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进口替代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_进口替代论文

新一轮进口替代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_进口替代论文

新一轮进口替代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新一轮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形成持续、有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现有供给结构。国内需求的各类零部件及设备等中间产品大量进口的现象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结构还存在着缺陷。在占社会总需求60%的中间需求当中,需要由进口解决的约占35%,如果把其中一些产品由进口转为国内来生产,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搞进口替代应有统一规划,避免重复与分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打破行业界限,组织联合攻关;国家有关部门应从政策环境方面创造条件予以支持。

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实质内容是调整供给结构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促销手段,在保持原生产结构的情况下开拓需求。但种种迹象表明,形成持续的、有后劲的新经济增长点根本的出路还在于调整现有供给结构。这是因为,目前出现的市场饱和,主要是各类产品包括消费品及零部件、设备等中间产品品种、档次单调,不能适应不同层次需要造成的。实际上国内的有效需求规模仍然很大,这可以从各类产品的大量进口得到证明。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停产半停产的情况下,各类关键零部件及设备等中间产品大量进口的现象说明我国的现有生产结构还存在着缺陷。因为,在现代产业中,零部件和加工设备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主要载体,是决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的生产结构中把这一部分甩到了国外,而国内主要从事劳动密集的低加工度的生产,这不但缩小了经济增长点,而且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能力和供给对需求的反应能力,造成增长后劲不足。当前积压与进口同时大幅度上升状况的出现说明纠正这一缺陷、调整供给结构已迫在眉睫。通过调整,培育起能够满足国内对关键零部件、机电设备等中间产品需求的供给能力,把依赖国外的产业在国内建立起来,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九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向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跨进一大步。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间需求领域大有文章可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着眼于最终消费需求,但也不能受此局限。根据各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以销售总额表示的社会总需求当中,消费需求所占比重为25%,而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中间需求占到总需求的60%左右,所以中间需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大。

在占社会总需求60%的中间需求当中,需要由进口解决的约占35%。另有16%的中间需求为机电工业所生产的中间产品—零部件产品。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我国不能生产、必须由进口解决的关键零部件。根据《海关统计》,零部件在1992年的进口额为600亿人民币(109亿美元),到1995年进口额则高达1530亿人民币(184亿美元)。

在社会总需求当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投资需求。根据各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计算,我国投资需求占社会总需求的比重为12%左右,比起中间需求所占比重要低48个百分点,比消费需求所占比重也要低13个百分点。但是,投资需求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度非常高。自90年代以来,用于投资的机电设备进口额一般都占到当年设备投资总额的65%左右,1994年全部设备投资额当中的进口设备部分竟占到近90%,达到3724亿元。

以上对中间产品和投资品的需求都是有效需求。如果把这些产品由进口转入国内来生产,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

1.增加可以得到实现(销售)的产值。如果把目前需要进口的零部件、原材料及机电设备的一半转入国内生产,每年至少可以增加销售产值5000亿元。

2.形成以上零部件、机电设备的销售产值,按目前我国机电行业单位产值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大体1∶1的比例,可以诱发5000亿元的直接投资。按我国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的大致比例,这些投资可以带动3000多亿元的建筑工程投资。

3.新的工艺设备、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占领、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改变国内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状况,大大提高产销率并改善企业经营效果。

4.更重要的是,由于关键零部件及机电设备制造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这就使纠正国内生产结构缺陷、加强国内产业关联度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从调整结构入手为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收到更为动态、长远的经济效果。

我国虽然引进了国际上所有的新型耐用消费品,但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靠组装进口件搞生产。就连国产化率最高的彩电,如果把二次、三次配套所进口的元件、材料加总起来,实际的国产化率也从未超过50%。因此,我国的新兴产业实际与国内产业关联度不高,甚至许多相关的配套产业都没有建立,所以我国的机电工业总是成不了气候。如果把这些决定产品开发和竞争能力的基础性产业发展起来,就能起到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三、1997年应成为新一轮进口替代型增长的起始年

从近期可能性来看,发展中间需求产业可从进口替代入手。通过筛选产品、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等步骤,最终形成适合需求的供给能力。从今年开始,就可以开始立项。象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电子工业基础件、各行业的专用机电一体化设备,集成电路、轿车专用机床等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的产品可优先考虑。

搞进口替代应有统一规划,避免重复与分散,规划应把技术攻关、技术有偿转让、投资布局、技术改造、新产品扶持措施结合起来考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打破行业界限,组织联合攻关。技术攻关小组应“官、企、学”结合,采取项目招标,项目组长负责制,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国家有关部门应从政策环境方面创造条件予以支持,如投资方向、重点的调整,制定技术消化、创新的鼓励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等等。

80年代中期家电等产业的进口替代支持了五年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90年代中期更为深化的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的进口替代必将支持更为持久的经济高速增长。

标签:;  ;  ;  

新一轮进口替代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_进口替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