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滑模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施工难度低的特点。它已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积极采用滑模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保证水利工程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滑模技术;水利施工;应用
前言:在社会发展中,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水利工程项目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大大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建设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兴水利,防止水害,而且还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促进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滑膜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本文对这项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1滑膜施工技术简介
1.1滑膜施工技术概述
通常有两种滑膜模板,分别是普通模板和专业模板,在滑膜的动力设备中,液压千斤顶是其核心动力源。当千斤顶发生作用时,滑框会沿着已经浇筑成型的模板表面进行滑动,对混凝土模板进行逐层浇筑,当到达一定的强度后,就会提升机具,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依次循环滑动,在设计强度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水利工程中的滑膜技术和桥梁、铁路中的滑膜技术不相同,对滑膜尺寸有着更加精确的要求,而且结构也更加复杂,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滑膜结构的弧度进行设计,尽可能保证较小的弧度变化。将滑膜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施工的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施工的质量。
2滑模技术的施工优势以及具体要求分析
笔者通过对我国多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与调研后,发现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备以下五点优势:①滑模技术的整体性较强,施工单位通过滑模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传统施工技术中的施工缝问题。②滑模技术中的不同板块可以进行连续施工,从而大幅度缩短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周期。③滑模技术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通过高度的机械化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并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精度。④滑模技术对辅助施工的要求较低,能够大幅度减少辅助施工造成的额外成本支出,提升施工单位的成本经济效益。⑤滑模技术的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施工中的故障率与失误率较小,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促进施工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滑模技术与桥梁、铁路等交通工程的滑模技术相比,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滑模技术的模板尺寸精度要求更高、工程需要的混凝土浇筑量更大且整体施工技术更加复杂。同时,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当注重滑模技术的连贯性,提升预埋件安装环节、混凝土浇筑环节以及模板滑升环节之间的衔接效率,从而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保障。
3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流程分析
目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滑模技术的动力设备皆为千斤顶。在实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滑模技术应用步骤如下:①施工建设单位应当使用千斤顶作为动力装置,使混凝土浇筑装置在千斤顶的动力推动下,在刚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进行滑移,并将混凝土浇筑至套槽内。②当最下层模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施工建设单位应当依靠提升器具将模板套槽进行提升,从而使模板能够在更高层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③多次重复第一步与第二步,直到混凝土浇筑至施工设计要求的强度为止。滑模技术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运用在水利工程渠道边坡施工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建设单位能够通过滑模技术在确保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水利工程整体施工效率。
4水利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具体应用
某水利工程溢洪道项目,为防洪灌溉水库,兼具供水与养鱼等功能,库容为9.68×108m3。主要包括溢流堰、消力池、过渡段、反弧段、陡槽段。控制端为开敞式实用堰,规格为6×10m,堰高为2m,溢流堰净宽为60m,总宽度为72.50m,设置弧形工作门与中墩等,中墩混凝土方量为1000m3,边墩混凝土方量为800m3。现对新建溢洪道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做以下论述:
4.1施工方案
在汛期过后到冬季低温前,结束闸墩拆除和新建工程。为确保工程进度,采用滑模技术,结合大钢模施工技术,开展工程施工。对于高程▽126m以上的部分,采取滑模施工技术,边墩采取大钢模施工技术。总计制作2套滑模,其中1套滑升,1套安拆,交替施工。滑模最小滑升速度是2.5m/d。
4.2滑模设计和制作
滑模装置主要包括模板、提升系统、滑模盘等,具体情况如下:①模板。直墙段模板使用钢板制作,型号准5mm。曲线段模板使用钢板制作,型号准5mm,利用角钢作为加劲肋。竖向角钢之间的间距是300mm,利用角钢和围圈相连。围圈利用加固模板形成整体,采用上下两道,使用12#槽钢。利用螺栓,实现节间连接。②提升系统。使用提升架,作为滑模和混凝土的连接部件,用作支撑模板和滑模盘等,利用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使用准48×3.5mm的钢管,结合施工经验和常规设计,来制作提升架。③滑模盘。主要包括操作盘和附着盘,将操作盘作为施工操作平台,承担工作荷载与物料荷载等。④辅助盘。主要是为养护和修面等的工作平台。⑤液压系统。使用型号为HQ-100型的千斤顶,设计承载能力为10t,爬程为40mm。控制台为HY-36型自动调平液压,利用高压油管和千斤顶相互连接,形成液压系统。
4.3滑模施工
施工工艺如下:①安装锚杆;②清理验收基面;③测量放样;④安装滑模模体。开展安装作业前,在已经浇筑好并且带有钢筋的闸墩底板上,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做好清基和混凝土凿毛处理。利用测量仪器,明确控制点,将模板对齐。同时在闸墩混凝土保护层外,设置木枋,其高度控制在10~20cm范围内,作为垫层,用来放置滑模。使用门机或者塔机,分别吊装滑模的墩尾、中间段、墩头,对接后,将其放置在垫层上,使用起重机,做好调整处理,使用螺栓连接,将模板对齐;⑤安装钢筋;⑥入仓与平仓混凝土;⑦滑模滑升与收面;⑧安装钢筋;⑨滑升到顶;⑩拆除滑模。在滑模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常见问题的处理,包括纠偏、爬杆弯曲、模板变形处理等,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4.4滑模技术质控要点
滑模技术的应用,为确保施工的效果,需要把控好以下要点: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计算混凝土配制比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对滑模施工影响较大,若未达到设计标准,则难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②合理选择原材料。在选择水泥和砂石等原材料时,要做好质量把控,以确保工程质量;③模板滑升过程要及时进行纠偏;④合理安排钢筋制作强度,以确保施工连续性。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滑膜技术优势众多,控制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的便利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各技术要点进行完善,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我国建设的水利项目越来越多,在施工中更应该保证其质量,对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明确,保证滑膜技术更理想的应用到其中。
参考文献:
[1]李华平.浅析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滑模技术应用[J].民生建设,2017.
[2]闫国举.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优势综述[J].工程科技创新,2017.
论文作者:葛荀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模板论文; 千斤顶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