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菌感染应用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的临床观察论文_胡华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6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布氏菌感染经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本文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布氏菌感染患者,共抽选82例展开研究,样本抽选时间均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为所有患者分别开展细菌检验和血清检验,比较上述两种检验方式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结果:血清检验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为63.41%,细菌检验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为58.54%,数据比较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布氏菌感染的临床检验中均有重要作用,医生在展开临床诊断活动中应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合理有效的检验措施进行选择。

关键词:细菌检验;血清检验;布氏菌感染;检出率

布氏菌感染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布氏杆菌感染导致,人畜均可感染该疾病。临床相关研究指出 [1],对布氏菌感染采取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应用于布氏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疾病检验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详细内容见正文。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抽选本院收治的布氏菌感染患者82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依据性别,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49例和33例;年龄最大为66岁,最小为25岁,年龄平均值为(47.63±1.06)岁;病程最长为1个月,最短为6天,平均病程为(19.63±1.06)天;其中农村患者62例,城镇患者20例。

1.2 方法

为82例布氏菌感染患者分别采用细菌检验与血清检验,具体检验步骤及内容见下:

细菌检验:检验使用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首先将标本在肝琼脂培养基当中接种,随后展开细胞培养工作,若肝琼脂培养基当中有菌落出现,则为阳性。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检验样本均应当经两名及以上检验人员展开检验,若检验结果存在冲突,应当展开继续检验工作。此外医生在检验的过程中应当对规章流程严格执行,以此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给予保障。

血清检验:检验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法进行,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血液样本的新鲜度给予保证,同时应当确保样本未有溶血现象及明显蛋白凝块存在,分离血清,并且使用浓度为0.5%的石碳酸生理盐水稀释血清。随后将抗原加入至血清当中,充分震荡血清样本以后放入至恒温培养箱当中,温度保持在37℃以下,进行22-24小时的培养。通过患者血清凝集反应程度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样本均应由两名及以上检验员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2.0版进行分析处理,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均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若研究中的相关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 结果

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细菌检验和血清检验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8.54%和63.41%,数据对比P>0.05。

3 讨论

布氏菌亦可称之为布鲁氏菌,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所引发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属于一种全身传染性疾病 [2]。疾病发生时细菌经过皮肤进入至人体当中,并且于人体内繁殖向血液中渗透,繁殖至一定程度后可诱发菌血症,对人体脏器细胞产生损害。近年来该疾病的临床发生概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而言,布氏菌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3]。

布氏菌感染可以对患者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且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极为复杂。为此如何对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成为疾病治疗的关键点和难点。相关研究表明 [4],对布氏菌感染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有利于临床对病情的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细菌分离培养、补体结合试剂、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等均为临床诊断布氏菌感染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检验方法均有不足之处存在。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检验结果有较高的假阳性情况,因该检验方式极易导致检验样本的血清有非特异性凝集出现,进而提升假阳性率。补体结合试剂检验需要较多的血清量和抗原,并且检验的步骤极为繁琐,且该项检验措施的试剂敏感性和稳定性较低。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的价格高,且该项检验措施的结果稳定性欠佳。相关研究指出 [5],血清检验具备操作简便及灵敏度高等优势,但是该项检验措施可能存在假阳性的情况,部分血样经血清检验后确定为阴性,而采用细菌检验则依旧能分离出布氏菌,为此临床医务人员在展开布氏菌感染检验工作中,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症状出现,可以在血清检验结果为阴性的状态下再次开展细菌检验,对两种检验方式灵活运用,以此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予保证。

本次研究中,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的布氏菌感染检出率比较,均未有明显差距存在,P>0.05。说明采用细菌检验与血清检验对布氏菌感染进行诊断,均有其优缺点存在,为此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患者的具体表现以及实际情况对检验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可以及时、准确的检出疾病,并且针对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控制。

参考文献:

[1]李静,徐文健,王洛平,等. 儿童布氏杆菌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J]. 北京医学,2016,38(8):781-784.

[2]苏菲,吴子祥,桑宏勋,等.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及其治疗[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7):544-550.

[3]王德生.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对比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09-110.

[4]范雪梅. 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临床分析[J]. 医药前沿,2016,6(34):106-107.

[5]张云波.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95-96.

论文作者:胡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  ;  ;  ;  ;  ;  ;  ;  

布氏菌感染应用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的临床观察论文_胡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