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是“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_学会生存论文

跨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是“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_学会生存论文

跨世纪教育的一个共同主题——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世纪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展望跨世纪的教育,不论全球的,还是西方的,或是东方和中国的,都面临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帮助年轻一代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

一、“生存”与“关心”--共同的主题

要了解“生存”与“关心”如何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就须考察其产生背景,包括全球、西方、我国三个视角的背景。

首先来看全球背景。早在本世纪70年代初,国际教育舆论界就认为:全球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决定着每个人都非“学会生存”不可。正面影响如科技知识爆炸性增长、现代化生产结构激剧变换、劳动力市场频繁波动,致使每个人都面临终生学习以应付生存的挑战。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严遭破坏、能源近于枯竭、核毁灭朝夕莫测、南北贫富日益悬殊、社会分化明显加剧,加之人口超经济增长,这一切,严重地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因此“学会生存”成了性命攸关的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编著并出版了它的具有全球反响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该书的基本设想是:通过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实施终生教育,以使每个人有机会“终生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获得生存技能,并“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作为各种角色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即获得个性充分发展,此即“学会生存”的含义。①至此(1972年),“学会生存”的概念明确提了出来。

可是此后发现,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和终生教育以及终生学习,是一远非能一举实现的巨大工程,尤为重要的是,在“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和“人的日臻完善”内涵中,仅有生存技能和个性发展,而未包括关心社会和全球的品质的内容,只是强调消极地适应生存环境,而非积极地关心生存环境的改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显然既不足以使每个人摆脱生存危机,更不足以使整个“地球村”免于毁灭。正是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底在我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上,把会议报告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关心什么?概括起来就是: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主题词是“关心”。这样,继70年代初提出“学会生存”之后,到80、90年代之交又并列以“学会关心”。

如果把视线从全球性背景移向西方各国的局部性背景,便会发现,当前西方教育界面临一个特殊危机,就是被个人利己主义冲击得一筹莫展。例如美国一教改报告披露说:“二次大战以来膨胀的个人主义传统变得越来越强,而个人(处)在社会中的这一传统越来越弱,失去了内聚的共性意识”。②又说:“今天的学生被人称为‘自我的一代’,只顾及个人的目的……追求个人私利,放弃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诱惑也在侵袭着他们”。③日本《产经新闻》署名文章借题评论道:“个人主义正在起消极作用,它使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变得日益淡薄”。④英国新近出版的《富裕带来的麻烦》一书,把西方社会一切弊端的“罪魁祸首”归结为“竞争性的个人主义”,认为这种个人主义与“越来越私有化的制度”一起,促使朝着充满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重的分歧的方向发展。⑤“关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们则感慨万分地指出:“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已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恢复具有早期特征的关心价值观已势在必需”。⑥面对以上个人利己主义无情冲击的严峻背景,西方各国不得不采取一种异乎寻常的教育导向,即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倡关心价值观。例如美国一教改报告强调:“对共性的主张必须予以充分肯定。所谓共性,我们是指……帮助学生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发展一种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发现作为个人的他们如何能够为他们自己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大社会做出贡献”。⑦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戴维·哈格里夫斯发表教改意见说:“所有学校都应该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社会粘合剂”。⑧英国主管部门早已推出《英国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方案》,并据此编了一部名曰《学会关心》的教师参考书,旨在加强“关心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自70年代初以来至今,在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的正负面影响下,首先产生了“学会生存”概念,随后出现了“学会关心”概念,而在西方各国的个人利己主义冲击下,继而补充进了一种教育导向,即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倡关心价值观,这样,“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就被公认为全球和西方21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

那末这个主题是否也适用于我们中国呢?同样适用。事实是:上述全球背景中提到的一些制约因素,即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在我国同样存在;上述西方背景中提到的个人利己主义冲击,我国也同样存在--其原因之一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子的加大,西方利己主义价值观也涌进了国门。此外,我国还有若干特殊背景,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同步改革,市场竞争原则制约着每个人的生存竞争,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渗透进了道德意识领域,从而冲击着人们的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其他非公有制为补充,加之我们还实行“一国两制”,这就必然加剧两种所有制、两种社会制度以及每个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其中的非公有制和非社会主义制度部分也必然成为产生个人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土壤,从而冲击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可见,“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同样是我国21世纪教育面临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表明,在如何理解“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这个问题上,存在“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论。在西方,多从个人本位的角度理解“学会生存”,而我们,则应从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三者结合的角度理解之,就是说,我们应把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同时,我们也应从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三者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学会关心”,就是说,我们应把关心自我、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民族、关心国家、关心人类联系起来考虑。并且我们还应看到:唯有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并把“学会生存”建立在“学会关心”的导向基础上,协调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建立三位一体的价值观理论体系,才能借以实际解决21世纪面临的共同主题。而在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建成之前,完全有必要借鉴东方文化传统中的关心价值观,甚至共产党人坚持的无私奉献观。

二、东方传统的关心价值观和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观

令我们东方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是,当全球和西方人探寻如何培养关心价值、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之时,他们悟到了东方关心价值观的可贵。例如有人既满怀伤感又充满信心地指出:“许多民族文化本身就有提倡关心的价值观……包括关心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土地。由于我们缺乏关心和尊重,这些优良的民族传统已丧失了许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包括使人类在21世纪变得更加关心的有关问题”。⑨并且还发人深思地忠告道:“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这是很宝贵的,希望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抛弃它们”。⑩

是的,作为东方和中国人的我们,应诚恳地接受这种忠告,应高度珍惜和努力发扬我国传统中的关心价值观,并设法把它推广至西方和全球,从而为人类作出贡献。那末我们有哪些值得自身发扬并推广至世界的关心价值观呢?若欲准确而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尚须做一番深究和总结工作。这里笔者只能挂一漏万地略举几例:在关心民族、国家、民众大事方面,有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类的传统价值观;在人际相互关心方面,有诸如孝敬父母、尊长爱幼、和睦相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之类的传统价值观;在除恶从善方面,有诸如见义勇为、与人为善以及“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之类的传统价值观;在选择、改造和优化生态、社会、人际环境方面,有诸如“人杰地灵”、“天时地利人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靠天吃饭,又人定胜天”之类的传统价值观,等等。所有这些文化珍品都完全符合今天全球和西方提倡关心价值观、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导向。如果全球和西方愿意接受这些珍品并付诸实践,也许会在一定限度内取得可观的成效。

至于东方社会主义世界的根本价值观,如集体主义,如前苏联共产党人提倡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则是更高一筹的无私奉献价值观,它们建立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之上,坚信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身,因而能把个人、集体、民族、国家、人类的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能保证以博大的胸怀和全局观点去处理身旁及全球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因此可以断言,要解决当今和未来的全球问题以及西方世界的个人利己主义冲击问题,最理想的途径是借助东方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价值观。不过当全球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尚未解决社会制度本身这一首要问题之前,自然无从谈及借助东方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价值观。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症结的消除,有待更为长远的未来,无法要求“一步到位”。

所以相比之下,作为东方代表(不论在地理位置还是社会制度上)的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天独厚,既扎根于东方文化传统的关心价值观,又一直在实践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价值观,关键还在于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条件和牢靠基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众多西方进步人士的言行相反,某些不识时务的西方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甚至教育学者,竟然逆时代潮流而动,诋毁我国传统的关心价值观,尤其仇视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价值观;似乎唯有他们奉行的个人利己主义乃至极端个人主义才是人道的、合乎人性的、尊重个性的;并想方设法向我们的人民和青少年渗透、灌输这种陈腐过时的价值观。这是值得我们警惕、提防和抵制的。

总之,作为东方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值得自豪的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它们已引起全球和西方的智士仁人们的兴趣、赞赏、研究、借鉴,以使人们在“学会生存”的同时,不忘“学会关心”,当然逆潮流而动的诋毁者也不乏其人。但问题在于我国自身把这些瑰宝“已丧失了许多”,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为了适应全球下个世纪的进步潮流--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我们有必要继承、发扬并发展我们的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研究新问题,探寻新对策,进而创立“生存”与“关心”和谐结合的完整理论体系,为解决中国、东方、西方和全球21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作出我们的贡献。

实际上与此相关的行动已在我国开始起步:为了解决全球人口、环境、发展问题而作出我们的贡献,我国政府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际环境与发展会议上,1994年又在北京“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会议上对解决这个问题作了承诺并采取了实际措施,受到了国际舆论界的好评。今后应进一步从教育的角度,在我国人民和青少年中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全球环境与发展教育,把我们的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扩展至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领域,让其在该领域也生根、开花、结果。

以此为例推而广之,为解决21世纪全球教育共同主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尤其是广大第一线教师,都要作出各自的贡献。这里,第一线教师起着无可取代的巨大作用。鉴于此,有必要着重考察中国未来教师应承担的职责及对他们的素质要求。

三、21世纪中国教师的职责和素质

预测未来须出发于现实。我国的现实就已证明: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学生及其家长第一位考虑的便是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前途问题,有无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能力问题。在此情况下,不教会每个学生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技能,则学生个人及其家长都是不会答应的。教师的使命在于,在教会学生以生存与发展技能的同时,必须予以正确导向,即:(1)把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跟他人、集体、社会、民族、国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2)把关心自我跟关心他人、集体、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并为之无私奉献挂起钩来;(3)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而所谓素质,既包括生存与发展技能,也包括关心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可见,21世纪中国教师的职责,仍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教书又育人,只不过那时的教书育人要突出如下内容:既教学生生存知识和发展技能,又育学生关心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那末,为了履行上述职责,21世纪中国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依笔者看,概括地说,起码应具备如下几点:

第一,教师本人应首先自己既具备生存和发展本领,又具备关心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道理很简单,教师不是处在世外桃园,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应有一种透辟的辩证观,即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跟关心和奉献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辩证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己的功利目标上。

第二,教师应当有一颗明智的爱生之心。“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更是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的主题。它是教师的关心价值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载体之一。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爱得明智,即要爱在点子上--把爱最终落实在既教会学生生存、发展,又教会学生关心、奉献。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双重功底。当前难于做到这点,21世纪则完全有可能达此目标。其中,自然科学技术更利于学生学会生存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则更利于学生获得关心品质。而两者的结合,则既利于学会生存,又利于学会关心。所以对未来中国教师来说,具备双重功底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教师必须是既能胜任教学。又能胜任科研的复合型人才。这里所谓胜任教学,乃是胜任21世纪所要求的教学,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即他区别于传统教师,既会教书又会育人--教“学会生存”之书,育“学会关心”之人。与此同时,他还必须是胜任科研的人才,其科研对象有二:一是研究既教书又育人的辩证规律和其他教育规律,二是研究他所教课程所涉科学领域的课题。而上述教学人才与科研人才兼为一身,便成为教育领域的实践型学者或学者型教师。这种复合型人才在21世纪之前为数不多,而在21世纪之后将成为普遍现象。所以从现在起,就应把培养复合型人才当作师资培训工作的着眼点。

第五,教师必须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这是因为,21世纪的教育必将朝着终生教育的方向发展:教育将不限于传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还将同时伴随以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在此背景下,专职教师的界限将日益淡化,教师若非一专多能,他就无法临机应变地既能从事正规教育,又能从事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甚至从教师职业向其他职业转换。这就意味着,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的自我教育将伴随教师终生,并不断扩充“一专多能”的内涵和外延。

第六,教师必须是放眼世界的人才。这是因为,21世纪的教育负有使命解决诸如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之类的全球性主题,这就决定了21世纪的教育将是既民族化、又国际化的教育,此种背景下的教师应有能力既把本民族的优秀成果传播给国际教育界,又把国际教育界的可取成果引进本民族中来;不仅如此,21世纪的教育还必将是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摩擦、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国际阶级斗争意识和本领,从而创立、完善、捍卫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使之在世界多元教育之林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放眼世界”的内涵之一。

以上就是21世纪中国教师应履行的职责及其应具备的起码素质。

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有必要说明如下几点:

(1)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成为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全球教育共同主题具有其必然性,各国都将按此主题筹划各自的教育。

(2)但鉴于各国社会制度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因而各国在解决这个共同主题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做法,其成效也会程度不一。

(3)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应把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跟集体、社会、民族、国家、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理解和实施;我们也应把每个人的自我关心,跟对集体、社会、民族、国家、全人类的关心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还应视“学会关心”为“学会生存”的前提条件,以此把“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我们可以发扬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关心价值观传统,尤其可以发挥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无私奉献精神的威力。

第五,我们按前面所列的教师职责及其素质培养出来的师资队伍,将能完全适应未来时代全球教育主题的需要。

总之,展望21世纪,我们定能在解决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这个共同主题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注释:

①见《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②见《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③同上,第257页。

④见日本《产经新闻》1994年3月23日至25日连载文章《“恐怖公寓”之背后》。

⑤见英国《独立报》1994年5月19日报道。

⑥⑨见《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载《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第73-76页。

⑦同②,第65-66页。

⑧见英国《卫报》1994年6月17日载《学校的十个规则》。

⑩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侧记》,载《教育研究》1990年第2期第10-13页。

标签:;  ;  ;  ;  ;  

跨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是“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_学会生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