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缪钰
(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靖江214500)
【摘要】 目的 分析在乙肝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接收并确诊的48例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出血停止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再出血率(4.17%)、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1.67%)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症状进展,降低相关并发症及再出血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乙肝;优质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097-02
乙肝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肝脏炎症病变性疾病,会损伤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结节再生、假小叶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1]。肝硬化属于进行性肝病,是乙肝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主要表现,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常伴随多种并发症,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占比约19%-42%左右[2]。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诉为呕血、黑便,病情危急,易引发休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预后差,患者生命质量低下。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文就在乙肝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48例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验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7-82岁,平均(61.4±6.2)岁。参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34-81岁,平均(62.3±5.9)岁。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观察对象分为2个组别,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关注,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并记录其出血量,按患者自身情况及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定期引导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检测,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实验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病情监测 在患者入院确诊后掌握患者年龄、疾病史、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基本资料,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监测,观察患者血液性状、颜色、流量及大便性状及颜色,评估患者出血情况及再出血风险,如患者出现肢体发凉、烦躁、出汗、呕吐、肠鸣、腹胀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配合进行救治,随时备好急救药品,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输血、吸氧,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脉搏、意识、体温、神志变化,预防休克、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联系、表现及治疗与护理方法,倾听患者心中担忧并为耐心为其解答,增加患者信任感,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加重患者出血症状;告知患者家属、朋友应多鼓励、安抚、陪伴患者,为患者提供家庭、社会、经济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康复信心。(3)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急性大出血患者应严格禁食禁水,使患者呈绝对卧床休息状态,少量出血患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出血已经得到控制的患者则以流质-半流质-正常饮食逐渐过度,少量多餐,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喜好选取富含营养、温凉、清淡、止血类食物为主,对于合并腹水症状患者应限制水、钠摄入量。(4)加强基础护理 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加强口腔、皮肤、呼吸道、管道、安全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出血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0处理,、%为计量、计数资料,t、x²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情况
实验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出血停止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再出血率(4.17%)、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1.67%)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乙肝后肝硬化晚期患者会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状,由于其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风险高[3]。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急症,病情发展快,出血量大,易引发休克、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加之部分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在出现呕血等症状时会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影响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行。有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给予科学、严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出血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4]。优质护理是卫生部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以病人的需求、利益为主导,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落实到临床各项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旨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5]。对患者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大便性状、神志意识进行严密监测能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及时发现异常症状,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能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解除患者心中担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其配合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合理的饮食指导能满足患者机体所需营养,促进患者出血症状的控制及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在乙肝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取得较显著的干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症状,预防相关并发症及再出血的发生,对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佳,谷建俐.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1):52-54
[2] 王沙沙,赵庆华等.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4):1829-1831.
[3] 武英华.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9(4):428-429.
[4] 韦素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10-912.
[5] 黄万英.优质护理对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23):119-121.
论文作者:缪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肝硬化论文; 并发症论文; 乙肝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