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个理想的世界_哲学论文

哲学:一个理想的世界_哲学论文

哲学:一个理想的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理想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只有贴近生活才有生命力。然而哲学只有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去贴近生活才有生命力。哲学贴近生活的特殊方式就是反映生活的理想。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说,哲学不应消极地跟在时代后面对时代进行解释,而应站在时代的前列,表现时代的理想。哲学,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一、理想本质:哲学研究的首要对象

哲学在其发源地古希腊被称为“爱智之学”。在那时,人们追求智慧的一切成果都被包罗在哲学之中。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各个具体方面的认识成果便被积淀、凝聚为一门门具体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而,人们爱智的欲求是永无止境的。哲学并不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独立而消亡,而是进一步探求具体科学背后的根据和原因。于是,哲学便从包罗万象的认识演变为对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的认识。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现象背后的稳定深刻的东西,是事物多种属性中起决定作用的、使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东西。然而,由于人们考察本质的着眼点不同,他们所理解的本质也有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之分。大致说来,现实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所决定的事物在现存状态下的本质,而理想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所决定的事物在未来状态下的本质;现实本质是由个别事物所具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个体本质,而理想本质是由同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类本质;现实本质是由事物的内外矛盾的决定的事物的相对的、可变的本质,而理想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绝对的、不变的本质;现实本质是由事物的各种内外矛盾所共同决定的事实性本质,而理想本质是由事物的客观特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价值本质。事物的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是互相区别的,然而又是紧密相联的。从静态上说,事物的现实本质是以不纯粹的、相对的形式表现着纯粹的、绝对的理想本质;而从动态上说,事物的现实本质又在不断地向着理想本质趋近,然而又不能完全达到理想本质。

哲学作为对世界共同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应该既探索事物的现实本质,又探索事物的理想本质。然而比较起来,在事物的现存状态下的本质与未来状态下的本质之间,哲学更倾向于通过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其在未来状态下的本质;在事物的个体本质与类本质之间,哲学更倾向于探索同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本质即类本质;在事物的相对的、可变的本质与绝对的、不变的本质之间,哲学更倾向于寻根究底,通过事物的相对的、可变的本质来不断寻求其绝对的、不变的本质;在事物的事实性本质与价值性本质之间,哲学更倾向于探寻事物的价值性本质,以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为人的生活提供终极意义。可见,在事物的现实本质与理想本质之间,哲学更倾向于探索事物的理想本质。在哲学史上,柏拉图的“理念”、斯宾诺莎的“实体”、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等,典型地表现了哲学家们对理想本质的共同探求和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理解了现实本质与理想本质的关系,要求把对理想本质的探索与对现实本质的探索结合起来。然而它对感性经验的扬弃和对理性规律的探索,对现存状态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马克思那里,理想本质基于现实本质而又高于现实本质。可见,与对现实本质的探索相比较,对理想本质的探索更能体现出哲学的特点,更能表现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今天,我们要发展哲学,一方面固然要着眼现实问题,然而另一方面更要致力于揭示事物的理想本质。虽然如上所说,事物的现实本质只能无限地接近而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事物的理想本质。然而如果没有理想本质作为现实事物发展的绝对原则和终极目标,我们也就不可能促进现实事物的不断发展。

二、理想方法:哲学探索的基本方法

伴随着哲学对象的演变,哲学方法也在变化。在哲学包罗万象的年代里,哲学方法主要是直观和猜测。当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形成时,早期哲学所特有的直观、猜测的方法便日益衰退,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开始萌芽;然而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分离出去时,科学所特有的实证的、经验的方法也离哲学而去。于是,理想方法便成了哲学探索的基本方法。

理想方法(或称理想化方法),也就是逻辑方法。哲学探索之所以采用理想方法,乃是因为哲学所要研究的是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是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来加以把握和用实验的方法来加以探索的。观察、实验等经验性、实证性的方法只适用于认识个别的东西而不适用于认识一般的东西。同样,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也不是用直观、猜测的方法所能认识的。直观、猜测的方法虽然有时也能触及到本质和规律,但却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可见,只有用理想的方法,逻辑的方法,从个别的、表面的东西中剥离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才能抓住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特别是抓住事物的理想本质。

在哲学史上,存在着经验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主义方法论的分野和对立。经验主义方法论就是对事物个别的、感性的性质进行归纳、综合,从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与此相反,理性主义方法论则是从某种一般的公理、原理、原则出发,演绎、推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般来说,经验主义哲学家偏重于从事物的现有特性中归纳、概括出事物的现实本质,而理性主义哲学家则偏重于从一般的公理、原理出发演绎、推论出事物的理想本质。然而只要是对本质的探索,不论是对现实本质的探索还是对理想本质的探索,就都离不开理想方法。区别只是在于理想化的程度有高有低,理想化的途径有所不同。因此,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种方法论虽然各有优劣,但总起来说,它们都是属于逻辑方法即理想方法。经验主义方法论主张从个别事物的感性经验中归纳、概括出一般的、普遍的经验。这就需要在思维中暂时割断事物之间的复杂的相互联系,抛弃感性经验中的个别的、易变的、相对的、偶然的东西,而抓住一般的、不变的、绝对的、必然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理想化过程。理性主义方法论则把某种一般的、不变的、绝对的、必然的原则理解为世界的本质,现实事物虽然都是这些原则的体现,然而又都是不完全的、相对的体现。因而一般原则是理想的,而现实事物则是理想的不完全的实现和表现,事物的发展就是向理想原则的不断趋近。可见,理性主义方法论更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当然,经验主义方法论与理想主义方法论是两种对立的方法论。然而它们之间的对立不是表现在要不要理想方法这个问题上,而是表现在对理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经验主义把理想化作哲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理性主义方法论则把理想化作为哲学活动的前提和起点。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之间的对立和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主张理想化既是哲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又是哲学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正是前提和结果,过程和起点之间的循环往复,才使理想化的层次越来越高,不断地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现实本质深入到事物的理想本质。明确了哲学的基本方法是理想化方法,我们就要反对哲学研究中的实证化甚至庸俗化倾向,使哲学按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为现实提供指导和服务。

三、理想王国:哲学活动的根本目标

哲学虽然被称为“爱智之学”,然而人们从事哲学活动,并不仅仅是出于爱智的需要,而更主要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自有哲学以来,哲学家们总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的希冀和憧憬。柏拉图从他的“理念论”出发,构筑了他的《理想国》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和《伦理学》中,论证了他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表达了神学家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动图景。接着,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和法国唯物主义者,都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了猛烈的抨击,主张建立以“理性”为最高准则,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理想社会。其后,康德不仅论述了以自由、平等、独立为基本原则的理想社会,而且主张把这些原则推广应用于国际关系,建立“永久和平”的理想世界。黑格尔把社会、国家看成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当然,在黑格尔那里,理想社会与其说是一个静止的目标,不如说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虽然这些哲学家们所表达的这些社会理想往往陷于空想,然而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如果人们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力求取得不可能的东西,人类就不会获得可能的东西了。

如果说任何哲学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和向往,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更是如此。而且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无产阶级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因而它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比历史上任何哲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都更为远大;又由于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历史观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它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比历史上任何哲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更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对现存世界的辩护和解释为己任,而是以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改造为己任,通过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改造来实现理想世界。马克思一方面从现实性上把社会定义为“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从理想性上把人类早期的自然性社会和中期的私人性社会称为“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认为只有摆脱了自然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私人性的阶级剥削关系,建立了完整的社会性关系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完整的社会性关系包括社会化大生产、以社会所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关系和以社会化管理为功能的政治关系。这样的社会性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提供指导,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事哲学活动的根本目标。

今天我们从事哲学活动,固然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实际,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我们也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离开了对理想目标的追求,现实问题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

四、理想人格:哲学思考的终极意义

人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理想的存在物,一方面需要并且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更需要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认识,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寻求,就成了人的终极关怀。哲学作为“爱智之学”,固然要思考外部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方法,但是更要思考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究竟为了什么,这种认识和改造对于主体的生存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可见,哲学所爱所求之“智”,更主要地表现为生存智慧,即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为自身的安身立命寻找最终的依据。我们知道,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总是和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的。要说明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即理想的人生,就必须要说明什么样的人格才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即理想的人格。因此,对人的存在和本质的思考,就构成了哲学的重要内容和最高价值。早在哲学产生的初期,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中就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司之谜”,也象征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探索。自此以后,人,就一直是哲学所探索的对象。从普鲁太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康德的“人是目的”,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到黑格尔的“人是历史的动物”,从皮科的“人是本性不定的生物”到尼采的“人是一个试验”,从帕斯卡尔的“人是思想的芦苇”到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无不体现着哲学家们对于“人之谜”的思索和解答。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更加重视对“人之谜”的思索和解答,更加重视对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探索和追求。儒家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人格立场,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都表现出中国古代哲人对于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思考和理解。可以看出,哲学家们对于“人之谜”的思索和解答,并不是仅仅列举人的外部特征,而更致力于揭示人的内在本质,说明什么样的人生者符合人的本质的,即理想人格,并且进而据此说明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符合人的本质的理想人生。虽然不同的哲学对于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具体理解是不同的,然而对于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追求和探索是相同的。

哲学不仅以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为思考的对象,而且本身还是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一种类型、一种模式。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它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够思考自己的人格和人生。正是对于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寻根究底式的思考,才是哲学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哲学存在的终极意义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说,进行哲学思考是建构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重要条件。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进行专门的哲学研究。然而思考不等于研究。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引导全体公民逐步提高思想修养和哲学素养,增加理性的思考,减少盲目的冲动;扩大精神上的追求,节制物质上的享受;使自己的人格和人生成为自觉的人格和人生,并进而成为理想的人格和人生。

哲学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在当今强调现实利益的世俗化潮流中,保持哲学作为理想世界的特点,可以对世俗化潮流的偏狭性和局限性发挥其批判功能和解毒功能。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应该常青。从理想的角度看正好相反,生活是灰色的,因为生活中总有高尚和卑下、先进和落后、光明和黑暗、新生和死亡;然而理论之树应该常青,哲学之树应该常青,因为哲学抓住了生活的本质,揭示了生活的理想,把人们不断地引向高尚、先进、光明和新生。

标签:;  ;  ;  ;  ;  ;  ;  ;  

哲学:一个理想的世界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