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在规培护士集中培训中的应用及体会论文_熊金妹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 熊金妹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在规培护士集中培训对培训内容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对86名2016级规培护士集中培训时采取分组讨论+激励制的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前后规培护士对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培护士培训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规培护士对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各维度应答正确率,以及培训效果评价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为规培护士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规培护士对培训内容专科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规培护士培训效果。

【关键词】分组讨论;规培护士;集中培训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医学院校护士毕业后上岗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整体素质后的关键。如何对新进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以较高的专业素质适应临床快速发展的需求,已是医院护理部工作的重中之重[1]。我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方向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两个方面着手,按照培训计划轮转各个科室。在两周的的集中培训时间内要求熟悉院内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相关知识;掌握轮转科室专业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处理原则;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康复指导等;掌握重症病员的预见性观察、抢救技能熟练等[2]。由于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多、时间较短,往往培训效果欠佳。2016年四川省颁布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培训方案》,要求各培训点培训出高素质的护士,为保障规范化护士培训工作顺利实施,我院集中所有护理师资共同商讨,对2016级规培护士集中培训期间采用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1.1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实施对象为2016级规培护士共计86人,均为应届毕业生,其中本科生21人,大专生65人;平均年龄22±1.32岁。

1.2培训师资共计29人,并通过护理师资培训和考核,主管护师18人,护师11人;本科学历17人,大专学历12人;平均年龄37±1.24岁。

2.方法

2.1分组:

2.1.1护理师资分组:培训前将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如规章制度职责、应急预案等,各组分别设立师资以及师资负责人,负责人负责本组师资培训内容的分配以及组织共同商讨培训方案,再根据培训内容申请培训时间,最后由护理部统筹规划。

2.1.2在集中培训期间,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每组10-11人,随机分组,共计8组;集中培训开始前,由主持者发出指令,组员们共同伸出右手,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组长,得票最高者为本小组组长;再用同样的方式选择出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共同负责组织本组所有组员共同商讨学习内容及老师安排的任务。

2.2激励制:

2.2.1规培护士的激励:培训时,培训老师与规培生进行互动,每组进行主动回答的方式;当天的培训师资负责人主持并计算每组得分情况。集中培训结束,根据每组得分情况以及表现情况给予奖励。

2.2.2培训师资的激励:集中培训结束,护理部向受培训规培护士发放《规范化护士培训效果评价表》,该评价表分为封闭式提问及开放式提问两个部分,其中封闭式提问方面将所有师资进行罗列,并从培训时间、互动效果、培训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开放式提问为“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及原因”、“你对培训方式的建议和意见”。通过效果评价表,护理部根据培训人员的打分情况评选出最佳师资,予以奖励。

3.效果

3.1通过分组讨论及激励制培训模式的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培训后考核平均成绩及比较,该模式实施后,平均成绩显著提升,见表一:

3.2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的实施前后满意度对比有了明显提升,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

4.评价

4.1调动规培护士的学习自主能动性 在培训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当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全组成员共同商讨,避免了以往培训中,被培训者害羞,不敢回答这样的互动“尴尬”场面,为了给团队增添荣誉,组长和副组长也起到调动大家积极性的作用,更能打破“冷场”的局面。

4.2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可以共同讨论,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共同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3]。

4.3培养学生的团队及沟通能力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生们要与组内同学共同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与其他小组共同探讨交流,这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今后两年的规培生活打下坚实的友谊基础。

4.4提升师资教学水平 通过新的学习模式的实施,培训师资在对学生进行培训前必须积极备课,掌握新的教学模式特点,并且通过培训后,将对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也促使各师资在培训过程中更加积极认真。

4.存在的问题

5.1学习时间及教学时间不足 培训内容较多,但教学大纲规定的集中培训时间有限,护理部根据各个学习内容的情况进行分配,但还是在部分内容上不能满足,这也是在今后工作中要予以改进的地方。

5.2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接触更多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师资应充分理解该教学特点,教学前充分备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帮助学生思考和记忆。

【参考文献】

[1]蔡敏,唐红兰,穆婧.规范化培训护士新型培训模式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211-212

[2]冯小燕,童学红,崔倩,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家兔颈部动静脉插管分组讨论教学的实施[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47-48

[3]擎玉明,唐玉,李晓蓉,等.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481-483

论文作者:熊金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在规培护士集中培训中的应用及体会论文_熊金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