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区域变化与发展趋势_黄河论文

兰州市城市地域变迁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兰州市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地域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古禹贡时为羌、戎之地,战国秦昭王时,属陇西郡。西汉为巩固国防,继设立河西四郡后,於汉昭帝始元六年,增设金城郡。隋文帝开皇元年(A.D.581年),废郡立州,置兰州府,兰州之名始于此。明惠帝建文元年,肃王朱由张掖迁督兰州,兰州遂逐渐成为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1年7月正式设立兰州市。

一、兰州市地域变迁的轨迹

兰州市区首造城堡于西晋兴建二年(A.D.314年),当时前凉张实称帝,由榆中苑川迁都于西固城,并开始筑城。西魏时,在今城关区设立子城县,并开始在今古楼巷一带筑城。至唐朝,城址一直未变。据历史记载,该城规模很小,仅“东西约600余步,南北约300余步”。宋代,随着黄河干道的北移,城池离河越来越远,给防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於元丰六年(A.D.1083年),在旧城西角另筑新城,城基建在红色砂岩上,因“基石状如石龟,伏城垣下”,故又名“石龟城”。宋城建成后,旧城址随即废弃。

“临洮府志·建置考”曰:“兰州自汉昭帝时建于西古城,隋开皇初始置皋兰山北,宋苗绶复为修筑,明朝因之,城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周六里三分,三面土筑,北面砖甃,下临黄河,建四门(东承恩,西永宁,南崇文,北广源),上各建层楼戌辅。”明宣德间,佥事卜谦自城西北至东增筑外廓城,“凡十四里三百三十步有奇”,正统年间,都指挥李进又重修和增开了几个廓门,并在东关北面筑外廓九百九十七丈,因修筑时间较东、南、西三关为晚,故称为新关。弘治十年,都指挥又在东关继续建外廓360余丈,廓门由原来的五个增至九个,至此,旧兰州城廓建设始告固定。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兰州现在已成为面积广大(建成区面积389km2),人口众多(市区人口155.6万)的大城市。

二、城市地域变迁的原因

兰州是一个盆地滨河城市,其城市地域的变迁与河流、渡口及浮桥密切相关。

由于天然渡口必须选择在水流平缓,两岸容易利用,且人们来往频繁的地段。所以位于兰州盆地的金城关渡口和河口渡成为人们越过黄河天堑的最佳突破口,而其时的金城县址位于河口渡附近的西古城(今西固区)。后来由于战争及河流的自然侵蚀,至隋代后,又设立金城津,渡口东移至城关区中山桥东1km处,兰州府也迁至五泉山下,隋唐后,金城关又遭创伤。由于政治、军事的迫切需要,中西贸易的日益繁荣,舟楫、皮筏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更为便利安全的浮桥应用而生。宋初的浮桥架设在今七里河入黄河处的吴家园附近,但因此处“河流湍急,堤坝弗固”,且难以驻守而废弃了。因此,明洪武十七年(A.D.1389年),兰州佥事杨廉通过实地考察,再度将浮桥东移至“河水少性”,“且近易守”的城北白塔山下(即现在的中山桥处),城址也如影随形,稳定地在此大规模地修筑起来。

从上面的追述看它,兰州古渡口、浮桥经历了自西向东、由南而北的迁移,与之密切相关的城址也表现出了相似的迁移。所以,与其说聚落选择了渡口、浮桥,还不如说渡口、浮桥决定了城址。

有趣的是,古城始终选择南岸,这自然有其深远的政治、军事背景:南岸易被中央王朝控制,而北岸则是外族入侵中原的跳板,只有“以河为塞”,才能“固若金汤”。但是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黄河作为北半球东西向的巨流,会自然侵蚀北岸,这对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小的古代人民,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况且,西汉时,兰州盆地还是黄河古道及河心滩广布的地方,不宜筑城,东汉末,黄河北移,兰州盆地面积逐渐扩大,唐城才在五泉山麓找到了“依山面水”的落足点。北宋时,黄河再度北移至今天的位置,所以城址也向北移动。此后,黄河河道无较大的摆动,于是明、清两代的城址便沿袭宋代,并在此基础上向四周扩建起来。

三、兰州市城市地域扩张趋势

现今的兰州是一个带状的河谷城市。市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南有巍峨高峻的皋兰山,北有层峦迭嶂的白塔山,滚滚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市区,这样一个相对高差达500~600m的河谷盆地,环境容量相当有限,可供城市规划建设使用的土地面积不足200km[2],如果去掉必须保留的楔形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就极为有限了。同时由于逆温现象严重、静风日数多,气候干旱,所以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人口容量和工业容量也趋于饱和,在这种“拥挤”状况下,急需寻找新的城市生长点,以缓解当前严重的城市问题。

(一)兰州市城市近域拓展

兰州市区东西长达35km,南北宽2~10km,在这样一条狭长的带状土地上,镶嵌着安宁、七里河、城关、盐场堡、西固五块大小不一的河谷平原,被黄河连缀在一起,构成兰州市的平面景观。其中城关区是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七里河是轻工、机械、纺织工业区和铁路枢纽,西固区是以石油加工、冶金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安宁区是航空、电子工业区和文教中心。

根据兰州河谷盆地的特征,有人曾设想把兰州建成为一个“立体山城”。是否有这种可能呢?黄河阶地及周围的山地普遍覆盖着巨厚的黄土,由于黄土本身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强,所以很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而且兰州盆地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断裂带,围绕盆地的断裂纵横交错,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灾多震区。在这种状况下,若一味强调依山势向高空发展,那么,设想的“山城”就会成真正的“空中楼阁”。那么如何在近域内谋求新的城市生长点呢?从城市地域结构分化和城市化进程来看,兰州市目前仍处在向心内聚为主、离心扩散为辅的城市化阶段,所以城市设施向以东方红广场和铁路局等为中心的事务区内聚,尽可能向高空发展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目前的建设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样,首先在城市的心脏地带造就一种高密度的建设群落,以加强城市的职能强度和立体效应,提高城市单位面积上的承载力和城市容量。

就市区平面结构看,Ⅰ级阶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凸岸,高出河面5m左右,是主要的河滩分布区,其中较大的如西固区的崔家大滩、安宁区的迎门滩、七里河的马滩、城关区的雁滩等。这些滩地冲积层巨厚,目前是兰州市重要的果蔬产地。就今后看,发展城市建设的余地不大。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和西固区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小区,按照合理的城市地域结构,它们之间应保留一定的楔形绿地,作为防护带和污染隔离带,这样才能保护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生活。Ⅰ级阶地大部分分布在城关区和西固区,但城关区是兰州市的中心事务区,人口非常密集,对果蔬禽蛋鱼肉奶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庞大,如果挤掉这些有限的耕地,势必会影响城市生活。西固区作为综合工业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不象城关区那样大,而且有红古区的后援,但崔家大滩等又是兰州市的地下水源地,如果再把众多的工业布局在那里,就会不可避免地污染水源。所以在开阔的Ⅰ级阶地上难以找到城市扩散区。Ⅱ级阶地高出河面10~35m,是河谷平川的主要组成部分,已被城区建筑物所占。Ⅱ级阶地发育不全,仅在盐场堡、五泉山等地零星分布,目前也被众多的建筑群占据。

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带的Ⅳ级阶地(也称“坪”),在兰州盆地南岸甚为发育,自东向西有桃树坪、华林坪、卫星坪、彭家坪、牟家坪、范家坪等,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1~3km。这些坪绝大部分位于人口密度较小的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的边缘地带,这是兰州市近域拓展的优势区位。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地域在“均质性”和“结节性”的综合作用下出现分异,工业,尤其是生产链条短、附加值少、污染严重的工业会逐渐从城市中心地域游离出来,向边缘地带迁移。西固区、七里河区现今是兰州市的主要工业区,其工业容量已趋于饱和,所以外迁疏散部分工业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这样既可以使城市地域结构趋于优化,又可以借助西站、西固等铁路枢纽组分,组织经济运行网络,还可以减轻“西水东调”的压力。

另外,七里河、西固区土地面积广大,耕地较多,又是油料产区,现在这些“坪”上以果园为主,但这些果园绝大多数建于六、七十年代,果树老化严重,挤掉这一部分土地,不会造成很大的经济冲击。从目前城市建设状况来看,已有部分企业外迁,这也为兰州市向边缘地带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二)兰州市远域扩张

尽管如此,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兰州市的近域扩张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远期应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新的城市生长点,建立卫星城,从根本上控制兰州市的规模,疏散城市工业和人口,改善城市环境,减轻城市压力,并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根据国际国内城市建设的经验,卫星城的建设必须要依托原有城镇,而且能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拥有完整的城市设施,并与母城保持适当的距离。兰州市周围现有14个不同规模、职能层次各异的小镇,其中窑街、河桥、连城、永登、中堡距兰州120km以外,间隔稍大,而榆中、皋兰、高崖、阿干镇距母城50km以内,又容易被母城吞并。况且由于城镇数目过多,规模偏小,无法吸引母城人口回流,也难以组织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城镇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外的卫星城、绝大多数选择在生活环境舒适优美的郊区,作为母城的“卧城”。由于交通、人口,历史基础、地域条件等的限制,兰州市不可能建立这样的卫星城,而只能选择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内外联系流畅,并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作为兰州市的工业卫星城镇。从各个方面综合考察,海石湾镇是较为理想的区位。海石湾距兰州市106km,位于湟水和大通河的交汇处。湟水谷地是海东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青海的“东方窗口”;大通河谷是兰州市外围的冶金工业走廊,发展工业的条件优越。兰青铁路贯穿全境,还有100多km[2]的备用土地,取水也极为便利,现在已形成了发达的炭素工业。在此建立卫星城,可以成功地疏散兰州市的部分工业功能,并形成新的区域中心,以此为基础,逐级扩张,最终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标签:;  ;  ;  

兰州市城市区域变化与发展趋势_黄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