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泻下法治疗中暑高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纪兆平

纪兆平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221300

摘要:目的 探讨通腑泻下法治疗中暑高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年全年之内收治的中暑高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通腑泻下法实施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对于中暑高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通腑泻下法十四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通腑泻下法;中暑高热;应用效果;观察

中暑是一种在夏天极为常见的疾病,同时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但常规的对于中暑高热患者的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佳。我院使用通腑泻下法对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全年之间进行收治的中暑高热患者,患者的数量为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夏季的中暑高热诊断标准,同时男性患者数量为53例,女性患者数量为47例。患者年龄在19-65岁之间,患者的中位年龄54岁。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对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在临床上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冷水或是酒精等形式对于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并在此过程中对于患者实施静脉点滴醒脑静的形式进行治疗,每次对于患者静脉点滴的醒脑静的剂量为30ml左右,同时在此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患者实施通腑泻下法的治疗。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本次研究中需要对于患者进行一清片的治疗,将一清片作为泻下剂。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一清片为辽宁康博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Z20090492的一清片,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温开水每次4片的送服治疗,每日对于患者实施3-4次的治疗。同时可以对于患者实施针刺治疗,选择针刺的穴位:大椎,曲池,合谷三穴,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对于患者起到较好的泻热作用,并对于患者实施”泻法的治疗,对于患者进行通腑泻热的相关治疗。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的相关体征以及症状全部消失,精神得到恢复。有效: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症状以及相关体征基本消失,体力有所恢复。无效:患者的相关体征以及症状完全没有得到消失,患者的精神完全没有得到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到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热射病俗称中暑,主要是由于高温而引起的人体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出现了调节失调的情况,同时在患者的体内出现了热量的过度蓄积的症状,因此导致的患者神经器官受损的情况。虽然中暑较为常见,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疾病,但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其病死率极高,在伴有高湿天气的夏天时有发生。当患者一旦出现了高温下的昏迷症状,则极有可能是由于中暑高热而造成的一种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立即对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拯救患者的生命[2]。

中医认为,中暑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炎热出现了升散的情况,同时在此过程中,患者发病较急,极易出现损耗患者气的情况,甚至出现肝风内动以及邪陷心营等情况,因此对于患者实施及早的降温处理极为重要[3]。同时在临床上对于患者使用常规的清热解毒以及镇静安神药物醒脑静往往能够对于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治疗的实际效果往往只能够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表面的缓解作用,并不能够对于患者的病灶进行清除。因此在此过程中,通过主要成分为黄芩以及大黄的一清片,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对于患者实施清热解毒治疗的基础上,能够对于患者起到攻下逐邪的相关治疗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于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大椎是督脉上的穴位,能清热益气,适用于热盛恶寒,曲池为阳明之合穴,治疗发热口渴,合谷为阳明之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善治头面风热,三穴均能治疗热病。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显著的缩短对于患者进行清热解毒的时间,并能够在对于患者实施清热治疗的过程中,减少对于患者造成的组织损伤,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4]。同时一清片也能够清热通腑、导热下行,能够对于患者起到较好的清除暑热的治疗效果。

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实施通腑泻下法的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翔炜,张敏州,翁燕娜等.通腑泻下法干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0):707-710.

[2]刘向东,董宁,王小花等.通腑泻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11):828-829.

[3]朱际平,孙子凯,李磊等.通腑泻下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LI/ARDS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90-1692,1702.

[4]李丽,刘蔚,赵龙等.中药通腑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3,36(5):15-18.

论文作者:纪兆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通腑泻下法治疗中暑高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纪兆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