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可兑换过程及其现实意义_外汇论文

人民币可兑换过程及其现实意义_外汇论文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及其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意义论文,进程论文,人民币论文,自由兑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促使我国于1996年底提前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为早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创造条件,从而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人民币 自由兑换 经常项目

货币可兑换性是指一种货币兑换别种货币或支付手段的能力。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实际包含三个阶段,即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是指对经常项目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保留部分限制的兑换,而经常项目可兑换则是指经常项目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无限制的兑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对经常项目可兑换涵义的规定,一国在实行货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时,不得对国际间经常性往来的对外支付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不得实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应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也就是说,对经常项目下的用汇,只要有真正的交易凭证,就可以到银行购汇支付。资本项目可兑换则指资本流进和流出的汇兑均无限制的兑换。货币自由兑换是指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都实现了可兑换。因此,货币自由兑换乃是货币可兑换的最高层次,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与否也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外汇体制的历史沿革

从1953年到1978年,我国是实行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外汇收支两条线,统收统支,以收定支;一切外汇收入都须卖给国家,需用外汇则由国家集中分配。人民币汇率由国家统一规定,外汇资金和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管理和经营。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到1993年底,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已进行了多方面改革,这主要反映在三方面:1.改革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办法。从1979年起,外汇除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同时,国家推行外汇留成办法,并逐渐扩大外汇留成比例和额度。2.建立外汇调剂中心和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对部分外汇进行市场调节。由于实行外汇留成制后,相应产生了调剂外汇余缺的需要,因而从1980年起,国家开始开办外汇调剂业务,陆续在一些大城市建立外汇调剂中心以及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外汇调剂价格根据外汇供求状况,由买卖双方议定。3.改变了一定几年的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1991年4月9日起,国家改变过去阶段性大幅度调整人民币官方汇率的做法,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机制,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适时灵活的调整,从而避免了人民币汇率的大起大伏。

由于留成外汇作为一种用汇权力,主要以额度形式表现,企业每用一笔留成外汇,都得层层报批,手续繁琐;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使人民币汇率形成双轨;调剂市场地区分割,影响外汇资金的跨地区流通。鉴于上述弊端,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中指出:“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4年是我国外汇体制实行重大改革的一年,也是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的一年。通过汇率并轨,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我国实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国家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指令性计划和外汇留成制度,对中资企业经常性外汇,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对中资企业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非贸易经营性用汇的计划审批。除了(1 )为保持对外商投资企业政策的连续性,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保留外汇,并可通过外汇调剂中心买卖外汇;(2)中资企业的一些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如出国培训、举办展览、 境外机构经费等用汇须经审批到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3 )国内居民因私需用外汇,供汇标准较低,供汇范围较窄之外,大部分国际经常性外汇支付和资金转移可直接凭有效票据和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没有限制,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1996年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实施重大举措的又一重要年份,国家宣布,到1996年底,我国将提前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随着两年多来的外汇体制改革实践,已越来越表明,改革的路子是对头的,措施是得力的,继续深化改革也是必要的。1996年年初,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96年5月13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公布了“境内居民因私兑换外汇办法”;1996年6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并自7月1日起实行。在加速推进我国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其重大措施之一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这一举措意义深远。首先,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有利于消除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主要障碍;其次,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发育和完善,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塑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国际形象,以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根据规定,外国投资企业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和售汇,也可以继续通过外汇调剂中心买卖外汇;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用于经常项目收支的外汇结算帐户和用于资本项目收支的外汇专用帐户;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实投资本和经常项目外汇资金周转需要,确定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下外汇收入可保留的外汇最高金额。与此同时,国家提高了居民个人因私用汇的供汇标准,扩大了供汇范围,并对超标准和超范围的用汇经外汇管理局审核其真实性后予以供汇;居民个人外汇户存款允许汇往境外,居民外钞户存款可以提取现钞,或凭有效证件经审核其真实性后汇出境外。另外,国家还准备在年内取消尚存的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限制,从而完全实现人民币的经常项目可兑换。

二、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意义

1.实现货币可兑换乃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实现了货币的可兑换,一些最发达国家且均已实现了货币的自由兑换。相对来说,国家越发达,开放程度越高,则货币可自由兑换的程度也越高。

2.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将加速各国货币可兑换的进程。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的必然结果便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融合的不断加深,而作为其交往媒介的货币也必将逐渐国际化。这一国际化的趋势不外乎朝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融合为一种共同的国际货币,如将成为现实的欧元;其二是发展为自由兑换货币,象美元、日元、德国马克、英镑、法国法朗等等。目前,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1 )世界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贸易额的增长率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2)国际资金流动量增长迅猛,据估计, 目前每天有相当于一万亿美元的游资在全球外汇市场流动;(3 )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全世界每年对外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4 )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及其他区域性经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等等的涌现和发展,都要求放松管制,减少贸易和汇兑限制。

3.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是我国推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现外汇体制改革长远目标,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实现人民币可兑换:(1)将有助于保持汇率的合理化。 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加入银行结售汇,将给国内的所有企业以平等的待遇买卖外汇,有助于全面反映外汇市场供求,从而保证达到合理的汇率水平。(2 )将有助于大经贸战略的实施。建立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不仅是物资的国际交换,更是生产要素的全面交流;人民币可兑换不仅将有助于商品劳务的广泛国际交流,也同样有利于国际技术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3 )将可在几个层面上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主要表现在:将密切人民币与外币的联系,改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有效调控;将促进人民币资金市场建设,有助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和利率的市场化;将促进对外经贸的进一步扩大,促进国际收支的积极平衡;将促进国内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而作出灵敏反映,如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要随时购得外汇用于进口生产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并及时将产品行销国际市场;(4 )有利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促进对外开放,人民币可兑换将使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符合国际惯例,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的基本要求,从而减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世界性组织的障碍。

4.实行人民币可兑换也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和金融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放宽外汇管制。(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迅猛,年均增长在16%以上,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经济增长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增长;(2 )外商对华投资迅速扩大,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截至1995年底已达1331.57亿美元;(3)在我国境内的外资营业机构截至1995年底已达142家,总资产近200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代办处已达519家;(4 )我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已达500多家, 我国对外直接和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5 )我国对非居民和在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已多年。

三、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行性

在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不久,我们能否很快就接着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目前和今后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我国仍需对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继续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即加以必要的管制。依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六条第三款,其成员国在不妨碍日常交易的支付和不拖延债务资金支付的前提下,可对国际资本的转移采取必要的管制。根据国际经验,从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至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一般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即使象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其所花费的时间也在20年以上。

之所以要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继续实行必要的管制,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有待发展和完善,宏观调控与微观企业机制尚不健全,国际竞争力较弱,国际收支状况还不很稳定,为保障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国内市场的稳定,防止资本流进流出的大起大伏对国内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冲击,对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实行必要的管制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对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的限制呢?根据国际经验,货币可兑换程度是与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的。经济实力越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则货币可兑换程度相应也越高。一般来说, 实现货币自由兑换需具备以下条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低于7%);合理的利率;较平衡的进出口贸易;一批成熟的国内投资者;发达的资金市场,市场透明度高,信息充分;价格扭曲程度低;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较完善;宏观调控能力强,微观企业机制灵活;法律健全和有效等等,一旦上述条件成熟,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便可水到渠成。

一般认为,实现货币可兑换将可能对国内经济稳定产生冲击,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影响:汇率波动、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替代及资金外逃,以及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汇率波动影响在当今世界的浮动汇率制下要比在过去的固定汇率制下严重得多。目前国际外汇市场风云多变,汇率变动更是大起大伏,尤其是1995年的墨西哥风潮、美元汇率暴跌等,令人心有余悸。可见,汇率波动给一国货币币值和经济稳定带来的风险是相当大的,而如何采取强有力措施来防止外汇风险,则是实行货币可兑换的重要课题。在货币自由兑换条件下,对防范汇率风险的主要措施之一便是通过外汇市场的运作,即通过买卖外汇,平衡市场供求来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这就相应要求保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国际收支的失衡对一国经济和货币汇率稳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国际收支逆差将直接减少外汇储备,降低对这个国家经济状况和货币的信心,甚至引起货币对外贬值。在货币自由兑换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受到两方面的考验,一是进出口贸易收支,二是资本流出入。由于货币可兑换进程是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相联系的,它将意味着不能再靠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这就大大增加了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在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未能有效提高之前,进出口贸易收支将面临相当的压力;而在一些必备的金融环境不具备的条件下,则资本流出入的压力更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严重的金融压抑条件下推行货币可兑换,往往加速了资本的外流。结果是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所以,对这一危险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货币替代及资金外逃也是在实行货币可兑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课题。所谓货币替代,是指经济实体在一定的利率、汇率、税率及价格差异等条件下,因追求资本安全和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对某种货币的躲避行为。对处于实行货币可兑换进程中的国家来说,主要危险来自对其本币的躲避行为。在发达国家,货币替代的发生主要是投资者为规避外汇风险,实行投资多元化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而在发展中国家,货币替代则多表现为国内经济主体为躲避国内各种经济风险,对本币信心不足而采取的替换本币、持有外币的躲避行为。例如,在许多拉美国家,国内本币被替换的程度已相当高,若按外币存量占本国货币总量(包括本币和外币存量之和)的比例来看,90年代初,乌拉圭为83%,玻利维亚为77.5%,秘鲁为50%。资金外逃是发展中国家的另一个潜在的问题。发生资金外逃主要是为了躲避国内政治风险,也包括一部分非正当所得之财产的非法转移。如果说,发生货币替代后的外币通常还以资金形式滞留国内的话,发生资金外逃的财产则对逃离国来说是一种真正的损失。当然,无论是资金替换还是资金外逃,都将可能给国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相当的危害。例如,墨西哥1994年发生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40天内撤走外资110亿美元;年末发生金融危机, 从墨西哥流出的资金达数百亿美元,约占墨西哥证券市场资金的一大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国际经验,在推行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防范。

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也是开放经济尤其是货币自由兑换国家难以回避的现实。当今世界,各地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股市暴涨暴跌,既极大地增加了世界范围的虚拟资本量,又大大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汇率、利率波动与各国政府和央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更加使得通货膨胀国际传递显性化。例如,1995年初,墨西哥政府为挽救其金融危机,稳定本币比索汇率而大量抛售美元,结果直接引致美元汇率下浮。此外,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巨额游资充斥,国际短期资本的投机性进一步增强,国际游资对各开放国家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日显突出,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产生就是一个突出例子。总之,对我国来说,恐怕危害最大、最需防范的便是国际游资的投机冲击。有鉴于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和制定有效对策,防止大量国际游资的暴进暴出,从而避免这些游资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国内经济稳定造成较大冲击。

标签:;  ;  ;  ;  ;  ;  ;  ;  ;  ;  ;  ;  ;  ;  ;  

人民币可兑换过程及其现实意义_外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