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应用分析论文_黄登明

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应用分析论文_黄登明

身份证号码:52212719860117xxxx

摘要: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满足实际需求我国电力企业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原有的发电方式进行调整,以便于更好的适应能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争取通过新型理念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解决供需矛盾,进一步达到绿色持续发展的目的。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应用,刚好可以满足降低生产能耗的要求,筛选并完善调频方案,解决以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推动电厂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电厂;发电机组

大部分的电厂为满足供电需求,均是采用的火力发电系统,但是此种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在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在,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完全不能达到见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对电厂发电模式进行转变已经势在必行。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电厂中,可以通过降低调压环节能耗、筛选与完善调频方案以及减少使其损失干扰等多个方面的应用,来实现对电厂生产模式的转变,进而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一、热能动力工程特点

热能动力工程基本原理即将热能转变为动力与动能,并且最终将该动力、动能转变成电能与热能,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研究要点即实现热能与动能之间的高效转化,且此种转变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其实能源之间转换的关键,并且通过定律还可以更加明确的掌握能源转变以及发电焊接产生的能源缺陷,然后基于定律要求来进行调整完善,为电厂生产模式的转变提供支持,不断提高电厂设施的总体运行效率。热能动力工程概念比较复杂,且涵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众多专业技术,将其应用到电厂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将电厂运行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实现企业经营的经济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以往电力系统供能,通过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做到节能降耗,减少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与大力提倡的绿色节能发展相符合,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1]。

二、热能动力工程电厂应用必要性

电厂生产过程中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但是大部分的电厂对其利用率均比较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专业技术的支持,争取最大程度上来促使热能向电能的转换。热能动力工程的实现原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步:第一,促使多余的热能转换成动能;第二,通过转化装置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向电能的转化,进一步增加电能生产总量,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2]。

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电厂中优势显著,除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还具有较多优势,均决定了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必要性。第一,提高电厂核心竞争力。以高新技术作为支持,对电厂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发展企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争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状态。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但实际上对资源的需求量以及依赖性非常强,面对能源不断减少的情况,应用热能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势在必行,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适应能源与资源的发展现状,推动电厂的持续健康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现状,电厂作为能源消耗极大的行业,为更好的节约能源,必须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争取为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提供支持。

三、热能动力工程电厂应用要点

1.降低调压环节能耗

电厂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气压偏高的情况,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电厂中就可以降低因为调压产生的能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电器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发电器组合结构出力进行调整,以此来提高发电器的荷载适应力,确保发电器电压荷载能够始终维持在一个更加稳定的状态。通过对发电器负荷条件的调节,来进一步改善发电器整体运行转改,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运行效率状态,不增加成本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生产经济效益。但是在电压器负荷调节时,很容易造成部分的能源损耗,而影响到发电器的运行经济效果。例如发电器电压负荷较大时,对压力负荷进行调整会产生一定机械能,会直接影响到发电器的工作状态,导致实际运行效率降低[3]。

2.筛选优化调频方案

发电器负荷压力一直维持在不断改变的状态,发电机组合结构的电力系统频率机会因为负荷压力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受此种复杂运行状态影响,电力系统频率机组会依照并网工作频率,完成动态性能和频率的调整与改变,以此来降低发电机组合结构产生的负荷压力,将电力系统频率控制在一个稳定状态,该自动调节性能称为“一次调频”。其中,必须要保证平衡点要达到负荷压力功率与调速器之间平衡,“一次调频”仅仅是将频率调节控制在特定范围中,且整个调频过程中具有迅速调节频率的特点[4]。这样在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电厂中前,就需要技术人员对调频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必要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二次调配,保证发电机组合结构工作中,以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法作为支持,维持最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3.优化锅炉控制系统

只有提供足够电能才能实现电厂锅炉的可靠运转,而想要提高对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效率,就需要认识到热能与电能之间转换的必要性。将热能电力工程应用到电厂锅炉优化中,促使锅炉填料环节的调整优化,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使得电厂锅炉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热能动力工程来对电厂锅炉燃烧过程进行控制,一般可以将锅炉燃烧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多个构件组成的连续性控制体系,对锅炉内部温度进行控制,基于温度的实际变化来改变供热量,确保锅炉可以始终维持在最佳运行效率。另一种则是双交叉控制体系,相比第一种其对温度的控制精准度更高,适应性更强。

4.减少湿气损失干扰

发电机组合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同时还会伴随产生较多的湿气,且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基于热能传输原理进行分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在蒸发时,或者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带走少量的热能,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损耗。面对此种问题,就需要对发电机组合结构增设一个可吸收水蒸气的设备,以此来降低湿气对热能的损耗。或者是对发电机组合结果安装祛湿设备以及水蒸气循环设备,对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能源的最高程度利用,提高电厂生产经济效益。

结束语

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已经势在必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不仅决定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对整个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均有着重大影响。基于电厂实际生产特征,分析确定热能动力工程应用的方向与要点,争取通过多个方面的共同优化,来不断提高电厂生产对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损耗的同时,增加电厂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永辉.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4):228-229.

[2]姚付军.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00.

[3]王洪广.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运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84.

[4]李荣祖.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17):172-173.

论文作者:黄登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应用分析论文_黄登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