化,会逐渐降低血流量,使患者功能丧失[3]。患者透析期间,无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护士健康宣教不清晰等,使穿刺部位长期压迫,造成失败。过多的透析超滤,致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使内瘘完全闭塞。在血流量负压抽吸期间,血流量降低,低于透析设定血流量,使内瘘动脉端血管壁塌陷。负压抽吸动脉端血管的反复多次过大抽吸,血泵速度未及时调整等,使内瘘血管壁损伤严重,导致功能丧失。患者过长的透析时间,需上百次穿刺,反复穿刺则会导致患者血管硬化、狭窄,及形成血栓。同时患者长期透析,会导致患者血管钙化,硬化严重,造成血栓形成,导致内瘘狭窄及失功[4]。另外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原因因穿刺护士穿刺技术较低,穿刺时对进针角度、力度、方向及穿刺深浅无法更好把握,使穿刺失败。同时护士操作前无法对血管进行仔细评估,盲目穿刺会致失败;或护士心理素质较低,担心失败,紧张过度,导致穿刺治疗失败。

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的针对性解决措施。(1)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治疗时,需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给予患者必要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认知相关程度,以此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向患者告知动静脉内瘘的相关护理知识,促使动静脉内瘘术的顺利实施,并提高护患之间配合熟练性。(2)正确穿刺。动静脉内瘘术实施时,需正确评估内瘘,通过望、触、听等,对血管走向、弹性及深浅进行评估,若内瘘成熟不良,可尽量拖后穿刺[5],以免穿刺失败。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穿刺针,一般选择16号内瘘穿刺针,并为患者摆放舒适体位,以免牵拉管路。选择正确穿刺点,动脉穿刺点应距离吻合口3cm以上,静脉穿刺点距离动脉穿刺点5-8cm,针尖呈向心方向,减少再循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若穿刺失败后,需对血管局部加压,穿刺血管近心端静脉。(3)穿刺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实施期间,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穿刺针针尖与皮肤呈30°-40°,向左或右斜面进针,以此减少针与皮肤、血管的切割面,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患者瘘管穿刺时,需在成熟后使用,选择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士穿刺,透析结束后由护士负责止血,对穿刺点以纱布卷按压,力度适中。护理人员穿刺时,穿刺技术娴熟,力求一针见血,同一部位不可反复穿刺。(4)穿刺失败后处理。动静脉内瘘术穿刺失败后,可在动脉端穿刺点以下再穿刺。若出现血肿,选择血流量满意的静脉端作为动脉端穿刺。静脉端穿刺失败,需在静脉端穿刺点以上再行穿刺,以免穿刺失败反复调整致血肿的出现。对于血肿者,需立即拔针,压迫止血,并要另外建立血管通路透析,冷敷血肿部位止血,待血肿消失后才可穿刺。(5)拔针处理。患者拔除穿刺针时,以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穿刺部位,在针尖方向距进针点5-10mm处压迫,并配合弹性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按压力量适中,力度以不渗血,且可感触到血管震颤或搏动为宜。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需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叶朝阳,戴兵.更新版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血液净化,2009,8(6):331-334.

[2]傅晴,徐利珍,吴素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9-11.

[3]梁伟,张海燕,邵进,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6(11):679-680.

[4]蒋旭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中华医药,2008,8(1):1112.

[5]曾红梅.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13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76-77.

论文作者:马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及对策论文_马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