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朱新和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朱新和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长,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这就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建筑工程内部,随时都有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所以提高建筑工程中危机管理意识能很好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对建筑公司的损失和居民人身财产的损失,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在建筑工程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查找,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以及提高危机管理意识的措施,希望对建筑公司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运用

引言:危机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不恰当发生各种工程风险。如果发生工程风险不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公司的施工成本,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对危机管理意思格外重视。危机管理意识科学的定义是通过建筑施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对建筑工程通过科学的检测、预警、处理等方式减少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所以研究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控制工程危机的发生,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危机的问题。通过科学、专业的危机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方式工程风险的发生。

1 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

1.1施工过程中安全漏洞比较多,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施工过程中安全漏洞比较多,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的安全隐患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首先要控制管理的内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做得不到位,就会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发生严重的安全危机问题。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工种比较多,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工、施工人员、高空施工人员、等等这些工种施工的内容存在安全隐患比较大,如果不对这些施工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就会给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安全监督力度比较薄弱,就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不能掌握危险地带,再加上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不足,给建筑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危机问题。

1.2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意思比较差,管理机制不完善

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意思比较差,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建筑公司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危机问题之一。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大多数人员,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对现场施工安全和建筑工程质量没有很高的认识,在施工过程中,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安全危险肯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又不是经常不遵守安全施工规定,建筑工程这么大,我这边出现点小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正是因为在建筑施工中,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抱着这种侥幸、投机取巧想法,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相关的工程管理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甚至很多施工人员对有没有管理机制都不知道。很难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危机工程在施工现场频繁发生[1]。

2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强化危机管理制度,从严明的制度中体现危机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危机管理制度,让施工人员明确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虽然建筑工程施工地点比较分散,不能集中管理,但是通过科学、合理、严格的施工安全和施工管理制度。把危机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才能让施工人员减少侥幸的心理思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强化危机管理制度,从严明的制度中体现危机意识,保证每个施工环节和责任人都行动起来,才能调动施工现场管理的积极性,从而避免存在侥幸心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是施工现场配置合理的施工资源,增加各个工种之间交流和沟通,才能合理的使用施工现场的资源,减少不同工种之间因为资源利用不均,发生矛盾,提高施工效率[2]。

2.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危机的发生

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很好的减少危机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也要适当引进高新技术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但能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还能把现场施工情况及时的反馈到管理者手中,为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从根本上减少危机的发生。通过红外线探测技术把施工机械内部的情况反映到计算机平台上,能对建筑施工现场机械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对手机图像和数据的分析,方便施工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能让现场监控人员对施工现场存心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把危机事故控制在萌芽当中,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但能建设危机的发生,而且能提高施工现场机械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3]。

2.3设置危机应急机制,从危机初始阶段减少损害

设置危机应急机制,能有效防止危机初级阶段造成的伤害。虽然目前很多的建筑企业都在倡导危机管理意识,同时也要在企业内部大力普及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能理解明白危机管理意识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上也要加大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熟练的掌握的应用相关的施工技术,同时每完成一项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以此来减少建筑工程危机风险的产生。还要完善危机应急机制,不管如何的防止危机的产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危机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危机应急机制,当危机发生时能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完善的危机应急机制要包括应急逃生逃生机制、材料应急处理机制、质量加强机制、现场救助机制等等当危机发生时要第一时间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然后要把影响和损失控制到最低。

2.4完善危机监督机制,从危机控制和处理上严加管理

要想提高危机管理意识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要完善危机监督机制,从危机控制和及时处理危机上进行严加管理,完善的危机监督机制,不但能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危机管理监督力度,而且还能对现场危机管理疏松或者从此的施工管理漏洞进行及时的的完善,所以要想完善危机监督机制,就需要调动现场所有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以便危机监督机制能对整个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和管理[4]。在建筑施工现场要建立专门的危机监督小组,在施工现场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一定要奥认真履行危机监督的责任,一现场存在的危机问题要做到认真负责。当施工现场发生危机时要第一时间沟通和协调通过应急处理方式进行合理的解决,在处理危机的过程重要坚持施工人工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现场危机管理配合好的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最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疏忽职守的人员进行严重的惩罚,以此来调动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施工管理中,要想减少一系列的危机风险,给就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通过对危机管理意识的分析,发现危机管理意识不但能减少施工现场管理的风险损失,而且能起到一定的控制和预防的能力,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优化管理,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我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进体.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05+408.

[2]于保华. 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门窗,2015,06:170-171.

[3]林结锋. 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07:162-163.

[4]李文明.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 建材与装饰,2015,49:198-199.

论文作者:朱新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朱新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