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力落地生根——结合地方特色的小学中年级综合实践研究论文_郭倩

让创造力落地生根——结合地方特色的小学中年级综合实践研究论文_郭倩

(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摘要:江苏省基础教育STEM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学生创造、协作交流、批判性思考、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等置于优先地位,并将STEM教育作为改革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创造力;传统特色;思维

STEM是什么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具体学科,但又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将相关具体学科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2018年9月26日,我代表张家港市合兴小学参加了江苏省第二届STEM教育大会,会议上陆处长简单讲了四点:第一、STEM教育要由点到面,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创造力可以细分为合作力,沟通力,批判和创造力;第二、要将STEM学习落地生根,从单科到综合,把学科整合起来,把STEM学习真刀真枪地办起来;第三、解决三个问题,校长对STEM的认识问题,对师资的培养和对课程课时的安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实践第一,规划先行。要尊重STEM的课程内涵,尊重基层实践,尊重家长和教师,其次要科学引领,注重物化,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活动进度,及时鼓励并给予帮助,最后是注重系统设计,边学习边升级,从思想到实践,慢慢把STEM课程成熟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在2018-2019第一学期,分别进行了三年级沙洲美食的项目活动。

一、活动背景

统整项目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全面实施的新形态,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团队合作,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上学期万红联盟共同进行了一次《浩瀚的星空》统整项目学习,我校作为联盟之一,在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了解到STEM课程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通过发现生产与生活中有趣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有机联系,认识到STEM活动适合每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这学期,通过南京师范大学的何善亮教授和我校高层领导的几次会议确定三年级的主题为《沙洲美食》。

二、活动过程

(一)了解沙洲县的名字历史和传统特色

1.基于沙洲历史的爱国情怀

张家港原来叫做沙洲,张家港境内各地由于成陆时期、建置归属和人口来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阴沙”等不同风情习俗。“老沙”、“常阴沙”又统称“沙上”。从盐铁塘、东横河到三甲里一线的长江古堤是“江南”与“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为界,西南为“老沙”,东北为“新沙”。“江南”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朴刚直,喜武重义;“沙上”属长江三角洲平原,成陆较晚,居民大多来源于如皋、南通、靖江、海门、启东等地,民性淳和好强,崇文自立。在此基础上,了解沙洲的风土人情,传统美食,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去回味沙洲,回家后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图书馆找一找,去街上拍一拍,走进传统美食的饭店里尝一尝。在这次活动中,学生最大程度地和自己的父母亲近,一起回味沙洲,感受沙洲人民的勤奋和智慧,体会传统美食的独特滋味。把学校作为小课堂,把社会作为大课堂,让学习生活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整体规划,逐步深入

1.边实践边进步,培养批判性思维

适学课堂是合兴小学的一张名片,课堂上都会尽可能多的地把适合学生的教育作为首选,这次活动,我们大胆实践,积极讨论,耐心修改,保证学生的每一次参与都有价值、有进步。

沙洲两字给美食加入了历史色彩,孩子们在学校跟着老师了解张家港的百年老店,回家跟着爸爸妈妈品尝这些店铺,说说历史故事,拍一张美食照片,做一道美味佳肴;一起追溯长江三鲜,知道他们的小故事,原来鲥鱼要吃鱼鳞,刀鱼分海刀,湖刀和江刀;老糕馒头之所以是老糕馒头,因为它的发酵方式与众不同,秧草当属沙上秧草最为鲜美,主要是这里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秧草生长,长得又快又嫩,这里的人不但喜欢吃炒秧草,还喜欢用河里的蚌肉炒秧草,或者皮蛋炒一个上汤草头,鲜美程度不亚于价格昂贵的荤菜湖鲜,由于产量丰富,人们还喜欢用秧草包馄饨,曾有“金花菜入米粉,草头摊牺”的记载,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秧草也叫苜蓿,在唐代时曾为宫廷菜肴。上海和江浙两省农村地区早就将苜蓿作为常用蔬菜,清代后期苜蓿出现于上海菜馆,近百年来一直盛名不衰,用草头嫩头和嫩叶经旺火热油快速煸炒而成,成菜色泽碧绿,柔软鲜嫩,清口解腻。

(三)实践活动,再创辉煌

在12月28日,我校进行了一次主题项目实践活动,把这次活动的相关资料以及孩子们在家里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视频结合起来,让同学们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给没参与的孩子树立了很大的信心,一个个蠢蠢欲动,原来没参与的同学也在后期发了许多照片和视频,真正做到家校合作,共同提升。1月7日下午我们沙洲美食项目还在校同德剧场进行了汇报演出,三年级全体师生早早地等在剧场,安安静静入座,安安静静等待。简单介绍了项目的几个板块,四个小主持人串场,用视频的方式介绍了我们的过程性资料,把餐饮礼仪融入主持稿,小主持人用简单诙谐的对话把三年级学生在家中和饭店里常见的情境还原,还设置了一个餐饮礼仪的小剧场,同学们看的前俯后仰,问其原因,他们都说这个剧场非常有趣,自己在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还表示看这个表演学到的东西,比爸爸妈妈反复教育十次都有用,因为这不但是规矩,更是自我提升,不是老师和家长要我学好,而是我自己觉得这样很好,我要学好。现在的教育每一年都在改变,提升,教条主义早就是过去式,我们的学习,尤其是综合实践研究,要的是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在实践中想要学习,想要进步,三年级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从不知道老师要带我们干什么到我来告诉你老师带我们干了什么,从知识能力到情感提升,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三、活动反思

(一)大胆实践,不怕犯错

文化不是纯理性的东西,也不仅仅停留于书本中。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一次次修改研学单,一次次让学生根据食物的卡路里和特色去科学搭配食物,一次次排练节目……不但没有任何人觉得这个事情麻烦,反而有学生可以给老师一点恰到好处的修改意见,只有怕失败的老师,没有怕犯错的学生,下学期我们还要一起学习,一起“试错”,共同进步。

(二)以点及面,稳步推进

从沙洲特色延伸到秧草馄饨,从好吃到好好吃,从吃饱饭到好好吃饭,从美食到美食诗歌,孩子们在一次次实践中体会到学习是多么有趣,愿意跟着老师的节奏真正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回顾一学期的成长历程,原来付出真的有回报,这次活动,所有的付出都写在脸上,刻在孩子们心上,也许我们也想过放弃,但最终大家都一起走到了这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不论本地外地,都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了沙洲特色,学到了许许多多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在学习中收获真实,在学习中感受真我,在“试错”中成长,在合作中创新,让改变发生,让学习发生。

参考文献

[1]《苏州德育》2018.1 “小社团走进大课堂”——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甫里乡蕴”社团寻访记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王 燕.

作者简介:郭倩(1986.10-),女,江苏省苏州张家港人,本科,中小学二级,综合实践学科教学。

论文作者:郭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让创造力落地生根——结合地方特色的小学中年级综合实践研究论文_郭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