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多种方式健康教育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患者筛选后,随机选取132名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院就诊的患者,两组患者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采用摸数字的方法,对照组66名,观察组66名,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种方式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下,对比患者的门诊患者满意度、门诊护理满意度以及门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门诊患者满意度、门诊护理满意度以及门诊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于门诊中实施多种方式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多种方式健康教育;门诊;临床效果
随诊人们对于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到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门诊患流量较大,每日接诊的患者量较大,门诊护士以及导诊的工作量剧增,加之患者的个体差异大,在门诊咨询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对疾病与医院的认知,另一方面可提升患者对医院整体满意度【1】。本次研究中,探究多种方式以及传统健康教育在门诊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要求的患者筛选后,随机选取132名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院就诊的患者,两组患者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采用摸数字的方法,对照组66名,观察组66名,对照组中,男性有32人,女性有人34,年龄区间在17-78岁,平均年龄为(46.83±4.9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31人,女性有35人,年龄区间在16-79岁,平均年龄为(46.53±4.62)岁。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在患者进入医院时,由导诊对患者进行分诊,协助患者正确挂号,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的解答;患者在门诊候诊时,门诊护士应引导患者就诊,告知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等候时间过久的患者,引导患者熟悉科室茶水间以及卫生间所在位置。
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种方式健康教育,患者进入门诊候诊治疗时,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加入患者群,借助网络平台,将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拉一个群,在群内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讲,群内由专科护士以及专科医生进行讲解,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在候诊过程中,可引导患者进入候诊室,在候诊室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的不同,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解读检查单,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利用候诊厅的电视机,播放专家讲解疾病的视频,在各个门诊候诊室,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播放不同的知识。医护人员可在门诊走廊处,将科室制作的小手册放置于置物架上,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可自行拿去,自行阅读,遇到不懂的知识,可向医护人员进行解答【3】。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针对本次研究,统计患者投诉率以及医患纠纷发生如此,设计门诊护理满意度评分表、门诊患者满意度评分表以及门诊健康教育评分表;①门诊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理论以及服务态度的进行打分,每张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应时签日期,评分表0-100分,越接近100分,患者的满意度则越高。②门诊患者满意度评分表:让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导诊、指导、指路以及医疗服务等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③门诊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方式、有用程度、掌握程度等进行打分,0-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研究人员先进行分类,可分为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使用Excel表对数据整理后,分别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95%作为可信区间,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25.0,(P<0.05)视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表格数据可得知,观察组门诊患者满意度、门诊护理满意度以及门诊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
2.2 观察组中,发生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6%(4/66)、4.55%(3/66);对照组中,发生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11/66)、13.64%(9/66);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的推行,医院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各个医院的重视,加大了对健康教育方式的变革,健康教育实施人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护士,医生与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因此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体;门诊护士以及门诊医生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减少门诊投诉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能提升患者对门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工作的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就诊依从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传统的健康宣教是单一模式,对任何患者采用统一宣教,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知识,满意度较差;多种方式健康宣教根据科室、疾病以及患者的不同,采用针对性的宣讲模式,让患者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医学知识,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舒适度以及依从性。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种方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门诊患者满意度、门诊护理满意度以及门诊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于门诊中实施多种方式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鸣,吴建惠,何屹,等.互联网健康教育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复诊率及总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68-69.
[2]王新侠,徐贵红,徐桂梅,等.多维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妊娠及产后盆底肌锻炼中的运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4):707-712.
[3]黄旭丽,余强,熊淑英.儿童保健门诊护士职业认同与健康教育能力相关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102-104.
论文作者:唐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