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探讨论文_李海燕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12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干预)6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60例,对比2组干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以及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措施;产科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医学模式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往的只注重疾病本身的护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1]。产科作为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重要场所,其护理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可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因而现阶段对产科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护理质量作为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定期定量的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临床实践中的失误及偏差,进而为后续改进提供方向,对确保持续、高效、全面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满足产妇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院产科近年来引入了护理质量评价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将其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60例,其中年龄23~37岁,平均(26.54±3.57)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2±0.51)周。观察组60例,其中年龄23~36岁,平均(26.48±3.63)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0±0.50)周。全部产妇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产妇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提供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则采取护理质量评价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1 成立一个护理质量评价小组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组织科室护理人员成立一个护理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由责任护士及骨干助产士组成,护士长负责对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技能培训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护理人员负责日常产科工作的实施。

1.2.2 制定一份护理质量评价表

小组成员在查阅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知识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及产妇资料严格制定一份护理质量评价表,表格内容包括产妇工作实施内容、评估标准(会阴侧切/撕裂缝合时间、卧位、饮食、活动、阴道流血情况、缝几针及拆线时间、会阴擦洗、会阴水肿有无及外敷药物、有无发热、用药情况)以及奖惩制度,新生儿工作实施内容、评估标准(新生儿体重、出生Apgar评分、母乳喂养次数、大便小便次数及性质,换尿片次数、沐浴)等,并结合实际反馈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1.2.3 护理质量评价实施

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护理质量评价表的内容落实护理措施并进行相关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主动加强与产妇之间的交流及互动。护士长应定期对各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现场抽查,检查病历中各项有关护理记录是否完全正确,遵循表格中的评价措施给予相应的考核及奖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护理质量评价表,每天早会上强化学习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评价内容。

1.2.4 护理质量评价反馈

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平时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清楚汇报给护士长,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共同探讨会阴伤口及新生儿红臀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定期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产科护理知识及技能、护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学习,以帮助其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产妇产程、护患沟通时间以及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等情况。统计2组产妇会阴感染率、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对比分别行χ2及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产妇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2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出现会阴切口感染者2例,感染率为3.33%(2/60)。对照组产妇出现会阴切口感染者9例,感染率为15.00%(9/60)。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041,P=0.0268)。观察组新生儿出现红臀1例,发生率为1.67%(1/60)。对照组新生儿出现红臀7例,发生率为11.67%(7/60)。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214,P=0.0281)。

3讨论

护理质量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其态度、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等的客观表现,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据相关资料[4]显示,近年来,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给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严重的甚至可危及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对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并加强督促,不断强化相应技能的训练,有利于为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打造坚实的基础。通过制定评价体系及质量评价标准,可通过评价结果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或者对管理环节中的缺陷及不足之处进行查找,进而有利于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方向。在查找出问题之后通过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水平,进而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更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对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水平,满足母婴护理需求,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母婴健康水平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以及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有助于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梅.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6):36-36.

[2]董秀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88-89.

[3]陈惠萍,郑巧.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6):4529-4530.

[4]左艳.个案追踪法在产科优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13-114.

[5]兰秀秀,黄小红,李巧平等.层次分析法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32-33.

论文作者:李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  ;  ;  ;  ;  ;  ;  ;  

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探讨论文_李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