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二次结构标准化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曾洪,刘峰才,孙玉霞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住宅工程标准层的二次结构施工楼层间相对变化较少,但是其相应的各种管线专业洞口留置也较多较繁杂,在砌筑完成后往往与机电安装,建筑装饰安装有较多的修改剔除,如何有效的进行各个专业综合深化,制定全面的标准化施工动作时控制的重点,本文通过住宅工程的专业深化、标准图纸的确定,标准楼层标准做法的确定等,有效的确保砌筑与装修、机电预留洞口的相互衔接,减少后期返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供气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意义。

关键词:标准化施工;深化图;专业配合

1工程概况

启阳恒隆广场项目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与华府大道交汇处,总占地271715㎡,共有建筑6栋,其中4#、5#楼为住宅楼,均为剪力墙结构,总高度达140.50m,共43层,1层至3层为商业层,4层至43层为住宅层,共有10种户型,其中6种户型为标准层户型,其余4种为避难层及其下一层的跃层型,砌筑材料均采用页岩实心砖、页岩多孔砖及页岩空心砖进行砌筑工程施工。

由于4#、5#楼除1层至3层及避难层以外,其余楼层均为标准层,为实现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及“可视化”交底,项目部决定采用综合固化图应用技术来指导现场施工生产,以达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的目的。

2综合固化图的定义

综合固化图,顾名思义,即是将各专业图纸上表达模糊及不准确的地方确定并固定化,进而对设计蓝图进行一个有力的补充和优化,以便将施工蓝图深化为固化图后能够更精准的指导现场施工。并且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四方签字盖章的形式保留下来的一份正式施工图纸。

3综合固化图应用技术产生背景

在建筑管理施工模式日益发展创新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受到施工企业的青睐,并运用于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以适应“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管理要求,同时,目前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加激烈,施工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追求技术和工艺的创新,以辅助和强化建筑施工过程的管控,在达到项目高品质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效益。而综合固化图应用技术对于超高层住宅建筑在施工及管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超高层住宅建筑装修施工过程中,可完完全全看作是各个专业施工队伍在施工作业中互相穿插的一个过程——土建、电气装、门窗、栏杆安装等专业在施工中纵横交错,此情况下不免存在各专业间的交流不及时、沟通不完善造成各施工工序的穿插错误、施工配合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必定造成现场大量修补及返工,不仅耽误工期、影响质量,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成本。

设计院所发施工蓝图均为各专业的专项施工图纸,且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以及机电的系统图等均单独出图,不能完整的形成一个整体,不具备通俗易懂、简单易查性,且不能一次性完整表达各专业间的施工点位,导致无法对各专业间的错漏碰缺及相互配合进行集中化分析;

在设计院前期的图纸设计中,限于自身实力、设计周期短等因素,设计蓝图必然会存在纰漏,局部达不到现场直接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此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图集、标准,再结构对后期业主的对使用功能上相关要求的综合考虑,做出一定调整和固化。譬如机电给排水及电气专业在平面图纸设计时,对于灯具、开关、插座、给水点、地漏等点位的设置并没有进行精确的定位及排布,大部分均只是示意位置,设计蓝图下发后,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即刻板化的按照蓝图点位所示位置进行定位及施工,这便造成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各专业间点位冲突;点位的安装位置不合理,违反人们的使用习惯;观感较差;房间利用空间缩小等。为了弥补设计图纸的缺陷,避免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则需要一种能综合各专业,能更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准确定位的一种方式去指导现场施工,即衍生了综合固化图应用技术。

4 综合固化图应用技术在现场砌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综合固化图绘制流程

绘制前的平面图纸准备土建专业绘制综合固化图机电专业绘制综合固化图

4.1.1绘制前的平面图纸准备

绘制综合固化图是对各专业施工蓝图的一个综合汇总、深化的过程,其绘制依据的基础必然是设计院下发的各专业施工蓝图,不得违背蓝图、规范、图集的相关要求;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论是由于设计院图纸需要对施工蓝图进行补充完善,抑或是业主方的变更意愿,均会存在各种设计变更及工程指令的下发。在审查、熟悉施工蓝图的同时,对业主方或设计单位下发的所有设计变更及工程指令单在设计蓝图中进行原位标注,并加入构造柱布置图、不同砖砌块分布图、反坎定位图等施工优化图纸,保证图纸的完整性,避免后期在绘制过程中的缺漏;

4.1.2土建专业绘制综合固化图

在编制综合固化图初始,由于各专业需要以土建专业图纸作为基础进行深化编制,故先编制土建专业综合固化图,其他专业固化图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化。

首先编制的是“综合固化图总说明”,其内容须严格根据设计蓝图的建筑及结构总说明以及相关规范、图集进行编写,编制出一版专门针对综合固化图的设计总说明以完善、补充固化图内容,如过梁、边框、构造柱等构件参数的明确,砖砌块规格参数的明确,砌筑要求等,以此作为综合固化图的总则。

在编制综合固化图总说明时还对现场施工的各节点详图进行了分析并单独绘制,以对上述文字说明进一步进行补充,如门窗洞口的组砌方式、预留非贯穿洞口组砌方式、优化后斜顶砖及三角砖的设置要求、新图集对墙体拉结筋设置新要求等节点详图的绘制。以清晰各节点的施工要求。详见附图1:

图1 综合固化图总说明综合固化图节点详图

例如根据西南图集15G701-3《烧结多孔砖填充墙》中要求: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拉结筋应错开200mm截断,搭接长度为400mm,锚固长度为200mm,拉结筋中心至墙边的尺寸为20mm”。该节点与以往要求完全不同,为加强施工队伍对该节点的全面认识,在绘制该节点时还加入了拉结筋植筋深度以完善该节点,详见附图2:

图2 墙体拉结筋设置节点

又如砌筑墙体斜顶砖施工节点——为保证斜顶砖砌筑砌筑美观、牢固、统一,绘制了在两侧及中部加设三角预制块的斜顶砖砌筑工艺,且在节点图内明确“斜顶砖需在下部砌筑墙砌筑14天后进行施工、砌筑角度为45°-60°”等说明,使详图更为详尽,更能直接贴合现场施工生产。详见附图3:

图3 砌筑墙体行定转施工节点

在收到门、窗、栏杆、电梯等施工深化图纸的情况下,以设计蓝图平面图作为绘制综合固化图的基础,首先在其平面图内插入构造柱、边框布置点位,再以独各户型为一个单位,户型内的各个独立房间作为单项,每堵墙作为子项进行综合固化图立面详图的绘制。

在立面详图的绘制过程中,结合了综合固化图总说明、设计蓝图中的门窗表、施工节点详图,结构图中的梁、板图等,同时也根据西南03G301-2《钢筋混凝土过梁》进行了过梁表的梳理,以明确不同墙厚的各跨度洞口上部过梁长度、厚度及配筋信息。

根据砌筑成型美观、便于施工并减少现场裁砖避免材料浪费的准则,在综合固化图的绘制过程中对每堵墙进行排砖设计,即:综合固化图立面图绘制。

在综合固化图立面图绘制时,第一步需要确定“水平三线”及“竖向两线”,即:保证立面图中各“组份”的竖向精确定位的“上层结构地面水平线、下层结构地面水平线及建筑1米线”,以及保证横向精确定位的“两端墙体边线”。

第二步根据结构图中的梁、板图,对结构梁高、梁宽及楼板厚度进行绘制,存在降板及1升板的情况同样需要根据“水平三线、竖向两线”进行1:1的精准尺寸及定位绘制,该图作为绘制排砖图的框架;

第三步才是进行具体的排砖设计,在排砖设计中,加入了门窗洞口组砌方式、过梁设置位置及其编号、斜顶砖的砌筑方式、预埋块留设位置、砌体下部挡水坎分布、栏杆布置、构造柱、边框、腰梁设置部位等建筑信息,对所有部位的横纵向定位尺寸均进行了详细标注,将后期现场砌筑施工完成后的墙体样式提前完整的反映在综合固化图立面图中,按图施工即可保证后期砌筑施工的“可控性”。

4.1.3机电专业绘制综合固化图

机电专业综合固化图的绘制须在收到土建专业综合固化图之后进行。

其包含给排水、电气及消防三个专业,每个专业都包含多个系统,各专业在绘制初期均分开进行绘制,首先绘制各专业的“平面点位图”,绘制过程中在不违反设计意图及相关规范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及考虑后期小业主的习惯,对点位安装位置进行适当合理调整。各专业在“平面点位图”绘制完成后,方可对各个系统的所有点位进行叠加合并,最终对各个专业的点位、管路逐一进行碰撞检查,若是发现点位间有冲突影响后期施工的情况,经各专业间综合讨论后,由相关专业做避让调整,直至调整完善。“平面点位图”完成后,再将所有点位按照平面图的位置以及设计的标高进行“立面图”的绘制(基础为土建专业综合固化图),再进行立面图的碰撞检查,本次检查,是对机电和土建专业的点位、管路与结构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碰撞检查。机电专业固化图绘制完毕并存档后,再继续返回土建专业,土建专业再对该些专业所设点位进行继续深化设计,以完善砌筑施工时预留孔洞,预埋件的相关位置等。详见附图4:

图4 土建电气专业合并后综合固化图

4.2综合固化图审查流程

报送甲方、监理、设计单位同意后按图施工实体样板根据实体样板点评意见修改固化图形成最终版签字盖章

综合固化图作为指导现场施工依据,作为施工定版图纸使用,必须征得监理、甲方及设计单位的认可及确认。

在综合固化图绘制完毕以后,为缩短固化图的审核周期、简化固化图的审核程序,分别将固化图电子版整合打包传给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三方,三方均在电子版图纸中批注修改意见后返回施工单位,我司再根据其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图纸再次发给三方,经确认无误后,经与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务主要管理人员交底后,要求劳务随即进行现场样板层施工,待施工完毕后,包含我司在内的四方对现场样板进行评审,若在样板评审后,还有更改之处,继续进行综合固化图的更改编制;交付“三方”再次进行审核,经确认无误后,打印成册,由我司先签字盖章后再一次由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进行签字盖章,形成正式文件并存档。

该审查流程能完全保证综合固化图的合理性、准确性于可实时性,是综合固化图指导现场施工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

4.3综合固化图交底流程

4.3.1在综合固化图确认完毕后,我司及时对项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劳务分包主要负责人进行交底,明确综合固化图的作用

4.3.2综合固化图实行全面上墙制度,要求各劳务对收到的固化图纸进行分房间、分墙体张贴上墙,详见附图5,务必按图施工,保证砌筑施工一次成型、成优。详见附图6:

图6 综合固化图与场对比图

4.4综合固化图在施工过程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综合固化图规避了质量检查人员在巡查前的带图难、巡查过程中的查图难问题,在整个砌体工程施工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根据固化图对各墙体“组份”的横竖向定位、尺寸偏差、预留预埋进行一一核对,而机电安装对开关、插座点位、管道、地漏的安装位置、标高要求在综合固化图中也均有体现,这样就让现场检查有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清晰认识,更直接、更简单的发现现场问题。

4.4综合固化图效益分析

启阳恒隆广场项目在4、5#楼砌体工程正式施工开始前便对综合固化图进行了编制完善并确认,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完全按照综合固化图进行砌筑,对所有预留孔洞及预埋块、机电线盒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施工,有效避免了专业配合间的漏留、漏埋、图纸设计不完善及不合理问题,在砌筑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成型、成优,使得现场剔凿量、管线用量以及建渣清运成本均得到了显著降低。也使得现场标准层施工工期由原本的平均7天每层缩短到平均5.5天每层,砌块现场损耗率由原本的2.13%降低到1.17%,现场返工量相比以往工程减少近68%。最大限度的控制了现场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工期,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2]15G701-3《混凝土结构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 第三分册 烧结空心砖填充墙》;

[3]张振灵,《浅谈建筑砌体固化图》.《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

[4]龙湖集团——土建固化图,砌体篇;

[5]绿城集团——土建固化图,砌体篇。

论文作者:张曾洪,刘峰才,孙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住宅工程二次结构标准化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曾洪,刘峰才,孙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