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_生态环境论文

论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_生态环境论文

试论“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利建设论文,生态环境论文,试论论文,三江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述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是黄河、黑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和“中华水塔”之美称。青海又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草原畜牧业是青海牧区经济的支柱。草原不仅是畜牧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且是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由于自然的变迁、气候的变暖、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使该区本已十分脆弱的高寒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草原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拓展,水土流失加剧,冰川、雪线上升,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因素不仅严重影响着青海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造成黄河、黑河连续发生断流,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使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严重影响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安全,而且必将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为了改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态势,全面推动青海畜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们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和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契机,以青海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从江河源区草原生态面临的问题出发,本着“保护和治理相结合,重在保护”和“突出重点,分区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努力改善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环境,着力恢复退化草场和植被,尽快扭转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加强湿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不断提高草原涵养水源功能,有效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实现青海天然草原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草原生态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青海畜牧业不仅是当地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广大农牧民特别是牧区少数民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更重要的是草原成为涵养水源、维系高寒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的屏障。但几十年来,除气候变化的危害外,人类为了眼前利益的觊觎,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滥伐森林,乱垦草地,过载放牧,任意猎捕,只顾建设与发展,而忽视了管理与保护,其结果给原本很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对牧民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其突出表现在:

1.河溪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减少

青海高原牧区原本湖泊广布,湿地遍及,河溪象树枝发育。而今,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压力下,江河源区产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水变小、小水变枯。据统计,长江源区沱沱河川在1961-1986年的25年间退缩率分别达到8.25-9.0米/年,格拉丹东的岗加曲巴洋川在1970-1990年的20年间后退了500米,年平均后退25米;该区域90%以上的沼泽地干涸,湿地大片消失;被誉为青海象征的青海湖,湖水位较50年代下降了1.2米,据卫星探测,青海湖已分出一个子湖。黄河发源地鄂陵湖、扎陵湖水位下降了2米以上;享有“千湖之县”的玛多县境内原有4077个湖泊,现只剩下1000余个,这个曾经号称青海首富县,而今的牧民沦为少畜户,38%的牧户因缺水被迫迁居,全县70%的草场已严重退化或沙化,迫使大片沼泽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不少地区牧民已变成生态灾民。

2.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草原生产能力逐渐下降

随着草原植被覆盖面的降低,土地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加速了水土流失。青海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3.4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其中长江流域为10.63km[2],占青海省境内流域面积的66.8%,黄河流域为7.3km[2],占省境内流域面积的46.3%。不仅如此,而且水土流失面积每年约1000km[2]的速度在扩展,年土壤侵蚀模数1000-2500t/km[2]。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仅黄河、长江年向下游输沙量达11390万t,相当于每天3.1万多辆载重量10t的卡车向河道倾倒沙土;据省草原总站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资料,青海牧区天然草地亩均鲜草产量为151.6kg,较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50%以上,单位面积草地有效承载牲畜,由20世纪50年代每只羊单位4-5亩下降到现在的8-10亩,甚至更多。种种迹象表明,该区的生产能力在不断下降,生产环境在急剧恶化。

3.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物繁育栖息空间变窄

江河源区具有世界上独特的生物种类和植物类型,被誉为高原生物种植类源库,许多生物物种为青藏高原所独有,如藏野驴、岩羊、藏原羚、白唇鹿、雪豹、青藏苔草等野生动植物。由于自然环境的演变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湿地的萎缩,加之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涌入源区淘金、采药、挖砂人口的剧增,致使生物多样性生存与发展环境渐趋恶化,分布区域逐渐缩小,迫使不少物种变成濒危物种。据观测,目前已受到威胁的生物种约占其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4.水旱灾害濒繁发生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青海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脉、戈壁、沙漠及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64.3%,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260-380毫米,而蒸发量在1500-2900毫米之间,是降雨量的4-7倍,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的年内分布极为不均,5-7月降水仅占全年总量的10-17%,而此时正值气温攀升期,水汽蒸发量剧增,土壤失墒加快,因而连年干旱而遭灾;可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5%以上,大都以暴雨或强降雨形式出现,且多以洪水的形式白白流走。比如:1997年8月5日傍晚,青海大部突降暴雨,前后40分钟,降雨量普遍为35-45毫米,湟水河、隆务河、恰卜恰河、巴音河等的洪峰流量都达到历史最大值,致使本省4州1地市、28个县、55万人受灾,2万余人无家可归。龙羊峡电厂遭洪水袭击,青藏铁路被洪水冲毁停运56个小时,兰青铁路中断17小时,省内20多家大中型企业停产,20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进水,7000多间房屋倒塌,死亡24人,万余头(只)牲畜被洪水吞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亿多元。

5.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据调查统计,青海中度以上退化草原有1.1亿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20.4%,这些退化草地上的野生植物种数仅有原生植被物种数的47.54%;2000年全省发生鼠害面积1.29亿亩,许多牧场被鼠害得千疮百孔;由于草原退化、沙化因素,每年损失鲜草1200万t,相当于减少家畜饲养量820万只羊单位,造成年经济损失60亿元;从建国5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占青海国土面积90%、人口1/5的广大牧区,累计水利总投资不足1亿元,约占建国以来青海水利总投资的1/50。目前有近50万人、720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173.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解决后又返困,部分牧民靠融冰、融雪、驮水、背水来维持饮水,给广大牧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困难。

6.生产生活用电设施严重滞后,封闭、粗放、低效发展模式未能根本改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牧区能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首要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生产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向高层次、高效益发展的主要的制约因素,加之地广人稀,城镇化水平低,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牧民群众增收途径少,畜产品效益比较差,竞争力不强,市场不发育,产品难卖和价格持续下跌,对传统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强烈冲击。

三、对策和发展思路

针对青海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我们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以国务院办公厅《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要求,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机遇,以畜牧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地生态建设为手段,坚持实施科技兴牧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高原畜牧业特色经济,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牧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务求把握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充分认识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气候的变暖,三江源区降雨量减少,蒸发量增大,出境水量变少,加之草场退化、沙化,源区涵养水源功能衰减,中华水塔之水正趋势失衡,因而生成了新的严重的水量供需矛盾、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问题。如任其发展,不仅严重影响青海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对整个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前沿,站在中华水塔面临枯竭危险的高度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广泛深入的宣传“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目前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窘境,潜伏的危机,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湿地意识、管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治理并恢复草原生态的自觉性,为尽早恢复并重现昔日三江源山青水秀人富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草原建管,确保“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牧区各级党政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把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坚持抛弃过去“靠天养畜”的陈旧观念,走以“建设养畜”的新路子,要认真贯彻落实划场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存在的严重的“草原无主,管理无责,使用无偿,破坏无罪”的趋向行为,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新机制。要确保投资者、建设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鼓励更多的集体、个人、专业户建立贸、工、牧一体化的经营实体和利益共同体,做管理草原、建设草原、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主人。草场承包后的使用权可依法转让、转包、入股、租赁和继承,建立草场使用权合理流转机制,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新格局,使草原发挥出最佳经济效益和延长牧草寿命期。种植牧草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协调好牧草种植与保护的关系,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稳步提高综合效益的基础上,维系好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安全,为青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3.全力保护好三江源区的天然湿地,努力改善和提高其产水环境功能

自然界经过漫长周期的物竞天择,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模式,出现了特定的自然生态景观。如果人类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把握不准,认识不清,开发不当,利用不适,就可能适得其反或带来毁灭性的恶果。据调查统计,建国50多年来,三江源区湿地面积减少了60%左右,植物资源减少了20%,动物减少了40%以上,且湿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严重衰减。保护三江源区的湿地就是保护青海特色,就是对长江、黄河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就是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就可促进青海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青海应尽快制定出保护湿地的法规和政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严格遵守自然法则,使每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应损害自然环境或各种资源的承载力;要通过经济手段管理,制裁不合理利用或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林业、水利、水产、环保、经贸、计划等部门联合建立三江源区湿地保护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全面承办有关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协调事宜,承担起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日常工作。要合理调配和利用黄河源区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资源,尽力为源区湿地留有一定的生态水,要防止源区草原退化、沙化,遏制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以促进源区湿地向多区域、多方位发展。

4.要采取措施加强草地保护,严禁超载放牧和破坏草原现象的发生

青海地域辽阔,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类天然草地5.4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但随着气候的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加剧,青海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草原质量严重退化,仅在黄河源区3.8万km[2]范围内,出现的荒漠化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的120.7km[2],荒漠化程度年增长率由80年代的3.9%增加到90年代的20%。解决这一问题,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侵害,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具体操作中要控制牲畜无限制的增长,禁止超载放牧,科学利用好天然草地,大力改善草地植被,提高天然草地的生产能力;要加快人工草场建设速度,有效改善草地植被和产草量,做到建成一块,巩固一块,受益一块。以县为单位,要制定人工草场建设规划,依据不同地形,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建设,平原地区利用机械补播、施肥、灌溉等措施不断改善草地生态;高山丘陵可用飞机播种、施肥、喷药,使其较快的形成新植被,力争在两、三年内见到成效;要引进国内外优质草种和当地野生繁殖的优良牧草,尽可能多地选种适合青海特点的当家品种,要积极推进禾本科和兰科牧草的混播试验,选择最佳混播组合,为恢复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5.不断加快源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之不合理,甚至无节制的开发资源,致使“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水利部遥感调查资料显示,青海境内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31.7%和21.9%,是青海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省内多年平均输沙量黄河为8804万t,长江源区为1305万t,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含沙为7.75kg/m[3]。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至今仍年以1000km[2]的速度在扩展。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站在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振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问题,再不能一味地为追求经济增长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非理性做法,从源头上杜绝“政绩经济”、“竞赛经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机的统一起来;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和管理体系,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在泥石流易发区,应多布设水土保持治理骨干工程,防止泥石流下泄和沟道下切;在人口集中和以水力侵蚀为主的东南部河谷区,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还可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营造人工林草和防风林带,建设更多的生态绿洲,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迈出新的一步。

6.下大力气发展草原水利灌溉,不断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和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

水是在一切自然资源中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要素,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生物,没有水就没有当今的人类文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是草原生态恢复性建设最基本的环节,青海有适宜灌溉的草场面积约4000万亩,海西、海南、海北等州境内的低山区,相当一部分有引水条件,可通过渠道引水、掘打机井、修蓄水池的方式,对天然草场实施补充灌溉,同时补播早生、超早生牧草,使退化草地得以恢复和改良;在海拔较高的青南地区要抓好牧民定居为基础,采取保护、建设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灌溉设施建设发展人工草场,建立优质、高产、稳定的多年生牧草基地;对高山地区的退化草场可通过围栏封育,使草原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有效地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和生产力,并对改良草原实行划区轮牧,严格控制载畜量;对全省广大牧区通过二、三年的努力,一定要实现“三通”、“四有”、“五配套”定居目标。“三通”(即通水、通电、通路),“四有”(即有草地、有住房、有棚圈、有防灾饲料),“五配套”(即学校、商店、文化室、卫生所、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这样不仅牧民可安全越冬渡春,还可有效地提高抗旱、抗风、抗雪灾的能力。

7.加快实施牧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确保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截止目前,青海人畜饮水困难人口有14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7.4%,其中六州人畜饮水困难人口有62.4万人其中特困人口为56.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84%,六州地区牧民由于居住地域辽阔,人口分散,解决饮水问题更加困难。这些地区牧民群众至今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融雪、背水、驮水或买水吃。这些地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一是人员居住相对分散,解决起来人均投资额大,州县财政大都入不敷出,群众贫困面大;二是在以粮为纲思想的长期束缚下,对牧区水利,特别是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力,年复一年欠账而导致。为此,今后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采取一切可取的措施,把加快解决牧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作为牧区工作和解决牧民困难问题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在具体实施中,视具各地不同情况,以小型工程为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引沟泉水、打井、截流、建蓄水池、修供水管道等方式解决,在材料的选型上要尽可能采用结实、耐久、防冻性能好、无复杂的技术问题,且便于维修管理和更新的器具或材料,以保持供引水设施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8.不断加大对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调整并优化畜牧业结构

为了早日恢复三江源区草地的生态环境,要加快牧草种籽基地建设和草原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和改良草场,保持草地生态的多样性。国家和省级财政要尽可能的增大对三江源畜牧业的投入,支持草地生态治理和草原建设项目;金融部门要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向草原建设,用于畜牧业的发展,要加快牧区利用外资的步伐。省级畜牧科研部门要把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想方设法增加名特优畜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要加快发展符合青海高原特点的牦牛、肉牛、肉羊,突出发展优质细毛和半细毛羊,要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加快集约型畜牧业的发展,为三江源区率先实施畜牧业现代化而努力。

标签:;  ;  ;  ;  ;  ;  ;  ;  ;  ;  

论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