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英
崇州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 四川成都 61123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实施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住院治疗期间均能够按照医嘱合理饮食、开展运动锻炼、按时按剂量服药,遵医率100%;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干预中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恶性淋巴瘤;不良情绪;遵医行为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一致性较大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以31岁~40岁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约为2~3:1,其具体致病机理与基因突变、病毒感染、射线辐射、化学药物刺激、合并免疫疾病密切相关[1]。虽然恶性淋巴瘤好发于淋巴结,但由于机体内淋巴系统广泛分布,所以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循环侵犯全身任何器官和组织,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尤为明显。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恶性淋巴瘤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导致其拒绝配合临床工作开展,给临床及患者双方均带来不良影响,所以给予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为探寻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干预疗效,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34岁~58岁,平均年龄(39.59±1.11)岁;病程时间9个月~2.5年,平均病程(1.34±0.11)年;TNM分期:ⅢB期59例、Ⅳ期11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者;(2)认知功能良好,无严重精神障碍者。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恶性淋巴瘤患者和(或)家属放弃治疗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在征得所有恶性淋巴瘤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实施心理护理,具体举措如下:(1)否认期的心理护理。处于否认期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普遍并不认可自身患病,常常质疑临床诊断结果,针对此部分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以体贴、安慰性语言宽慰患者,对于患者所倾诉的内容予以高度的认同及理解,通过诱导性语言将最终诊断结果告知,促使其能够逐步面对并接受现实。(2)愤怒期的心理护理。处于否认期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往往情绪暴躁、冲动,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做出过激行为,护理人员应给予其更大的关怀和宽容,对其情绪失控行为予以同情和理解,如有条件可为其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以宣泄内心痛楚、愤怒与不满。在日常照护中护理人员应谨言慎行,交谈中切勿随意打断患者讲话,以促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以及临床的人文关怀,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3)妥协期的心理护理。处于妥协期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普遍已经接受现实,在此阶段心理护理的重点在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恶性淋巴瘤的致病机制、治疗方案、预后等内容如实告知,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同时利用成功案例来进一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辅之以生活护理、饮食指导、锻炼指导、用药护理等举措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
1.3 观察指标
将遵医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选为观察指标,其中遵医行为包括合理饮食、开展运动锻炼、按时按剂量服药;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测定,分数越低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护理后遵医行为
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住院治疗期间均能够按照医嘱合理饮食、开展运动锻炼、按时按剂量服药,遵医率100%。
2.2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
3 讨论
恶性淋巴瘤是目前我国发病率上升最快、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众所熟知的年轻演员李钰、演员李政春、歌手阿桑、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等均是死于该疾病。目前关于该病症发病的确切病因病机尚未彻底明确,但具有以下因素的高危人群显然更容易罹患恶性淋巴瘤,即:经常熬夜、长期过度疲劳、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使用劣质染发剂、接触含苯或有机溶剂的化学制剂[2]。由于该病症死亡率高,在死亡威胁下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使得其遵医行为较差,给临床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所以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3]。
本次研究中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经心理护理,住院治疗期间均能够按照医嘱合理饮食、开展运动锻炼、按时按剂量服药,遵医率100%。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亦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结果表明,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有助于纠正不良情绪,保持高水平的遵医行为。之所以得出该论断,原因在于本次研究采用的心理护理根据恶性淋巴瘤患者所处的不同心理分期予以个体化干预,使得心理护理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更为明确,从而促使后者在正确面对现实的基础上重拾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最大程度上消除了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干预中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萍.淋巴瘤患者性格特征与心理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4):65-67.
[2]郑淑华,林雪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99-100.
[3]陈海燕,杜文文.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52-253.
论文作者:何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患者论文; 恶性淋巴瘤论文; 心理论文; 不良情绪论文; 评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