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_政治论文

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_政治论文

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存环境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狭义的意识形态,它伴随着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生存环境是指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活动系列构成的结构整体,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原则和教育方式;市场经济诱发思想政治观念的变化,思想政治观念作为政治体制的思想灵魂,又为市场经济提供思想政治观念的供给;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文化建设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建构自身,既面向现实又面向未来,对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本文所提的生存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系统所构成的人的社会生存环境。一般来说,人类生存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活动领域各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即经济活动在于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需要,政治活动在于建立和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一定的社会秩序,文化活动则在于赋予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人类生存环境中,三者虽有不同的功能和指向,但又是缺一不可的。三者只有保持一种协同制衡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狭义的意识形态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但取决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而且受一定文化体系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历史的既定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缺乏的正是强烈的现实性。从思想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关系来说,理应是生存环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自身的内在要求,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脱离现实的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使受教育者觉得不是一种自身的内在需要,而是教育者强加给他的。可以说,脱离现实、脱离实际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旨在从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按照人的生存环境的内在要求,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使经济、政治、文化这一人类生存的三个活动领域保持一种协同制衡的关系,否则,就会危及到人的正常生存。而三者整合的原则就是看它们是否能保护人们的生存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秩序和生活意义三个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而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就因为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意义。但在任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协同制衡关系中,经济和政治又是一种硬的约束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原则,不但要同经济、政治的硬约束条件相协合,而且它的功能和作用也要看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来判断。

虽然任何社会都要求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协同发展,但经济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政治、文化结构的变化。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结构就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就是这种变化内在的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修正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原则。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突出地表现为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承担着整合经济和文化的功能,使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活动的中心地位开始弱化,经济活动的地位开始上升,但经济活动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已经取代政治活动的中心地位重新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整合为一的协同方式,而是出现了三者之间相互分离的现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的最大不同点,而这种不同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计划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由政府管经济,本质上是政治领导经济。与此相联系,整个文化也完全在政治的统摄之下,即完全以政治观点审视文化的功能和性质,使某些超功利特性的文化也被赋予了浓烈的政治功利色彩。既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处于中心地位,而经济、文化活动则服从于政治整合社会的需要,要求将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不损害社会政治整合的范围内。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们对社会政治秩序的需要也就成了物质需要和生活意义需要的界限。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不但很容易确立,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很容易发挥。因为人们从内心深处感到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是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硬性约束条件。离开它就难以满足和保持自身的物质需要,更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和不发达的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的,经济难以承担对政治和文化整合的功能,社会结构的制衡需要凭借政治的整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疑聚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容易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使政治思想文化具有突出的人生价值的内在根由。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如果撇开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内在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暂时不论,就市场经济状态下的社会结构而言,政治无疑已经失去了在计划经济下的中心地位,经济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明显上升,人们的思想文化观点(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发生了某些质的变化,但经济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取得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活动所具有的那种对整个社会结构所具有的硬约地位,成为主宰整个社会的中心。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整个社会以经济为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我们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政治为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经济就是一切,经济支配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经济的价值取向就是人的整个价值取向,人完全变为“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足以保证人的生存,人们对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就不足以成为限制人们对于社会秩序和生活意义需要的准绳。因此,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诸活动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活动功能之间的协合方式必然是非一体化的,而不会出现一个可以将其它领域溶合为一体的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结构中心的丧失,经济、政治、文化就有了可以相对独立发展自身功能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并非现实性。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独立发展也不是绝对排除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政治、文化在各自领域相对独立的发展,又要寻求三者之间协合平衡的关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特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建构原则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环境所发生的这些质的变化及经济、政治、文化运行的特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它的建构原则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不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为了社会整合的需要将文化活动直接地统一为政治活动,使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服从于政治功能,但不能否认政治整合社会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但在经济上要坚持公有制,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而且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就要求在保持经济、文化相对独立发展自身功能的条件下,合理地发挥政治整合社会结构的作用,以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建构的社会基准。

按照这一社会基准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及建构原则,从人类的基本价值原则来说,人类的诸价值原则正是人们诸活动领域的基本功能的指向。经济活动的功能既然在于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它必然以最佳地实现这种满足的效率为价值指向,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而以提供社会秩序为基本功能的政治活动,自然倾向于以最能保持社会秩序的公平状态为其价值取向,在这里政治的价值取向和经济的价值指向就发生了矛盾,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自然有抑制市场经济自发性的一面,但主要还是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文化的功能既然主要是以设置理想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赋予意义为其功能,它的价值取向便必定是以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而人的理想追求又总是与某种社会政治制度相联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要求人们以社会主义为自己的共同理想,以共产主义为某些人的最高理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就是以这种方式发挥自己的功能,对社会结构起整合的作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指导作用。

具体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通过对经济和文化的整合作用而对其发挥作用呢?就市场经济而论,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关系通过‘物’(商品货币——引者)的关系表现出来。”(马克思语)。列宁说,“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列宁选集》第二卷第444页)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必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如一方面市场经济使个体主体意识增强,有利于商品生产者个性和能力的发挥,但另一方面又很容易走向个体本位主义:一方面市场经济使人们树立起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但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产生社会价值观的倾斜;一方面市场经济必然产生新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必然对传统道德产生冲击,这些由市场经济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正是政治通过对社会的整合功能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

社会的发展总是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引起人的生存环境或者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积极发挥其对经济和文化的整合功能,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消除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问题: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个体主体地位的确立,个体获得了人格相对的独立性,但却又表现为人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性。

我们认为,个人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因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个体劳动者摆脱对贵族地主的人身依附,变为可以自由支配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以个人自由地选择职业、劳动力自由地流动为前提。正是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并对职业选择的行为后果负责,承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决策的风险、收益、责任,个体才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使人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得到全面的体现,显示出人格的独立性和力量。但在市场经济中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又是相对的,他并没有摆脱客观经济必然性的支配。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只是表现为个体劳动者从对贵族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变为以商品(劳动力)的形式与资本家(货币所有者)等价交换的关系,即个体劳动力不再受他人随意支配变成了受资本货币的支配。所以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独立性是以物(商品、货币——引者注)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04页)这种依赖物的人的独立性,不但表现在个体劳动者身上,也表现在资本家身上。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共产党宣言》)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体虽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公有制企业的工人也不具有商品的属性,他们同企业的管理者一样都是企业的主人,个体具有较大的自由性。但这种个体自由也只是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人的真正的自由。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个体的这种自由只是表现在从外部客观的自然必然性走出来,进入了经济的必然性,是受经济必然性支配的个体自由,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这样看来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从其积极方面来说,随着个体在市场经济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的自我意识相对增强,人的敬业精神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和塑造人的活动,对个体人格的塑造是首位的,而人格的塑造最基本的是自我意识的塑造。个体的自我意识越强,他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就越深刻,就越具有创造力,使人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价值。这是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政治对于经济、文化的整合功能所设计的单一政治观念教育和群体教育模式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但市场经济中个体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自我意识的高扬,也潜伏着人的发展的极大危险性,这就是个体主体性很容易走向个体本位主义。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的关系是通过物(商品、货币)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确实容易被物化,被商品化,人变成“经济的人”。而这种物化的人又是以个体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人们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也就强烈地渴望挣脱经济必然性的束缚,要求成为不受经济必然性支配的绝对自由的人,不依赖群体社会存在的人。可见,个体本位源于人的物化。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经济的人,受社会必然性制约的人、现实的人,又是超验的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人。从这种观点研究和考察人的活动,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个体不应该被物化,变为单纯的“经济人”。但个体却又必然要受经济必然性的制约,要求个体自觉地认识经济的必然性,既要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的理性认识,又要树立超验的理想价值观,这包括作为人们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作为人类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不论从他的思想内涵来说还是理论形式来说,它们都是政治的,或者说是与现在的和未来的政治制度内在联系在一起,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确定的个体主体性的地位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并不必然造成人的理想的失落和人的政治观念的丧失,而是个体只有保持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使群体意识个体化,个体才不会沦丧为物化的人或者个体本位主义的人,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因此,如何保证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又避免使人滑向个体本位主义,就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如果这个任务完成的好,它就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同时也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教育更富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第二,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激烈的公平竞争,追求经济的效率,使人们树立起竞争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又产生拜金主义,非平等的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倾斜。

经济活动的本质在于渴望满足人的生存的物质需要,它必然以实现这种满足的高效率为价值指向。市场经济通过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实现经济上的高效率达到对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使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在贡献与利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市场经济培育出来的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价值观念,不但对社会经济生活是必须的,它们作为一种政治观念也是激人奋进,赋于人们积极的生活意义。这些市场经济的观念,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人的关系通过“物”的关系来表现的本质特性,就内含着只顾效益而不顾社会公平,或者说必然出现社会的不公平;片面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只顾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否认人的社会价值,甚至把自身的经济价值视为社会价值,特别是从对商品的崇拜,发展到对金钱的崇拜,从而产生了拜金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主义的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9页)拜金主义本质上是商品拜物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反映,也是市场经济本身内涵着的一种思想观念。拜金主义的危险性在于,它渗透到政治生活领域,就会出现以商品等价交换原则进行权钱交换,即经济学所说的“寻租现象”,导致政治的腐败;它渗透到精神文化领域,拜金主义就变成享乐主义,玩物丧志,去追求“食、色、情”;它渗透到社会价值领域,就会以经济价值取代社会价值,使人丧失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政治对经济文化的整合功能,以法律和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御拜金主义对政治和文化的侵蚀,保持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三,根据道德观念是从人们自己的生产和交换关系中产生的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考察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可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产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但另一方面,又会对民族道德产生猛烈的冲击,导致民族道德文化的危机。

道德是解答人的生活意义的,道德秩序是人的自由的基础,道德的崇高性有超功利的取向。就此而论,道德与求利而损义的市场经济有矛盾的一面。但是,道德又是在功利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以义统利的人生境界,因此道德与求利的市场经济又具有内在的统一。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论道德,不是不要利而求义,而是合理的求利就是义,就是道德的。市场经济要求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借助竞争繁荣经济,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这说明市场经济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种伦理目的,就具有道义性。与此相反,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不适应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匮乏到难以维持人们最低生活需要的程度,人们生活在死亡线上,这种社会制度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所以,道德不是排斥求利,而是排斥求利的不合理性和不合法性。从这种意义上考察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可以说市场经济存在着产生自身道德的深厚基础。市场经济主体的求利行为只要是合乎法律准则和市场规范,它就具有伦理性,是一种道德行为。但人们会说,法律和市场规范是种外在的力量,它们对人们的行为只具有外在的钳制性质,不同于道德,道德对人来说是内在的,是人自觉遵守的。这正是法律、规范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如果我们从法律、规范与道德的不同,再往深处开掘,就会找到他们的内在联系。市场主体(行为人)从被迫地遵守和服从法律准则和市场规范提升到自觉地遵守,法律准则和规范就会变成道德的内容,自觉遵守市场法律准则和规范的行为也就变成了道德的行为。我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就是这样形成的。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从人的求利到活动中引出行为规则,它表现为法律、法令,要求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要以这些法律、法令为准则,绝对地服从,施己施人,照己照人,使每个人的个别性在法律面前转变为同一性,即在法律面前人人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一致性,平等地对待他人。在这里市场主体虽然具有求利性,但因为他是合理的、得到人们共同默许的,它也就成为道德的,具有了道德的价值。如果有人从追求经济的合理性,达到以义统利的境界,就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了,也就不为名利所左右而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了。但在市场经济中要实现这种道德人格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法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缺乏硬约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尚待建立。在经济活动中容易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与民族道德背道而驰。

虽然市场经济具备产生自身道德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市场经济与人的道德精神就没有矛盾,因为市场经济的特性就是人的关系通过“物”来表现,使人的真实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很容易被市场化、疏离化,造成物质与精神的分裂。这就象人们在推销商品时,推销的不只是商品,同时也在推销自己,个人畅销商品更畅销。所以有人说,“我的存在价值,就是设法让你要我。”这时候,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他就成为商品了,或者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了。人既然成了“物”,或者说贪婪地追求“物”,疯狂地追求金钱,见利忘义,精神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崇高的人格了。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性发展必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人们迫切要求建立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因,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社会生存环境(社会结构)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内在统一,是社会历史活动和社会价值活动的统一。经济制度和体制,政治制度和体制及其文化体系都是现实的。但他们的发展都是面向未来的,特别是人的价值活动(包括在某种思想政治观念支配下的社会活动),就是扎根于现实寻求着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生存意义,不仅要从现实的社会生存环境中去寻求,更要从社会生存环境的未来发展中去寻求,未来决定现实,超现实的政治理想使人的行为更崇高,对未来社会的追求使人生更有价值。人的政治理想观念是在现存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矛盾中产生的,并能动地表现为解决这些矛盾的要求。思想政治观念的内容受社会结构的制约,但并非就是社会结构的直接反映,它不完全表现现实中直接现存的东西,同时表现社会向前发展的东西,对现实有否定意义的内容。超现实的政治理想既看不见又看得见,看不见是因为它为未来型,只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看得见是因为它从目前各种条件的总合出发,具有它自身的现实基础。未来看不见才使人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对人的行为才有召唤和导向作用。因此,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我们现实社会生存环境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原则,或者说是更重要的建构原则,因为它规定着社会变革的方向。

就我们面对的社会生存环境来说,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它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质的变革,但对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来说,它不但没有触及基本经济制度的质的变化,而且由于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但不应该削弱,而且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全社会进行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理应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而就我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它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掺杂任何私利,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更应该是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所谓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就是说它不是以任何狭隘集团、组织、地区、单位的利益为自身的价值取向,个人利益最终服从于社会的利益。因此,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内在统一的,它们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不同侧面,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不同表现方式,是社会主义的主体文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大多数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坚持集体主义(或称集团主义)而反对个人主义的,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采取个人完全从属于社会和集团的集团主义的极端立场。我们认为,他们始终如一地把社会和集体看作是个人人格自我实现的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重视社会和集体的意义。马恩研究社会发展总是把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这才是马克思的人生价值理想。所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是现实的,不是超现实的,更不具有超验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意义。人及其生存的尊严和意义是最高的善,它是最高的价值,是真正的人生价值的基础。而共产主义就是具有这种绝对价值“至善性”的社会,因此它应该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成为人类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人需要生活在现实中,又需要生活在理想中,这才是人的真实的价值活动的取向,人的生存意义,同时也是人之所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想教育的内容。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