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论文

浅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论文

浅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

黄兴芹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摘 要: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逐渐增高,部分学生因心智发展不成熟导致抑郁情绪,对其学习、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心理上的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进行相关探讨,旨在有效控制及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切实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

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观未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遇到学习及生活问题时极易出现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者更会引发自残、自杀等后果。因此在日常教育中,相关工作者应紧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心理上的抑郁情绪进行及时预防与有效干预,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适应能力,为向社会输送大批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大学生抑郁情绪现状

心理抑郁又被称之为情绪的感冒,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既因人而异,又有程度之区分。当人在受到挫折或巨大精神压力时会产生暂时的抑郁情绪是正常现象,但抑郁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调节,则会发展为心理抑郁障碍,患者会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甚至悲痛欲绝的心理状态下,对其正常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群体心理抑郁问题愈加严重,在现有大学生中,有14.4%的学生属于严重抑郁、43.2%的学生属于轻度抑郁[1]。高度重视并有效落实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职责。

二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表现及影响

(一) 心理抑郁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抑郁对其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情绪极为低落,不愿与他人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第二,思想过于偏执,认知上往往非白即黑;第三,心理压力大,心理波动较大,无故烦躁不安、敏感多疑。

(二) 心理抑郁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抑郁对其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欲不振,对一直喜爱的食物也是提不起兴趣,体重会在短时间下降;第二,出现睡眠障碍,部分抑郁情绪严重的学生入睡极为困难,心理焦虑感大大提升;第三,对日常生活或社交活动失去兴趣,难以找到自己想要为之努力的目标。

朱自清用多情的笔,生动地描绘了他的瑰丽人生。他生命虽然短暂,然而却留给人们一个缤纷而深邃的文学世界。品味他的散文,读者可以深切地领略他丰富微妙的情感生活,感悟他那温厚朴实又真挚无私的爱。他爱自然,爱家庭,爱朋友,爱祖国,在他的博爱天地中,一次次被其散文中优雅别致的情致美所折服和感动,这使得朱自清散文拥有了独特的情感魅力。

(三) 心理抑郁对学生认知的影响

由于在高校内开展大学生心理抑郁预防与干预工作时间较短,所积累的经验不足以解决实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预防及干预工作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先进的治疗办法难以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少,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相关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专业技能和能力,难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抑郁问题,发现了也难于有效干预,导致学生抑郁情绪愈加严重。

为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重要作用,相关心理辅导工作者就应注重学生心理抑郁情绪的全面排查。始终坚持以预防学生抑郁情绪产生为办事原则,定期在学生及相关教师群体中加强关于心理抑郁情绪的普及工作,提升大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重视度,及时控制与降低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问题发生几率[3]。不仅如此,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分析大学生心理状态,针对心理抑郁程度指数的不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避免学生抑郁情绪严重化。

三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力有待提升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工作重要性认知度有待提升,干预措施无法落实到日常治疗活动中。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没有健全,在所制定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控制体系中存在明显漏洞,使学生对学校内心理辅导工作也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CRSwNP 炎症类型以 Th2 增多为主,并且多数伴嗜酸粒细胞数量增多,少数伴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对长期小剂量 MA 治疗方案的反应不佳[12]。CRSwNP 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38]。但研究发现对于部分糖皮质激素抵抗或效果不佳的 CRSwNP 患者,小剂量、长期的 MA 治疗可能有效[35];对于嗜酸粒细胞增多的 CRSwNP 患者,MA 治疗可改善其 SNOT-20 评分、缩小息肉体积[39]。

(二) 心理教育工作认知度不高

在现有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工作中,存在着心理教育机制执行力较为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分散,学校与学生及学生家长沟通不够深入,使得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效果不明显[2];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心理辅导或药物治疗等方式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程。

(三) 心理抑郁预防及干预探究不够深入

大学生心理抑郁对其认知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意力明显减退,经常会出现持续的疲乏感,对学习失去动力,心理产生极大的无助感;第二,自主意识下降,无法对事物做出正确客观的判断;第三,记忆力变差,情绪波动明显,经常感觉到大脑里一片空白;第四,自我评价过低,自卑情绪严重,经常回忆起过去做过的错事而羞愧不已,将所有的过失都追究到自己身上。

艺术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桂林历史上是岭南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桂林艺术的发展一度繁荣,孕育了众多戏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文化急需得到保护,桂林市多项戏曲艺术入选了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有桂剧、彩调、文场和桂林渔鼓,自治区级非遗有全州渔鼓和零零落。桂林戏曲非遗是体现桂林文化特质和桂林人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化艺术,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桂林社会思想文化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四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对策分析

(一) 注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全面排查

天脊集团按照变化信息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变化信息分为一级特别关注变化、二级重点关注变化、三级一般关注变化。同时,重点对发生变化后的汇报流程作出详细说明。

(二) 构建大学生心理状态保护体系

转变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态度,在原有基础上构建起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整合性的管理机制,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心理抑郁问题治疗效果[4]。不仅如此,高校也应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排查学生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问题制定出专项性辅导和治疗方案。设立专门的心理抑郁预防与干预机构,对拥有轻度心理抑郁问题的学生进行群体性的辅助治疗;对拥有重度心理抑郁问题学生进行隔离治疗。

(三) 定期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行专业疏导与干预

现阶段大学生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主要方式为认知治疗,即帮助学生转变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及认知观念,由此缓解抑郁情绪。因此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应定期对学生抑郁情绪进行辅导,对学生深入探讨统一事物不同的认知角度,帮助学生更好调节自身认知事物的方式,学会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同时配合情感感染、行为跟进等训练。

(四) 提高大学生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的整合性

深入观察学生日常生活及认知状态,一旦发生有心理抑郁情绪的表现就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同时尽快构建起大学生心理状态保护体系。一方面,在发现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的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告知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及家长应了解到的干预心理抑郁情绪的基础措施,以更好的获取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建立宿舍—班级—系(部)—二级学院—学校五级预防干预网络体系,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及宿舍同学的联合心理保护机制,让心理抑郁学生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关心与爱护,获得心理上的寄托,以切实提升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的效果。

我问过他,为什么你不喜欢中文名字中文却还不错呢?他说这两者没关系啊,小时候他就接受双语教育,不喜欢和家人说中文才导致中文说不好,没机会写字才像是很多外国人一样写不出中国字来。但是中文网络物产丰富,版权问题处在灰色地带,所以他阅读和电脑上打字完全过硬。

(五) 加强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专业化

为切实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学校管理部门也应注重大学生心理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的专业化及科学化。一方面,设置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抑郁情绪的资源储存库,通过大量的大学生心理抑郁个案分析,及时找寻到学生心理抑郁干预与治疗的有效方式,以切实提升实际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加强与正规医院间的有效沟通,充分依靠当地专业心理医院的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力量,确保学校与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确保学校心理抑郁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六) 针对不同抑郁程度学生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一是针对药物治疗学生的心理干预。在对中重度心理抑郁学生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与正规医院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用药情况及病情恢复情况,以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心理辅导治疗。

二是针对治疗恢复后学生的心理跟踪。在对治疗恢复后的学生进行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的过程中,学校与心理辅导教师应及时跟踪学生心理状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学生不同的心理诉求,帮助学生彻底摆脱心理抑郁问题。

总之,大学生心理上的抑郁情绪对其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这就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尽快查明导致学生抑郁情绪出现的症结所在,针对学生不同抑郁程度,采取心理辅导或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早日摆脱其抑郁情绪,顺利完成学业,为其成为健全的社会人撑起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 王冕,杜伟宁.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及抑郁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J]. 才智,2017(25):103.

[2] 杨曦,陈遇春. 浅析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5):114-119.

[3] 穆颖超,郭慧芳. 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干预及预防探究[J].才智,2018(11):62+64.

[4] 李想,闫海军. 大学生抑郁症的原因及其中医疗法干预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9):168-171.

本文引用格式: 黄兴芹.浅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J]. 教育现代化,2019,6(19):245-24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19.104

作者简介: 黄兴芹,女,湖北宜都人,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旅游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

标签:;  ;  ;  ;  

浅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与干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