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走上了高速的发展道路,这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绿色生活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也比较突出。本文就针对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做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园林工程;应用
1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依据是避免出现雨水洪涝现象,建立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园林景观,是顺应我国国情的举措。海绵城市理念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要求在循环利用雨水的过程中,实现水的净化,将留存下来的雨水储藏起来。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处理留存的雨水及污水,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不仅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够使城市更加美观。
2城市园林绿化和海绵城市的关系
生态化城市建设理念的积极落实,对于城市、自然、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水资源动力是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源泉,无论是动物的生长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均需水循环的积极推动。水资源在土壤之中能够起到渗水的重要功效,继而形成一定的水循环。在城市道路不断规划的情境下,城市土壤逐渐被大面积水泥等覆盖,故而使得水循环受到了抑制,极易出现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的相关措施有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高效落实,可为城市植物生长、市民生活提供充足水分,使得城市绿化更加科学、合理。
3论述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3.1科学开展园林植草沟相关工作
所谓的植草沟设计,即是将部分植物种植在地表沟渠中,不仅能够使得植物得到适度的水分,而且能够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为确保植草沟的设计更为合理,可及时掌握该城市的排水系统,要能够使得排水系统与植草沟共同作用于城市绿化。植物对于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的功效,并且能够对水资源起到净化的作用,如此一来可有效推动城市排水功能提升。通常情况下,在暴雨多发的城市中设计植草沟以及雨中花园等绿化设施,便可起到缓解积水的积极意义。
3.2利用雨水管理实现园林景观设计
现如今,一些地区的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过程中加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并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为基础,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运用雨水管理,促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通过管理雨水,实现园林景观的建设。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景观绿化及一些景观辅助性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将景观之前的蓄水及排水系统当作是一块海绵,降水时储存吸收水,干旱时排出之前储存的水,进行二次利用,可以浇灌草木等。与此同时,在设计下凹式绿地系统时,要确保储存量足够大,当储水系统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向外排出。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管理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雨水通过渗透、储存、净化的过程,对保护和美化景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3规划一定面积的不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也就是会呼吸的地面铺装,这种地面本身就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也证明,透水铺装径流削减能力强为 40~90%,比无收集措施时提高约 10%,洪峰削减能力在 20~80%,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的排水压力,控制城市水体污染情况,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需要在景观改造的过程中,注意开发的强度,做到保持足够的生态在城市土地的情况下,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的比例,遇到规划硬化铺装的时候,选择合理的防水材料,增加地表径流,减少雨水渗透,建立绿色可持续排水模式,做到水资源循环使用。在透水路面进行施工,要关注道路污染情况,如果污染严重负荷高的情况,要做到可渗透路面和道路、交通、水利等功能的有机结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防水材料要慎重的考虑。对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负荷较强的店铺改善,可以大力推广建设可渗水地面,使雨水通过渗透的方式流回地下参加循环,降低开发设施的影响,才能够有效的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4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即是在园林较为低洼的园林绿地中,进行灌木或适应性植物的种植,使低洼绿地的地表被种植的植物所覆盖,由此将此区域转变为生物滞留地带,在降雨过程中此区域内的地下水将会得到补充与贮留,并显著降低由于暴雨所引起的洪流或内涝情况。与此同时,雨水花园能够在加强对雨水吸附的基础上,使雨水通过离子交换或挥发实现水资源的净化。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有些种植土壤养分不够且不合理的植物配置,导致植物长势效果欠佳,因此,雨水花园植物应选择耐涝抗旱、净化能力强、观赏效果佳的多群落植物结构进行种植,常用于雨水花园的植物有,美人蕉、睡莲、紫娇花等。通过雨水花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构建出显著的雨水防控系统,更能够实现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例如:厦门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将雨水花园的设计结合厦门市的降雨量情况,在有些道路侧分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沉降式”的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不仅能够在降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对市区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有效的调节与贮存,更能在降水量突增的4~10月份,解决因暴雨产生的城市内涝问题。通过雨水花园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城市道路的积水情况,大大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几率,而且通过贮存得到的雨水还可用于绿化浇灌及道路洒水等。
3.5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包含有多种设施,例如渗透雨的水塘、雨水涵养湿地等,下沉式绿地也包括地势低洼的绿地,通常这种绿地低于路面大约 20cm。下沉式绿地具有排洪减涝的作用,降水时,通过蓄积雨保证其尽快渗透进入地下,减少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缓慢的问题,同时下沉式绿地也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渗透和土壤水分的蒸发,节省绿地养护人员的劳动量和工作强度,减少维护支出,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下沉式绿地也能够控制污染物排放,通过过滤作用能够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适当减少污染物富集,从而降低污染物含量。在下沉式绿地中,存在大量有益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降低污染物质,同时微生物也能处理植被产生的腐殖质,产生营养物质供植被吸收。下沉式绿地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为居住者的生存条件创造了良好氛围,能够净化空气和土地,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下沉式绿地不仅可以节省修建排污井的费用,而且在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避免盗窃井盖现象的发生,避免影响行人安全,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带来美的享受,提高居住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
结束语
在建设城市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促进城市建设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所以,应强化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庆.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渗透[J].现代园艺,2017(24):69.
[2]万美程.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24):92.
[3]李青.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3):5-6.
[4]朱福清.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J].四川水泥,2017(12):100.
[5]柳小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居舍,2017(35):85-86.
论文作者:胡旭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绿地论文; 理念论文; 水资源论文; 植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