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内在重于外在-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

企业家精神,内在重于外在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江三良 , 张 晨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 合肥 230601)

摘 要: 以内在竞争力与外在竞争力两方面评价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企业家精神,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对企业家精神竞争力进行测算与排序。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企业家精神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内在竞争力是导致差异的更关键成因。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长三角城市群;内在竞争力;外在竞争力

0 引 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创业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开拓新产品与服务种类、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区域产业生产率与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加速器”。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块,但长三角城市群26市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这其中必然也有企业家精神发挥的作用不平衡、不协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城市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呢?以全国企业家精神最活跃的长三角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其中相对落后地区的问题,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启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有很多关注,但现有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区域创新网络构建[1]与一体化发展[2]方面,从企业家精神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成果尚不多见。徐伟金,张旭亮,李树启等人的研究给予本文很大的启示。

1.1 企业家精神的含义与测度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具有广泛性、多维性、不稳定性等特点。熊彼特(1934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而创新则来源于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活动[3]。此后,相关学者对于这一概念各抒己见:认为企业家就是从事风险承担的创新创业者[4];企业家精神是识别机会中的不确定性,并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把握和利用这些机会以获取利润的能力[5]。在前人的基础上,现阶段大多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首创精神[6]

研究认为,企业家精神的迸发将会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学者们通常使用私人企业比率(自我雇佣率)[7]、每万人所取得发明专利数量[8]、企业所有权比率[9]等单一或结合个体、团队、企业多个层次设立评价体系来测度企业家精神[10]

1.2 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发展

李宏彬等(2009年)研究1983—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中国在特有的转型环境下,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不仅对微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带来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11]。朱乾,杨勇(2014年)运用LISA集群图发现,一个地区的企业家精神高,将带来高的市场化程度与人均GDP。同样,高水平的市场化程度与人均GDP也会促进企业家精神的迸发[12]

邢小强,周平录(2018年)将30个样本省份分为东北、中部、东部和西部四大区,发现东部企业家精神最为活跃,催生了更多的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东北企业家精神位于较低水平,导致东北地区私营及个体企业发展缓慢,短期内很难改变[13]。郑尚植等(2018年)使用东北三省3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东北三省,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弱,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和较高的政府干预程度是抑制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因素,并成为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14]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差距的产生是可行的。长三角地区是全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企业家精神也是最活跃的,本文希望以此地区作为研究样本有新的发现和启示。

将外在竞争力指标做与上述内在竞争力相同的因子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2 指标构建与统计分析

2.1 指标构建

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具有多维性,笔者借鉴潘霞、鞠晓峰、陈军(2013年)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15]与李占风,陈晓歌(2017年)对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指标设定[16],将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竞争力分为内在和外在两大影响因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的实际情况与数据可获取性,使用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和12个四级指标构建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竞争力分析

2.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既然你作死,老夫成全你。就这样,张万邦、花五奇这两枚棋子,被德公公丢到秦铁崖面前,一个被打残,一个被打死。秦铁崖赢得名声,德公公去了心病。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2017)》《江苏省统计年鉴(2017)》《浙江省统计年鉴(2017)》《安徽统计年鉴(2017)》以及各城市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

2.2.2 企业家精神内在竞争力因子分析

衡量一个媒介成功的标准应该以科学、理性权威的角度进行考量,本文主要从媒介的相关性、反应度、媒介机会等对咪蒙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讨论。

2.2.2.1 因子适宜性检验

利用SPSS10.0软件,通过Bartlett球体检验和KMO值来进行数据分析。由表2可知,本文的KMO值为0.748,大于0.5,Bartlett检验的观测值数额为150.779,所对应的概率p =0.000<0.05。由此可证明本文所选取的变量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2.2.2.2 构建因子变量并命名

根据SPSS10.0分析结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判断,提取两个主成分,如表3所示,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109,说明第一二个成分可以解释原来6个指标中87.109%的信息,故本文提取前两个主成分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内部竞争力分析的评价指标因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3 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下表4是进行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一般值大于0.5,即可看作有较大载荷。因此,因子F 1在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总法人单位数比重(X 2)、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X 5)上有较大载荷。将F 1定义成为产值效率因子,该因子数值越大,说明该市企业的产值效率更高。因子F2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所雇员工数占总就业人口比重(X 1)、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X 3)上有较大载荷。将F 2定义为发展态势因子,该因子数值越大,说明该市企业家创建新企业与扩张企业规模的势头更强劲。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利用表4中两个主成分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在除以各自对应的特征值的基础上进行开方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

表5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2.2.3 企业家精神外在竞争力因子分析

F 1=0.493*ZX 1+0.537*ZX 2+0.505*ZX 3+0.466*ZX 4+0.529ZX 5

(1)

F 2=0.776*ZX 1-0.543*ZX 2+0.752*ZX 3-0.758*ZX 4-0.535*ZX 5

(2)

为得到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企业家内在竞争力分值,以此来评价各市的企业家精神并进行排名,笔者按照两个主成分因子旋转后所得到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各主因子所占权重见表6),构建以下模型:

F =0.691F 1+0.309F 2

(3)

表5是(ZX 1、ZX 2、ZX 3、ZX 4、ZX 5)的得分系数矩阵,(ZX 1、ZX 2、ZX 3、ZX 4、ZX 5)表示的是各项指标运用SPSS10.0标准化后的结果,由此得出两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表达式为:

(2)开发高质量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积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教师的实践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和实践成果共享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这种虚拟的教学实践环境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实践课程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和合作的情感状态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本科质量课程设计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这些资源仍然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各种综合实践课程(如经验分享,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等)中,师生之间的多次互动也将成为丰富和提高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基本要素。

遵循因子分析原理,确定出F 1、F 2、F 3为外在竞争力的3个主因子。第一个公共因子在城镇化率(X 6)、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X 11)、人均绿化面积(X 12)上有较大载荷,将F1定义为经济环境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教育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X 8)、人口出生率(X 9)有较大载荷,将F 2定义为主体支持因子;第3个公共因子在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X 7)、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比重(X10)上有较大载荷,将F3定义为创新储备因子。并根据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认各自权重,得出以下模型:

由上述分析可知,产值效率因子的三项指标中,就安徽而言,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弱;私营及个体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次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相对较好。

作者李百川在《绿野仙踪》“自序”中介绍了自己倾尽全力创作的过程。他将作品看作自己的精神寄托、自身经历的写照和自己理想的流露,因此不但署名真实,而且毫不避讳地将自己的悲苦处境和盘托出。这说明作者固然珍爱姓名,但他更看重自己的作品,欲以小说自寓,将自身的经历和理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作者是在历经变故参透人生之时寄志于小说的,正如作者所言:“转思人过三十,何事不有,逝者如斯,惟生者徒戚耳。苟不寻一少延残喘之路,与兴噎废食者何殊?”因此,他特别重视作品的寄托作用,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延续作者思想的自觉行为。

F =0.525*F 1+0.266*F 2+0.209*F 3

(4)

表6 各主因子所占权重

2.2.4 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竞争力综合分析

在发展态势所包含的的两项指标中,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总法人单位数比重单项指标,26市中首位为上海市,得分0.97,末位是滁州市,得分0.73,为上海市的75%,说明长三角城市群此单项指标整体较好,但安徽相对较弱;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单项指标中,前12位均为江浙沪城市,安徽的芜湖、合肥分列第13、16位,排名后5位的城市中,安徽有4市,说明此项指标安徽整体较差。

根据上述企业家精神内在竞争力模型(3)、外在竞争力模型(4)可计算出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相应得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这些城市的企业家精神综合竞争力得分。如表6所示,运用SPSS10.0提取出的两个因子的累积方差为100%,将内在竞争力和外在竞争力确定为综合竞争力的两个主因子,并各赋予50%的权重,具体模型如下:

F =0.5*F +0.5*F

(5)

根据以上模型,计算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企业家精神竞争力得分并进行排名,详见表7。

由表2可知,不同配方制作的油茶汤色不同。加入花生及鱼粉的油茶汤色为乳状绿色,加入冰鲜乌龙茶的油茶汤色偏黄、稍暗,加入罗汉果和石崖茶油茶的茶汤色颜色较相同,对比原料嫩度相同无辅料添加的配方,汤色较浅。各配方制作的油茶汤色排名为配方2>(配方3,配方4,配方5) >配方1>配方 6>配方 7>配方 8>配方 9>CK。

表7 企业家精神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2.2.5 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聚类分析

将26个地级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作为原始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中的K-均值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实际分析要求将指标分为五类,选择最大迭代次数为10,收敛条件为0.02。分析得出26市竞争力的不同类别结果见表8,按照苏浙皖三省进行分类统计,各类城市数量分见表9和图1。

表8 聚类分析结果

表9 苏浙皖企业家精神竞争力分类统计

图1 苏浙皖企业家精神分类等级雷达图

由表8可知,企业家精神竞争力进入前三类的共11市,占长三角城市群总量的42.3%。除合肥之外,其余10市全部位于江浙沪地区。企业家精神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后两类城市共有15市,其中江苏4市,浙江4市,安徽7市,且第五类弱竞争力的5市均位于安徽境内。反观表7中的各市企业家精神综合竞争力得分,长三角城市群26市中,江苏9市平均分为0.5425,浙江8市平均分为0.372,安徽8市平均分为-1.109,苏浙皖三省的各市平均分差异较大,证明其综合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别。另外,得分大于0的11市,除上海外,苏浙皖分别有5、4、1市;得分小于0的15市中,安徽有7市,约占46.7%,且位次靠后。由此可见,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安徽8市的企业家精神竞争力总体较弱。

再以省为单位,分别计算苏浙皖三省企业家内、外在竞争力的平均得分。江苏9市的内、外在竞争力平均分分别为0.915、0.170;浙江8市的内、外在竞争力平均分分别为0.599、-0.034;安徽8市的内、外在竞争力平均分分别为-1.757、-0.462。苏浙皖三省25市内在竞争力的平均分差值为2.673,外在竞争力差值仅为0.631。由此可见,三省企业家精神的外在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小,内在竞争力差异远大于外在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市的内在和外在竞争力具体得分及排名。内在竞争力得分为正值的共15市,除上海市外,苏浙各有7市得分为正;得分为负值的11市中,浙江仅1市,江苏2市,安徽8市得分全部为负,且排名后6位的均是安徽城市。外在竞争力得分为正值的共10市,除上海外,苏浙皖分别有5、2、2市,其中得分最高的前4市依次为杭州、上海、合肥、南京,三省一市各有1市,相对较为均衡;得分为负值的共16市,苏浙皖分别有4、6、6市,三省的城市数也基本接近。由此可见,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的内在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相对而言,安徽各市企业家精神的内在竞争力弱势更为明显。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Excel 2010制图。

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与因子分析的排名结果基本一致。由表8可知,杭州位居长三角城市群26市首位。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该市企业家精神活力强劲,自然成为各类企业的聚集地。在排名第二类的城市中,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和六朝古都,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势头迅猛,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家落户;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龙头城市”,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苏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苏州工业园区创立以来,城市GDP逐年攀升,领跑江苏;近年来,无锡民营经济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机制更加成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可见,企业家精神的活跃度高,能带动企业甚至整个产业与区域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与创新氛围。

不过,在社会各界对科研众包模式刮目相看、众口交赞之时,相关研究者也目光敏锐地指出其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如当前科研众包平台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完善,公信力有待加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规模与水平参差不齐。这些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众包这一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限制了科研众包科技创新能效的最大发挥。

3 进一步分析

3.1 内在竞争力分析

内部竞争力由产值效率和发展态势两部分组成,其中产值效率因子由企业法人占总法人单位数比重、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3个指标所组成;发展态势因子由个体和私营企业所雇员工数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两个指标所组成。

2017年10月17日,一款全新的汽车计算架构恩智浦S32X汽车处理平台面向全世界发布,同时这也是世界首款完全可扩展汽车计算架构。在面对汽车电气化的发展以及汽车自动驾驶等等的进步,汽车对于运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苛。

3.1.2 发展态势

3.1.1 产值效率

观察内在竞争力F1的得分及排名可知,排名前五位城市的得分均超过2.0,排名前15位的城市得分均为正值,说明这些地区的产值效率水平处于长三角城市的领先地位,但其中,安徽未有一市上榜,省内排名第一的合肥市仅处于第16位,且排名最后的6位都是安徽的城市。

进一步分析合肥市产值效率所包含的三项指标,其原始数值分别为0.3181、0.019和32.192,依次为各单项指标首位城市原始数值的38.04%、9.59%和84.72%。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对“生态文明建设”予以专章论述。与此同时,生态文明也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

③根据流域规划,参照原建筑物设计参数以及沿线地形情况确定河道节点水位,统计河道沿线汇流口、流量,逐段推算河道水位。

现在,他关心着一个概念,叫做“转化率”,有多少人浏览了他的店铺,又有多少人购买了他的产品。直白的商业逻辑便是,想要什么,给你什么。

3.2 外在竞争力分析

外在竞争力由经济环境、主体支持和创新储备三部分组成,其中经济环境由城镇化率、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人均绿化面积3个指标所组成;主体支持由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人口出生率两个指标所组成;创新储备由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比重两个指标所组成。

3.2.1 经济环境

通过对外在竞争力F1的得分及排名进行观察可知,有10市经济支持方面得分为正数,16市为负值。第一名的上海与最后一名的宣城差值约7,由此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各市之间外部经济支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体来看,外部经济环境方面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四市名列前茅,安徽除合肥市位于第8位,其他7市均未达平均水平。

3.2.2 主体支持

主体支持方面,合肥、杭州分列一二位。查阅原始指标可以看出,两市人口出生率位居中等水平,但是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其他各市。可见,人力资源的培育比单纯的人口数量增加更重要。在该项得分中,有13市的得分数为正,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对于企业家精神的主体支持态势整体较好。

3.2.3 创新储备

创新储备方面,得分为正值的共12市,除上海外,苏浙皖分别有4、2、5市,说明这些地区创新储备良好。其余城市该项得分为负值,表明创新储备方面尚有欠缺。

3.3 综合分析

由进一步分析可得知,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家精神的内外在竞争力各单项指标间存有差异,各城市在各单项因子中的排名均有变化。总体而言,安徽境内的8市在外在竞争力中的主体支持和创新储备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其他指标整体偏后,相对而言,内在竞争力较外在竞争力更弱。在内在竞争力里,产值效率因子中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私营及个体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和发展态势因子中的每万人所拥有的专利授权数这三项指标最弱,这也是导致安徽企业家精神竞争力弱的关键要素。

4 结论与启示

以内在竞争力与外在竞争力两方面评价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企业家精神,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对企业家精神竞争力进行测算与排序,并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如下的结论及启示。

(1)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块。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企业家精神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沪苏浙而言,安徽8市的企业家竞争力整体较弱。进一步从内在竞争力和外在竞争力两方面分析可得知,内在竞争力是导致安徽企业家精神竞争力弱小的关键成因,也是导致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

(2)进一步分析内在竞争力所涵盖的私营及个体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企业法人占法人单位数比重以及每万人所拥有专利授权数等5项指标,安徽境内8市整体较弱,尤其是前两项和第5项的竞争力较差,是直接影响着安徽企业家精神内在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3)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也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长三角城市群需进一步消除壁垒,发挥各自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沪苏浙境内的城市应进一步提升外在竞争力水平,经济发展暂时落后的安徽城市在提升外在竞争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内在竞争力,不断学习,从模仿、改进走向自主创新直至引领,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4)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创业。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新等多方面,只有不断创新积累,才能积聚与众不同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业是追求理想、创造奇迹的过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事业。但创新创业都是艰辛艰苦并承担风险的,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专利数量、做大做强个体和私营企业等具体措施,不断提升企业家精神内在竞争力内涵,提升区域整体竞争水平。

药物成瘾涉及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和调质系统的功能紊乱。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DA系统可能是强迫性用药的重要分子基础,近年来,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eCB)等神经递质和调质也开始受到关注。

(5)企业家精神不但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存在一定的溢出带动效应。因此,政府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政府应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给予政策扶持,弘扬重商文化,进一步激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激励本地企业家不断创新创业的同时,通过降低企业家创业的进入障碍,积聚优质创业资源,构建新型政商和产学研关系,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注 释:

① 2015年上海市取消了非农业户口,2016年上海市的城镇化率是笔者在2014年上海市城镇化率的基础上,结合2010—2014的城镇化率增长率估算的。

1)根据《广州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专项规划》,到2020年,广州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累计新增的绿色建筑总量约为8600万m2;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绿色建筑总量的比重达到20%以上,新增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总量约为1300 万 m2;

参考文献:

[1] 徐伟金,张旭亮. 长三角协同共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 [J]. 宏观经济管理,2016(3):51-54.

[2] 李树启. 基于区域合作的长三角城市创新体系 [J].科学发展,2013(6):90-95.

[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3-84.

[4]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 Kobia M,Sikalieh D. Towards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entrepreneurship [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10,34(2):110-127.

[6] 庄子银. 企业家精神、持续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J]. 世界经济,2005,(12):32-43 .

[7] Evans D S,L S Leighton. Some empirical aspects of entrepreneurship[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79):519-535 .

[8] Acs Z J. Small Firms and Economic Growth[C]//Acs Z J,Carlsson B,Thurik R.Small Business in the Modern Econom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1-62.

[9] Carree M, A van Stel, R. Thurik S. Wennek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Ownership: An Analysis Using Data of 23 OECD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1976—1996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2,(19).

[10] 陈忠卫,郝喜玲. 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及其测量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9):23-28.

[11] 李宏斌,李杏,等. 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J]. 经济研究,2009(10):99-108 .

[12] 朱乾,杨勇. 空间视域下的市场化进程、区域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 [J]. 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25-134 .

[13] 邢小强,周平录. 中国区域企业家精神的评估与分析 [J]. 技术经济,2018(7)47-56、80 .

[14] 郑尚植,贾思宇,夏奕天. 企业家精神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影响和的实证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1):84-89 .

[15] 潘霞,鞠晓峰,陈军.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29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J].经济问题探索,2013(4):65-69 .

[16] 李占风,刘晓歌.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J]. 统计与决策,2017(12):115-119 .

On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as an Example

JIANG San-Liang, ZHANG Ch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26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in terms of intrinsic and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with exploratory factor and cluster analysis to measure and rank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ve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is better, but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and internal competitiveness is the more critical cause of the difference.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Yangtze River Delta cluster; internal competitiveness;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收稿日期: 2019-01-02

修回日期: 2019-04-01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8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核心技术与四化同步、高质量发展”(2018cx025)资助。

作者简介: 江三良(1969— ),女,安徽歙县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张 晨(1995—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2371(2019)03-0037-07

[责任编辑:刘跃平]

标签:;  ;  ;  ;  ;  

企业家精神,内在重于外在-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