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浅析论文_臧潘俊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浅析论文_臧潘俊

国网浙江淳安县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发现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重大变更

现在电力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为增强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愈加重要。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电力工程计价方式和计价规则来看,电网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区别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解决电力工程造价现存的主要问题,提高建设单位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是电力工程建设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就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一、电力工程决策阶段

电力工程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三阶段内容,分别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及估算编制、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项目施工图及预算的编制。考虑到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本身存在多主体性、系统性等特征,因此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必须通过可研估算、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逐步细化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逐级限制工程整体造价。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决策阶段十分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如施工现场的条件、建设规格、施工工艺、设备选型、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明确时,这些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在明确工程设计造价时,必须结合工程设计的施工条件、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区域的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性价比合理同时又通用型的设计方案。例如某电力公司针对某输变电工程设计提出了两个方案,分别为A、B,该企业在选择方案时,以方案的造价合理为标准,对两个方案中涉及到的工程量、所需的施工设备投入、施工方案的难易等因素的最大投资限额进行明确,并将所有因素的投资限额相加,计算出的A方案造价偏高,B方案造价更加合理。

项目造价的概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而且枯燥的工作,需要项目造价编制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各个方面的信息,且要充分结合实际电力建设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掌握类似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工序要点,学习电力基础施工技术,增强对电力工程技术的了解,提高电力工程造价编制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电力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度。概预算编制会涉及到很多新问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定额及相关说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否则会造成造价偏差过大的问题。同时充分掌握市场调节材料的信息价,了解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特殊要求及复杂的工艺,完善概预算编制准备工作。电力企业还应当建立完整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流程,概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多方位审核,确保工程造价不发生重大偏差,减少后续的设计变更及签证情况。

二、电力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落实情况和工程量的确认两方面。

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的依据,涉及相关设备、人员、材料的投入情况,如果施工企业随意变更施工方案减少相关资金投入,不仅对于工程造价产生影响,还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工程量的确认则主要集中于设计变更及签证的管理,施工阶段的变更项目一般有设计项目的变更、工程量的变更、施工日期变更以及施工环境变更等,施工阶段的变更项目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计算造成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管理办法》的规定, 重大设计变更包括改变了初步设计批复的设计方案、 主要设备选型、 工程规模、 建设标准等原则意见的设计变更。严禁设计单位未履行重大设计变更审批流程, 施工图随意改变初步设计批复原则。 如有改变初步设计原则的重大设计变更, 设计单位应深入开展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选, 论证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严格履行相关变更程序。

例如某22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施工阶段,中途因设计项目变更导致基础钢筋、灌注桩及永久围堰发生重大设计变更,但未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直接以升版图形式变更,造成工程造价增加了五十多万。因此,设计变更管理工作的完善有利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特别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力工程中,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变更也会比较大,最终造成电力企业的损失,因此,设计上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实施,以减小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另很多设计变更是由于设计单位勘测不到位造成,如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地勘未勘测到位,增加凿除地下混凝土,涉及费用较大;同时由于未发现现场电抗器位置与35千伏电抗器位置重叠,电抗器移位,造成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长度增加,造成安装工程费超概。前述两个设计变更均由于设计勘成经济损失,工程开工前必须要求设计院在初设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现场勘测,确保勘测深度,避免设计勘测不到位造成的设计变更,导致经济损失和费用超概现象。对于施工过程中确定要发生的签证与设计变更,相应的建设单位审批工作人员应熟悉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知识,以降低不合格项目的签证率。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的签证与设计变更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无误才可以通过。

三、电力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按照电力公司规定220千伏工程在投产之后的115工作日之内、110千伏工程在70工作日之内完成结算工作,这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完成竣工图和结算书等结算送审资料,然后才能开展后续的结算审核、决算审计以及最后的资料归档、费用支付、物资移库、入库等工作。因此施工单位完成结算送审资料是整个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现在问题是有很多工程施工单位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结算送审资料(主要是土建部分),导致整个工程的结算工作延期,相关工作无法在规定时间节点前按时完成,造成整个工程的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无法按时完成。为保证工程能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竣工决算工作,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投产后及时、完整的提交结算送审资料(包括竣工图、结算书、签证完善的变更联系单等内容)。

勘察设计、监理送审结算费用不符合合同约定。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关于其他费用规定“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项目前期工作费、 勘察设计费、 设计文件审核费、 研究试验费等费用已经签订合同的, 应按照合同执行”。设计院、监理单位以后每个工程也需要提供相应结算送审资料,同时建设管理单位对设计、监理等结算费用的合规性、准确性进行认真审核,确保设计、监理送审费用严格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执行。例如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按设计合同约定,“中标人的投标报价即为暂定合同价,该价格不能超过最终批复概算价的90%;若超过,则最终批复概算价的90%即为合同价”。结算时合同价格未超过概算价格90%,则应按合同价格结算,但送审结算中设计合同按概算价格90%计列,违背合同约定,监理费结算存在同样问题。

政策处理费超概算。政策处理费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变数,但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电力工程造价,必须做到事前事后全过程控制。例如某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其提供的竣工决算资料,该工程建设场地占用及清理费概算金额为1,784,746.00元,实际决算金额2,431,137.00元,超概比率36.22%。为严格造价控制管理规定,设计院必须在工程前期应加强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建设场地占用及场地清理等政策处理费的计列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经济情况、现场苗木情况、工程所在地政府补偿标准等信息,提高概算阶段的造价合理预估,提高整个造价控制的准确性。

论文作者:臧潘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浅析论文_臧潘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