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_江 汛 李泽平 廖春望 李 新 彭克亮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_江 汛 李泽平 廖春望 李 新 彭克亮

江 汛 李泽平 廖春望 李 新 彭克亮(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 岳阳 41400)

【中图分类号】R6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18-02【摘要】目的探讨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例经B超、CT和IV5检查确诊的髓质海绵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在软性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放置软镜鞘,一次性成功率100%。中位手术时间89(69~175)min,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3例因经济原因仅行1次手术。其余6例术后1.3月再次行2.3次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9例患者术后结石成分分析均为草酸钙结石。结论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具有安全、微创、简便可行、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美容效果极佳等优点,适合髓质海绵肾结石的治疗。

【关键词】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髓质海绵肾;肾结石;髓质海绵肾是一种肾脏发育异常疾病,其特征为集合管的远端扩张成囊状或者憩室样。肾绞痛是海绵肾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由于肾结石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髓质集合管,容易被泌尿外科医师忽视。目前还没有预防海绵肾结石发生的有效办法,其根本原因在于海绵肾及肾结石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同样海绵肾结石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碱化尿液,控制尿路感染,体外震波碎石及手术等,但均存在恢复慢、创伤大或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我院自2012年6月始,对9例海绵肾结石患者实施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31岁.59岁,平均年龄42.6岁。均因腰腹部胀痛或肉眼血尿等症状就诊。术前B超、KUB+IVU、泌尿系CT检查明确诊断为髓质海绵肾结石。均为双肾多发结石,结石大小平均1.7cm(1.3.2.5cm)。

术前1周于膀胱镜下留置双J管或输尿管导管。1.2、设备和器械WolfF8.0/9.8输尿管硬镜;7.5FStorzflexX2输尿管软镜;爱科凯能90W钬激光;MindrayDP.5黑白台式超声仪。1.3、手术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取截石位。先行B超检查,仔细了解肾结石大小及与周围肾实质毗邻关系。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或输尿管导管,再用8.0/9.5输尿管硬镜(德国Wolf)逆行进至肾盂,上镜至肾盂行镜检,观察视野内可见的集合系统,测量进镜长度后退出输尿管硬镜并留置斑马导丝。循导丝扩张输尿管后放置内径12F、外径14F软性输尿管镜输送鞘(美国Cook),推入深度与硬镜进镜深度一致,退出内芯和导丝,沿软镜鞘置入7.5FStorzFlexX2软性输尿管镜。观察镜鞘位置良好、无输尿管肾盂穿孔等损伤后,检查肾脏集合系统形态,寻找结石位置;置入200um光纤碎石,碎石功率≤20W(0.6.1.0J/10.20Hz),连接爱科凯能90W 钬激光碎石机。术中使用0.9%氯化钠溶液抽入50ml注射器手工推注灌洗,在视野清晰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低压。一般用钬激光将结石碎石取出,无法寻及者,参考术前影像资料置镜进入肾盏,辅助以B超定位结石,调整软镜使其物镜端抵近肾结石。予钬激光于肾乳头最薄且无血管博动处切开即可发现结石,碎石后继续进镜后可见进入扩张的肾集合管。留置F6或F7输尿管双J管,保留1.3月后拔除。留置导尿3.5天后拔除。

二、结果本组9例均顺利放置软镜鞘并置入软性输尿管镜,一次进镜成功率100%,并在软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9.175min。输尿管软镜进入集合系统后镜下即可见各肾乳头结石,如直视下在肾乳头处未找到结石则辅以B超定位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恢复饮食及下床活动,分别于术后第3.5天拔除导尿管后出院。双J管于术后1.3个月拔除,拔管后1周复查尿常规及IVU。随访S~12个月,患者腰痛等症状均消失;复查B超或CT检查无参石或结石残块小于4mm;IVU示肾盂肾盏显影均良好,集合系统无明显梗阻表现。

三、讨论髓质海绵肾是一种肾脏畸形疾病,表现为肾钙质沉着或肾结石、尿酸化和浓缩功能失常、髓质集合管囊状病变及尿路感染和肾功能衰竭[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海绵肾多为散发,但有报道称髓质海绵肾有家族遗传报道。髓质海绵肾最先于1908年被Beitzke提出,1939年Lenarduzzi描述了其放射学特征。Cachi和Ricci于1949年报道该病。因髓质海绵肾症状不典型,难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其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其组织病理学的特征表现为集合管乳头状扩张,形成小的髓质囊肿,直径1.8mm,肾脏切片类似于海绵。囊肿周围被集合管上皮包绕,常与集合管相通。囊肿和扩张的集合管内可能有磷酸钙或草酸钙沉积。囊内含黄棕色液体及细胞碎屑和钙化物。髓质海绵肾影像学特征是集合管的远端扩张成囊状或憩室样,扩张的小管可以通过静脉肾盂造影观察到条形致密影。当集合管明显扩张并内含结石时,可以呈现“花束样”[3]。

目前还没有预防海绵肾结石发生的有效办法,其根本原因在于海绵肾及肾结石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海绵肾结石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碱化尿液,控制尿路感染,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及手术等治疗。ESWL创伤虽小但效果不肯定。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结石治疗研究的深入及其器械的发展,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我们使用软性输尿管镜配合200um可弯曲的钬激光纤维传导光纤,可以到达绝大多数肾盏,甚至包括肾盏颈狭窄的肾下盏。故钬激光配合200um的纤维传导光纤,是目前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的最佳选择。但目前用于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报道极少。对于海绵肾结石一般不主张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理由是经皮肾难以处理此类结石,而且极易损伤肾乳头,日后形成的瘢痕会造成集合管的梗阻[2]。

最近,亦有应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报道[3]。但仍存在出血、周围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我们为9例髓质海绵肾结石患者实施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充分利用人体尿道、输尿管等自然腔道,从肾集合管内碎石取出,所有手术均获成功,避免了经皮肾镜手术等方法对患者的损伤或潜在的风险,术后1年造影未见集合管因肾乳头手术瘢痕所致梗阻。国内孙颖浩等提出采用软性输尿管镜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认为临床初期效果满意[1]。本组9例均为髓质海绵肾结石,软镜均能顺利抵达绝大部分目标肾盏先用钬激光碎去直视下找到的结石再在超声引导下内切开肾乳头找到肾集合管内的结石并治疗。我们使用软镜时均留置输尿管扩张鞘,冲洗液自扩张鞘与镜体间隙引流,利于保证冲洗速度,维持清晰视野,减小镜体轴线旋转动作阻力,减少镜体反复进出输尿管而可能造成的黏膜损伤,并可减少因进镜困难而镜体弯曲于膀胱内致损伤输尿管软镜的可能性。且术前均预留双J管或输尿管导管,如术中F14扩张鞘失败则改放F12扩张鞘。经尿道钬激光海绵肾结石碎石术难点在于输尿管软镜下寻找尚未突出肾乳头的结石。我们建议置入软镜后,在B超引导下寻找进入集合系统、呈特征性“等号”回声的软镜,调整软镜并使其物镜端抵近所在结石的肾乳头后再切开。本组术毕均留置1根F6或F7输尿管双J管,9例短期(最长1年)随访,无症状复发。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可行性在于以下几点:1.通过钬激光在肾乳头处切开进入扩张的集合管找到结石,此途径不易出血。因肾乳头为相对无血管区,故较安全。2.海绵肾患者易并发肾结石,其肾结石发生机制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但目前一般认为可能的机制包括:集合管扩张导致尿液淤积,从而促进结石发生;海绵肾影响远端肾小管出现肾性漏钙而致高钙尿症;海绵肾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而导致肾结石的发生[1]。通过钬激光肾乳头的切开到达扩张的集合管取出结石,既除去结石,又达到通畅引流消除尿液淤积减少结石的复发和可能的感染。从而减轻了海绵肾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总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海绵肾结石术充分利用人体自然腔道,经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肾盏等自然管道,在直视或B超引导下寻及肾结石并行肾乳头内切开内碎石引流,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可能导致的肾实质、肾集合系统和肾大血管的损伤,具有安全、微创、简便可行、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美容效果极佳等优点,尤其适合于有手术指征的髓质海绵肾结石合的微创治疗。但由于本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偏短,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1]孙颖浩.髓质海绵肾结石[J].实用医药临床杂志,2010,7(2):4.5.[2]叶章群,李炯明,孙西钊,等.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M]//那彦群,叶章群。

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9.242.[3]肖谦,郑鸣,苏继峰,等.内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误治”1例髓质海绵肾引发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0,1:84.85.

论文作者:江 汛 李泽平 廖春望 李 新 彭克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  ;  ;  ;  ;  ;  ;  ;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_江 汛 李泽平 廖春望 李 新 彭克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