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纪文静[1]2007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多元性、脆弱性和文化艺术性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自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东密西疏,具有形式多样,种类齐全,文化内涵独特的特点。就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遗产项目数量高达518项,种类多达10种。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国旅游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实力的增强、交通环境的改善、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在世界遗产旅游的推动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多样化。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由于开发主体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诸多问题。如:开发的盲目性与破坏性、开发广度与深度不够、缺乏品牌产品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使二者出现良性互动,成为当前旅游发展中最为紧迫的课题,也是笔者所要探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旅游开发经验,提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宏观层次的时空旅游开发模式与微观层次分类旅游开发模式的设想,并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特色性、趣味性、效益性等一系列的开发原则。此外,旅游开发中还应妥善处理好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与政府关系,合理地运用科技手段,以达到良好的开发效果。最后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宏观时空旅游开发模式与微观分类旅游开发模式,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实证研究。

何秋[2]2008年在《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助民俗学、历史学、美学、文化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旅游学原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分绪论和1—3章:绪论首先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认为桂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发展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桂林又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客源充足,这些优势客观上为桂林发展民俗旅游创造了条件;其次是介绍了学界对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开发模式的研究状况,并重点介绍了学界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是陈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一章,对可作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桂林民族歌舞游艺、特色节日民俗、民族社交习俗、民族服饰和建筑、民族饮食习俗、民族手工艺等进行了陈述;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即完备的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引力系统、旅游支持系统和旅游中介系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对桂林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本市及西南区域内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二章,对桂林现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逐一进行了分析。主要对原生态民俗村寨开发模式——龙脊壮寨民俗旅游;主题民俗文化村开发模式——漓江民俗风情园、刘三姐文化景观园;民俗节庆旅游开发模式——资源县河灯歌节、阳朔漓江渔火节、恭城桃花节和月柿节;生态农业民俗园开发模式——阳朔世外桃源景区;民俗实景主题剧场——阳朔“印象·刘三姐”等五种模式中有代表性的九个景点景区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内容:一是对桂林现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二是对今后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建议;三是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第一、通过对桂林现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五种开发模式中的九个有代表性景区、景点的现状和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分析,为民俗旅游景区经营者和有意从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人们提供了经验;第二、通过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桂林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山水观光旅游为依托,作为它的重要补充,改变桂林旅游产品单一的状况。这对有意从事民俗旅游开发的投资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从宏观上对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俗资源,利用桂林的客源优势,利用地域优势,科学管理、不断创新等经验。指出桂林民俗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类型单一,季节性强;缺少特色,产品雷同;缺乏内涵、吸引力差;观赏性强、参与性差;宣传力度小,产品组合型差。第四、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今后桂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即主题民俗街区模式、民俗(生态)博物馆模式,完善主题民俗公园模式、民俗文化村模式、民俗节庆模式等,这为有意从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人们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第五、提出了确保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当前桂林民俗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提供借鉴,促进其保护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意识,确保人与人、人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为准备开发建设民俗旅游景点的经营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钟声宏[3]2000年在《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古属西瓯、骆越之地。据考古资料证明,大约二、三千年前,广西境内的古越人,就已农耕稻作,食蚌蛤,居住干栏,穿用兽皮,骨笄束发,烧制彩陶,铸造铜鼓,佩戴胸环、贝壳,形成了各种信仰、祭祀习俗。自秦至清,四次移民潮影响了广西民俗文化的发展。秦“南征百越”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与广西对话。汉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强盛,使中原文化植入岭南。宋代,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瑶、苗、回等民族相继入桂。明未清初,京、彝、仡佬、侗等民族也进入广西,民俗文化进一步演化并逐渐定型。特殊的地理位置,还使广西民俗文化深受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广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融汇百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根据广西民俗资源的不同特色,可划为四个资源区。桂北区,有以桂林、柳州等地资源为代表的各类历史文化遗址和侗、苗、瑶等民族的特色民俗。桂南区,以南宁、北海等地为代表,既有壮、京等民族的民俗风情,又有极富特色的边关风情和滨海民俗的韵味。桂东区,以梧州、玉林等地为代表,是一个深受粤文化影响和富于侨乡特色的地区。桂西区,以百色、河池为中心,是最富少数民族民俗特色的地区,也是古代民俗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丰富的民俗文化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以文化旅游为主导模式的二十一世纪,旅游者对民俗文化、异质文化的渴求与体验是他们出游的重要目的。旅游经营者要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促进旅游发展,就必须开发、利用民俗资源。 广西民俗旅游项目建设,符合自治区政府的旅游产业政策,符合旅游市场的需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在该项目的开发中,广西已具备了经济、技术、政策、管理诸方面的条件。市场容量、市场开拓、旅游经济地区结构也需要利用民俗资源的优势来平衡和开拓,并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对广西旅游地区结构及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广西民俗旅游建设可对四个民俗文化资源区实行以桂北区率先的梯级开发,可采用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及各种专题性民俗旅游模式,以扩大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使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有效结合,满足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广西民俗旅游发展战略布局可规划为:一条主线、三个中心、四条线路、五个旅游集散地、六个关键项目、七大旅游产品之格局。后续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可形成三条国际国内旅游线路的格局。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较长时间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认识不足,加之民俗习惯的同化及伪民俗现象的存在,广西民俗文化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破坏。广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民俗资源的开发,急需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加强民俗文化保护性宣传,树立全民保护意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综合性保护,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利用,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莉[4]2007年在《南宁市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受到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南宁壮族人民创造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南宁发展壮族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南宁市的文化旅游业缺乏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因此,加强南宁壮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以此将壮族文化旅游引向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以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分析壮族文化旅游战略环境和战略条件入手,对南宁市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出相应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交代南宁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对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创新探讨。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对南宁市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外部战略环境、内部战略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南宁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同时面临难得的机遇。第五章运用IE、SWOT分析方法,对壮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从战略角度提出南宁壮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使命、目标及其“世界壮都”的战略定位和“归核发展壮族文化旅游”的总体战略。第六章从形象塑造、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三大方面着手提出重点实施的具体战略行动。第七章提出了实施南宁壮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的政府支持、资金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法律保障和同步监控等相关配套措施体系。

何飞[5]2014年在《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交叉互动形成了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民俗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中的一个热点,它是民俗学、体育学及旅游学相互交融而新兴的具有民俗、体育、旅游等特点的文化旅游资源。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对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集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地域性与浓郁的原生态性于一体,对国内外游客产生了较大吸引力和感染力。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性模式开发,在实现资源产业化的同时要保持民俗体育文化的原生态,不仅有助于广西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而且有利促进广西旅游产业及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宾阳炮龙节民俗活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宾阳炮龙节的来源传说、特征、文化意蕴以及开发与保护的思路与对策层面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对其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运用“前台、帷幕、后台”模式,对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提出新思路。调查研究认为:1.将宾阳县城文化表演作为“前台”,即民俗体育、民俗风情的商业演出,作为游客认识与了解宾阳炮龙节最初的印象,也是广西壮族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舞台化区域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2.宾阳老庙、老街、宗祠等极具特色的炮龙节遗址作为“帷幕”,即通过老庙、老街、宗祠等遗址让游客认识炮龙节的历史,认清炮龙节的价值,是广西壮族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桥梁,禁止一切的商业性开发;3.民俗风情旅游与民俗乡村游作为“后台”,即广西壮族地区民俗旅游文化的保护基地,是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民风的区域,在这里会感受到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产业化市场与文化保护意识;2.注重传承人的保护,培养专业人才;3.丰富炮龙节内容形式,拉长炮龙文化产业链;4.政府政策支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的构建;5.注重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陈红玲[6]2003年在《论民俗旅游——兼论桂北民俗旅游长廊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当今的旅游时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宝库,可以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本文由理论篇、个案篇、资源篇三个部分构成。理论篇分析了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总结出民俗旅游开发的五种模式,并着重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个案篇以理论为依据,结合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开辟桂北民俗旅游长廊的构想,把壮、瑶、苗、侗、毛南、仫佬等六个民族的民俗资源同时展示在人们面前,对于广西开创旅游产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和保护桂北民俗旅游资源的措施。资源篇总结概括了桂北六个民族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开辟桂北民俗旅游长廊提供了科学的、基础的资源依据。

王峰[7]2013年在《新世纪以来中国民俗旅游研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迅速兴起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民俗旅游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带动了学术界对民俗旅游的研究热潮,随着对民俗旅游各个领域研究不断地拓展和深入,民俗旅游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1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民族学与文化学和人文、经济地理两个大类中的期刊收录的,涉及到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对这一时期民俗旅游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对民俗旅游研究的发展状况、发展特点、研究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问题并展望未来民俗旅游研究的发展。本研究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即CNKI系列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1年)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民族学与文化学和人文、经济地理两个大类中的期刊收录的关于民俗旅游的文献进行检索,经过筛选,共检索到280篇关于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而后从民俗旅游研究文献总量的分析(民俗旅游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分析和时间分布分析)、民俗旅游研究文献的作者分析、民俗旅游研究文献的作者单位和所属地域分析、民俗旅游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分析、民俗旅游研究文献的被引频次分析以及民俗旅游研究文献的基金支持情况分析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我国民俗旅游研究成果丰富,民俗旅游研究文献发表数量持续上涨,民俗旅游研究的研究理论、研究内容与范围都有所拓宽和深入,促进了地方民俗旅游的发展;民俗旅游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作者合作度逐步提高,出现跨学科的研究趋势;研究内容、研究群体、研究者所在地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点。同时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论文总体数量与高水平作者数量偏少,研究内容分布不均衡、民俗旅游学科建设水平低、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影响了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发展。最后针对新世纪以来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对未来民俗旅游研究提出展望。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将向以下五个方面发展:更加深入更加深入研究民俗旅游基础理论;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民俗旅游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的深化;积极构建民俗旅游学科体系;跨越学科的界限推动民俗旅游研究的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希望通过以上研究为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陆军[8]2005年在《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通常而言,差异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的根本原因,最具有差异性的不是自然风光而是各国各地的民族文化。于是,为了抢占国际旅游市场,分割旅游这块诱人的蛋糕,各国各地纷纷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本国的民族文化以吸引游客。鉴于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今后旅游发展的趋势,并结合近三年来从事的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笔者选择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目前学界研究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的著作可谓硕果累累,前人的研究成果涉及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方方面面,对于民族文化怎样开发方面研究成果也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研究,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得益于平时的理论学习和旅游规划实践,主题式开发的最大特点是旅游开发注重文脉的挖掘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投资区位选择,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个性化明显的多元化主题旅游产品,提供的是一个体验化、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在理论上,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尤其是深度开发的理论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学科体系化,学科研究手段还处于单学科研究状态,缺乏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互动研究的现状,笔者试图运用旅游人类学、民族学、跨文化学、旅游审美学等多学科的田野调查法、跨文化比较法、系统分析法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和解释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相关理论,以期为完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的理论体系做点贡献。在实践意义上,文章提出的民族文化主题式开发的主题定位、主题筛选、主题开发的方法、原则以及主题产品设计等理论是对我国近年来大量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实践的成功得失的经验总结,来源于实践,因此对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实证研究上,选择了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进行了案例研究,锦绣中华·刘三姐歌圩的主题成功开发证明了论文所总结出来的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理论的正确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新手段。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的解读、研究动态、相关理论、研究的意义、重点、难点与预期成果以及研究的方法、技术框架。第二部分为论文的重点,属于开发理论研究部分,首先界定了研究的范畴,接着分析了民族文化主题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最后从多维视野中诠释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RMTP 理论。第三部分属于应用研究, 运用第二部分理论对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从案例的主题文脉筛选与确定、区位选址、市场定位、主题产品以及其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案例研究表明,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理论具有实践基础。第四部分是结论与讨论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结,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决开发与保护、文化的真实性、旅游开发新模式和旅游开发理论四大难题。而目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评估都处于初级阶段,都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它的研究虽然成果都颇丰,但总的来说,理论还是滞后于实践的。尤其是对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开发方面,不管是对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或是各种民族旅游村寨的研究,基本上是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开发与保护、开发模式或者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研究占了绝大多数,而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主题研究成果却凤毛麟角,即使如此,民族文化主题开发的网上关注度却不断攀升。本文认为,民族文化旅游以主题化开发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在体验经济下旅游者消费差异多元化和旅游市场竞争的结果。它的核心是围绕着主题的整合与创新进行的,主题与资源、市场、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是主题开发立意的基础,而市场调研则是主题选择的导向。主题产品就是以主题创意和市场导向为基础进行旅游产品设计。论文选取的案例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开发的过程就是从旅游市场的角度认真的多方面的挖掘、论证资源主题的基础上确立开发的主题,围绕主题设计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的。从它的成功经验中说明论文研究的理论总结是基本正确的。

韦家瑜[9]2014年在《神话传说在广西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活现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开发是现代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转型、调整和升级的根本要求和必经途径。神话传说与民俗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已成为研究广西民俗旅游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就神话传说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作用、吸引力以及神话传说在广西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扶蓉[10]2006年在《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当今的旅游时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湖南少数民族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湖南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开发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湖南主要的少数民族苗、土家、侗、瑶族为例,以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市场学、旅游经济学、民俗学、旅游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这一主题,分析了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深度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开发和定位,并对两种新的民俗旅游深度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思路。 本文的创新之处: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把创新理论应用于民俗旅游开发,并提出开发应遵循的原则;②系统地概括了主要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产品,并提出了开发建议;③深度开发的模式上,对进行“观光性参与”婚俗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集市旅游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纪文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 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 何秋.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3]. 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 钟声宏.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4]. 南宁市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D]. 林莉. 广西大学. 2007

[5]. 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 何飞. 广西民族大学. 2014

[6]. 论民俗旅游——兼论桂北民俗旅游长廊的开发[D]. 陈红玲. 广西大学. 2003

[7]. 新世纪以来中国民俗旅游研究现状分析[D]. 王峰.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8]. 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D]. 陆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05

[9]. 神话传说在广西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及应用[J]. 韦家瑜. 旅游论坛. 2014

[10]. 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扶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