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论文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黄 昀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摘 要 :课程改革是高等院校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对于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完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文章在深入剖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从跨境电商岗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探索了基于“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关键词: 产教融合;跨境电商;课程改革

一、背景分析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对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发布了一系列与“产教融合”相关的重大文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广西教育厅《关于加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电子商务专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和创新。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周围形成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不断扩大与提高,但是毕业生却普遍存在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达不到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培养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关键。

首先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即: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进行分析;其次,分别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包括难产、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现象;最后,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确定基于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岗位要求

课题组成员与行业、企业专家就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主要职业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行了多次探讨,总结出跨境电商人才主要集中在运营类、推广类、美工类、客服类、网络营销类这五个岗位类别,并确定出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详见表1。

(二)构建基于真实项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素质课程和通用技能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文选修课、创业基础、创新思维、Word高级应用、Excel高级应用、大学英语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跨境电商人才主要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创业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实战、实地情境教学、顶岗实践、就业与创业实践等方式,积极引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正在步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传统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跨境电子商务岗位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将原来的“2.5+0.5”课程教学模式改为“2+0.5+0.5”课程教学模式,即第1、2、3、4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教学;第5学期按照跨境电商专员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本人的意愿,按照不同的岗位如美工、客服、运营等进行自由组合,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以工作任务驱动的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第6学期进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活动前,公司通过对以往大量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估,以市场为导向,遴选出123项与公司主要产业密切相关且具备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现场展示。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跨境电商客服英语、商品摄影、跨境电商物流、图像处理基础、网络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学基础、网络文案策划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岗位的基本能力。

表1 跨境电商人才主要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3.专业核心课程。跨境电商专业先后与广西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三环陶瓷集团、天津海曼森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依据项目实训需要掌握的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国际贸易基本流程、外贸函电、跨境客户服务等专业核心技能进行了课程安排。设置国际贸易基础、跨境电商操作实务、跨境电商营销推广、跨境电商营销推广等课程,详见表2。

四、结语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教学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教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做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无缝对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进入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点浅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农资企业仅靠卖产品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了。未来,适者生存,谁适应了大形势,谁笼络了大量人才,谁的服务更贴心更高效,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表2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及课程安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Based on E-commerce Major of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HUANG Yun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Nanning,Guangxi 530008,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On the premise of in-depth analysi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curriculum reform in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schem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curriculum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rom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post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cross-border-commerce;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4-0271-02

收稿日期: 2019-01-10

基金项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8JG37)

作者简介: 黄昀(1985-),男(壮族),广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标签:;  ;  ;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