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对比论文_郭明清

(达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哮喘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佳显著,而且能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提升。

【关键词】 氧驱动雾化;空气压缩泵雾化;小儿哮喘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33-02

在儿童时期,支气管哮喘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疾病,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临床中如果没能及时控制中重度哮喘发作,则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1]。在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雾化吸入治疗能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儿的病变部位,进而来对痰液进行稀释,让炎症得以消除,对支气管痉挛进行解除,对通气进行改善,另外雾化吸入治疗的起效速度快、给药剂量少、副作用轻等,是临床控制哮喘发作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雾化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也在不断增加,雾化器、雾化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对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做如下汇报。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100例哮喘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全部患儿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其他器官慢性炎症患儿、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10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8±1.2)岁。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7.6±0.6)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平喘、止咳、抗炎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流量应控制为每分钟5~8L,吸入药物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的给药剂量为每次2ml,如果患儿年龄小于3岁,沙丁胺醇的给药剂量为每次0.25ml,年龄大于3岁则为每次0.5ml,每天两次,每次治疗时间为10分钟。

在选择常规基础治疗方式对实验组患儿进行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选择布地奈德,治疗方法和对照组一样。两组患儿均给予为期5天时间的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肺部喘鸣音显著减少或者消失则为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肺部喘鸣音减少则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未出现改变则为无效;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则为总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观察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96.8±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94.1±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哮喘是临床儿科中发生率较高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气促、喘息以及咳嗽等,哮喘急性发作则是指突然出现咳嗽、胸闷不适、气促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或者是在慢性发作的前提下,以上症状显著加剧,并伴有二氧化碳大量潴留或者低氧血症,临床中如果没能及时给药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则会导致病情显著加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

临床中在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雾化吸入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其特点主要为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轻以及起效速度快等[3]。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通过低压泵射流装置,将空气作为动力,患儿不需要吸气就能给药,是现阶段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方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则是将氧气当成动力,在患儿的呼吸下将药物输送到呼吸道。氧驱动雾化吸入能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缺氧现象。

总之,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佳显著,而且能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敖永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091-1092.

[2]王爱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J].中外医疗,2012,30:157+159.

[3]曾萍.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175-177.

[4]张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8,20:2616-2618.

论文作者:郭明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对比论文_郭明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