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家校共育论文_李艳

建立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家校共育论文_李艳

李艳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新西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与家庭的密切联系沟通,只有不断的深化家校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及家庭的进步。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的与家庭进行联系、沟通,及时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家长通过与学校的联系,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各项情况以及学习的进度。由此可见家校沟通是双赢的,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对家庭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沟通平台;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43-01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的迅速,它也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网络沟通技术在教育中发挥了极大的帮助作用。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总是以电话交流或者上门进行家访的形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但是这几种沟通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并不能够详细的进行了解,而上门家访又过多的耗费了老师的时间等等。这些都是限制学校与家长进行深入了解的原因。而随着网络沟通的发展,是否可以将网络作为一个沟通的平台,以此来实现家校之间的沟通,是现如今许多教育人士正在进行的一项试验。

一、网络平台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在网络沟通平台中,相比传统的沟通方式,它所具有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同时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1]。随着现代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软件充实原本枯燥单调的内容,使其显得灵活生动。比如学校如果举办了演讲比赛的话,可以上传比赛时的照片,然后适当的运用一些软件,为这些照片添上漂亮的边框,再配上一些音乐,这样就会吸引观赏者的眼球,从而在观赏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在这一网络沟通平台上,学校还可以上传一些日常活动,包括日常的班级活动以及学校趣事,学校活动等等。事实上,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生活动态是十分关心的。因此借助网络沟通这一平台,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生活动态。比如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建立微信群进行沟通,平常的时候在群里分享一些自己家里教育孩子的经验。同时通过微信群,还可以将自己日常看到的一些内容进行分享。通过这一平台,家长还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有所了解。如果家里条件具备的话,家长可以适当的在自己空闲时间辅助一下学生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事实上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许多家长整日忙于工作,而疏忽了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关心自己,从而出现叛逆的情况。然而网络沟通平台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家长,使他们能够有渠道去了解孩子,从而更好的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和谐的环境。

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沟通

(一)建立工作邮箱

任何一位出色的教师,如果他想要完美的完成他的教育工作,那么势必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事实上,许多家长都来自于各个行业,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对于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十分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吸收家长的建议,从而对自己的工作做出一定的改进。因此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立工作邮箱,让家长对他们提出管理上的或者教育方面的意见,以此促进教师的教育工作的发展[2]。

(二)促进家校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家长群,在群中可以让家长互相沟通交流,从而在联系中改进双方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在面对疫情的情况下,全国的学校都是处于不开学的状态,此时更应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来督促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一方面,为了确保孩子在家中能够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教师可以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一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如果在孩子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一些难题,家长也不能够解决的话,就需要与老师进行沟通,及时的反映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黄河颂》,这样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去深入的了解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感情。然而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对背后的情感并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因此老师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授课。同时在这样一个漫长且艰难的时期中,家长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在微信群中老师可以给孩子的父母分享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确保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相比于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沟通平台,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家校沟通。尤其在这一疫情的背景之下,家校的沟通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家长和教师需要及时的分享彼此的信息,从而帮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尽管现如今信息化的沟通平台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一信息沟通平台一定会成为家校沟通的必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孙光荣.互联网家校共育,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J].甘肃教育,2019(6):34-34.

[2]王玉婵.“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让家校携手共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J].明日风尚,2018(21):350-350.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建立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家校共育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