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_唐卡论文

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唐卡的概述

藏族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又是藏族文化中著名的一种宗教(佛教密宗)艺术品。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以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唐卡绘画艺术是藏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最灿烂明珠之一,也是世界美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的自成体系的艺术珍宝。它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诸如政治历史人物传记,宗教佛僧传承,民族文化名人及传承,以及天文、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寺宇宫殿、宝塔建筑、自然风光、花鸟山水等等都可以在唐卡这面艺术的宝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可以将藏民族壮阔的历史浓缩在一副气魄宏伟的唐卡画面上。唐卡对藏区的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而且也对藏民族整体的美术繁荣昌盛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下面就从唐卡绘画艺术的线条美,色彩美,构图美和整体美四个最基本的方面作一肤浅分析。对唐卡绘画艺术试作审美特征的探讨,以求藏学界和美学界的大师们的教正。

二、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唐卡绘画艺术的线条美

任何一种艺术品都离不开线条,不管是雕刻、建筑、绘画等都是由一定的线条构成,借助线条来表现的。但是,可以这样说,任何一种艺术对于线条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和运用都不如唐卡绘画艺术的丰富和自如。仅就绘画艺术形式来说,西方的油画、东方的工笔有谁在一幅画面上自由自在地运用了如在唐卡绘画艺术的一幅画面上所运用的如此丰富多样的线条呢?这一点只要我们展卷比较鉴赏任何一幅油画,工笔画和唐卡画,都能感知到。

的确,线条是唐卡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展现其绘画的主题思想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我们对一幅唐卡绘画艺术进行审美感知的时候,展现在我们视觉之内的就是由一系列的由变化的、运动的线条构成的画面。那行云流水,升腾着的火焰,飘然的哈达,金碧辉煌的宫殿庙宇,庄严的刹土,崇高的宝座,纯净的莲花草木。这一切把线条的任何一种变化形态都充分地、自如地、表现在一幅画面上,足见唐卡绘画艺术大师们对线条的认识之深、开掘之广、运用之熟,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在表现密宗诸本尊的画面中,艺术大师们大胆而充分地运用了线条的动感,从而勾勒出诸本尊自身幻变过程的千姿百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视觉之内,使深奥莫测的密宗理论变得可以通过现实形象的直观去把握和理解的东西。而在表现显宗诸佛及其弟子传承的画面中,画师们却又使线条的稳健、凝重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和发挥,从而在画面中不断地展现出慈祥、安然、静息的形象。这样,从密宗到显宗,线条的变化确实感到忿怒燃烧的火焰顿时化作了安然祥和的世界,由电闪雷鸣黑云翻卷的氛围突然变到了阳光灿烂,一弯美丽的彩虹架起天桥的乐土!而这一切正是由于线条的跳跃与凝重、腾挪运动与静息稳健高度地结合并使之交替出现的结果。

线条勾勒的细腻入微也是唐卡艺术运用线条的独具特点。人物的神态、体态;服饰的飘动感、甚至衣物上的绸缎,花纹也惟妙惟肖地勾勒无遗。无论画面怎样地复杂多样,每一处极其微妙的地方也得到极其细致的勾勒。例如,在《上师供奉图》中,从大海中生长起来的如意树上画了三百五十七位喇嘛与菩萨像,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的姿态和表情。其人物之多,画面之复杂世所罕见,但画师在构图造型时,周密细致地运用线条,使每一位人物都有清晰的交代,他们那种洗耳恭听,急切成佛的心情跃然画面。整个画面,笔气如流水急风,贯彻到底,浑然一体,真是有如众僧济济一堂,几乎能听出他们屏息静气的微声,使审美主题有如身临其境,如闻引人入胜的道法之感。女性神女佛母的柔丽舒展;甚或是兽首人身,怪异面目,都是画师们根据人物的地位、特点、性格、门派等等的要求,恰当地运用线条的多样性变化来达到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效果。作为整个画的背景装饰,如行云流水,宫殿、花草树木、佛光神气等等,都使线条的直、曲、圆、旋等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运用,从而使整个画面构成了富有吸引力的非常成功的线条美。

(2)唐卡绘画艺术的色彩美

唐卡绘画艺术的色彩美,是画师们在运用线条勾勒的基础上运用多种颜料的巧妙配合添彩,从而使线条创造的美更加鲜明化,达到唐卡绘画艺术独具的审美效果的。在色彩的运用上,多用单色、间色、大红、金色作画,自由地增减配合,巧妙地大胆应用,使整个画面在不调合中求得和谐统一,显出热烈明快,金碧辉煌,非常华丽的艺术效果。色彩的这种运用所构成的整个艺术色调,正是藏民族勇敢坚强、智慧勤劳、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

唐卡绘画艺术的设色特点主要是单色平涂与间色,配色晕染相结合,使画面显出工笔重彩中显笔晕染的主体效果。在对云彩的描绘,整体云朵用工笔勾勒,然后以不同色彩配合晕染,给人一种祥云瑞气升腾笼罩的神秘之感。其他如飞禽走兽,花木流水及供奉的宝物珍品都是工笔勾勒填色平涂与配色晕染相结合,从而既能见出画面的清晰轮廓,又能见出所绘对象的立体感。就是在人物的造型构图上也是如此,不管是显佛、僧、菩萨的慈善安详,或是密宗本尊及法神的威势忿怒,都是工笔勾勒。大面积平涂填充的基础上,对局部的设色过程达到整体的工笔填色与配色晕染巧妙结合,该平涂处大笔平涂,该配色晕染处则精心晕染,从而显出唐卡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特征——集工笔填彩与配色晕染的长处于一身,使自身的艺术地位置于西方的配色晕染与东方的工笔重彩之间,显出独特的藏民族绘画艺术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在绘画艺术上构成真正的世界屋脊。

唐卡绘画艺术的设色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充分利用对比色彩的反差,从而达到鲜艳明快的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绝大部分唐卡绘画艺术都采用以冷色调作底色、背景,然后大起大落地运用暖色调作正画面的色彩,而以暖色调为主体的正画面中又以恰到好处地运用冷色调作间色,由此构成强烈的色调反差,强化整个画面的视觉感染力。如《幸拉哦各》整个画面呈现古典气派,庄严典雅,古色古香,画面色彩具有强烈的反差。又如《噶当派十六尊像》以深兰色为底色,以千手千眼的十面观音菩萨为中心,四周用彩虹圈成的十六个圆圈内绘制噶当派所主要供奉的佛既观音的几位主要幻化身和噶当派的主要人物画像,整个画面构图简练,但色调反差强烈,色彩热烈明快,给人一种庄严、清丽、鲜明、活泼的艺术感受。密宗内容的许多唐卡绘画大都以反差色调处理画面的色彩,以此调动观赏者的视觉运动,由此强化影响,领悟艺术的语言,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唐卡绘画艺术设色再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金粉作画,使画面真正的金光闪亮,富丽辉煌,不少的唐卡绘画中,其中心人物放射的光辉、宝座的装饰、身着的锦缎袈裟,背景宫殿的金顶等等直接用金粉设色作画。甚至有些唐卡绘画直接用金粉勾勒整个画面的轮廓。

唐卡绘画艺术在调动色彩进行设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上述特点,使唐卡绘画艺术表现出浓烈的藏民族审美情趣的独特艺术品格,从而在世界美术领域大放异彩。

(3)唐卡绘画艺术的构图美

唐卡的构图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它不管是表现密宗的内容,还是为人物画传,其构图取景的视角都取鸟瞰全局的手法,给人一种视野广阔,人间世事尽收眼底的感觉。唐卡绘画艺术采用散点透视的艺术手法,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中布局若干局部画面。这些局部画面既作为整体画面的组成部分,同时又自成体系。从而使整幅画面中既把空间背景的远近景物组织在一起,而且也把主次大小不等的人物组织在一起。这些远近的景物和大小人物不仅在整幅画面中构成整体的透视关系,而且各自局部自身又构成独立的透视关系。所以任何一幅唐卡画面展示给人的是一种大千世界,咫尺千里之感。

中心构图在唐卡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上下左右展开故事情节,以达到画面主次分明,饱满均匀的效果。如《三世佛像》,释迦牟尼的背面深色的烈焰腾空而起,四周风火交加,云腾烟绕集密,胜乐金刚、大威德在上方,两边和下方吉祥天母及下属护法诸神以各种动态呈现,使整个图面丰富多变。中心人物占画面统治地位,周围的人物布置均衡,所以画面在气魄上,既有磅礴的动势,又无杂乱之感。这类构图在绘制各类金刚、护法诸神中常用。在绘制度母、观音之类菩萨时,用中心构图法,但背景除头光、身光及盛开的鲜花或用手组成的图案装饰外,多用风景衬托蓝天、青山、绿水、白云、鲜花,这一切经画师巧妙地裁剪组合,给人以宁静优美之感,使观音度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形象更加突出。绘制历辈高僧,以中间人物的动态、性格、特点配以自然界的景物,这类画的景物特别注意经营位置,尽量发挥写实风景的作用。

风俗画构图在唐卡中应用相当广泛。这种构图多用于绘制连环形式的传记或故事。它不受时间、空间及透视的影响,往往把一个故事或故事情节集中于一个画面。大家所熟知的大型系列唐卡《八思巴传》,囊括了八思巴整个一生的宗教、政治活动,把八思巴两次进京,沿途万里的风物习俗,尽收卷内。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的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但整个画面统一在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如布达拉宫、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的巨幅唐卡《释迦牟尼传》、《佛本生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传记唐卡等都用这种构图绘制。这种唐卡面积一般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以表现建筑为主的唐卡,采用鸟瞰全局的散点透视构图法,把建筑的特征、结构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围绕建筑展开故事情节。如布达拉宫珍藏的唐卡中,有一幅描绘建筑布达拉宫时的宏伟场面,唐卡的每个情节都围绕建筑展开,其中穿插一些传说故事,使画面更富有情趣,从建筑开始到竣工典礼的情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卡绘画艺术在构图时,充分地巧妙地运用画面的有限空间,最大限度地创造出多彩的艺术形象,从而包容了非常深厚的思想内容和潜藏了非常巨大的理性力量。视觉上的高层建筑,透视角度散点组合,主体形象的鲜明突出,这一切又以内在的规律性有序地结合在一起。而这种规律通过整个画面的构图依据多样性几何图形的巧妙组合展现出来。整个画面以大的正三角形布局,从而强烈地突出稳定感。同时,在局部又配以大小不拘一格的若干正三角形、倒三角形等图形来安排组织画面,表现与主体形象相关的人物或事情,从而表现出画面的灵活多样的变化感。其灵活多样性就在于这种几何图形的组织造型对称、不完全对称、不对称的巧妙组合。由此使得多种形式的圆、多种形式的方,多种形式的三角形,等等,都在一幅画面构图中得到合理的表现。

如坛城图是一种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坛城是指佛的宫殿,由外到内以圆形和几何体形式层层相套构成,正中间为主尊或佛,外面图形以水图案及火焰图案装饰,第二层起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图案、莲花图案装饰,表示大海、风墙、火墙和金刚墙、莲花墙、护城河。内套正方形图案表示城墙、屋檐,层层深入,最后到达主尊殿,并用红、黄、白、蓝表示东南西北四方,图案结构复杂,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坛城绘制难度很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多彩宗教知识的画师才能绘制,坛城虽为神佛宫殿,但其内容深奥难懂,是佛教密宗专修课。坛城的构图紧凑,图案繁复多变,装饰性强,具有很美的形式感。又如大家所熟悉的唐卡《六道轮回图》、《四大部洲及风火水土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香巴拉图》等,构图更是变化无穷,从地球天体、藏历历法、十二属相纪年、四季变化、人类轮回、天堂地狱无所不有。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使人增长许多知识。

藏医学专用的各种唐卡,将人体发育、人体脉络、疾病原因、治疗方法、药物应用等详细绘出。这类唐卡构图简明、写实,内容丰富,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藏族医学科学挂图,不仅是研究藏医的珍贵资料,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欣赏价值。

(4)唐卡绘画艺术的整体美

所谓整体美,就是唐卡绘画艺术的线条美、色彩美、结构美综合地展现在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中,并且作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全部情感过程的内容。这正是审美客体本身的整体性和由此客体整体性所揭示出来的审美世界的整体性,在审美主体的视觉观照过程中,由表及里地审美情感的强化、深化过程所达到的境界。

这里所说的唐卡绘画艺术本身的整体性,是说唐卡绘画艺术本身作为审美客体时所依据的构思布局的整体性和绘画技术的整体性。所谓构思布局的整体,就是唐卡绘画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造的构思布局时,在观念中形成的对象世界的整体。任何一幅唐卡绘画,当艺术家们还没有提笔设向画布的时候,已经依据所要表现的主题在头脑里进行构思布局。这个过程是艺术家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世界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在一定的审美观指导下,将壮阔的历史,深奥的教义、复杂的文化传承世系或名人传记进行形象思维,恰当的选择和排列布局,由此构成艺术家观念中的完整的唐卡艺术的思维世界。然后,艺术家们借助线条和色彩的合理运用,将他们观念中构思成熟的可思世界转变成画布的可视世界,这就要求唐卡绘画艺术家们达到对线条、色彩、比例、几何、思维的内在深化的外显具像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熟练掌握,因而给唐卡绘画艺术大师们提出了很高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当我们展卷鉴赏任何一幅唐卡绘画时,不管是表现显密宗教内容的,还是表现民族历史,甚或是为著名政治领袖人物画传,其画面布局的严谨合理;其线条运用的丰富多变,其色彩调动的鲜明热烈,都足以证明,唐卡绘画艺术本身的存在即是一种自觉地创造艺术美的形式。也就是说,是依据自身完美的审美观所形成的成熟系统的美学理论体系的一种艺术形式。所有唐卡绘画艺术大师们也正是在这种审美观下,在这一系统的美学理论作为根本教范基础上经过严格的程序训练和培养出来的有目的地进行创造审美世界的自觉的艺术实践。他们大都是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极高,各自教派领域成就卓著、个人品性修养很好、并且长期在本民族审美价值观念熏陶过的全面发展的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画师本身就是功德无量的得道高僧活佛,在他们看来,唐卡的绘制过程是神圣的、崇高的创造审美世界的庄严事业,必倾其全心全意、全力全才,所以才焕发出了巨大的信仰的召唤力量。因此唐卡绘画艺术作为审美客体时,其自身的整体性表明,它自身的存在首先就是作为自觉创造审美世界的艺术形式,而根本不是什么缺乏理论、没有明确审美观的所谓“民间艺人的盲目描画”或宗教徒们“骗人骗财”。即使反映和表现宗教内容,在其客观上我们得到的却是一系列的深沉的审美世界,为人们展示的是一系列理想的美好的崇高的境界,因此根本不能把他们看作仅仅是某教理的简单图解,对唐卡绘画艺术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这是最基本的心理基础条件。在具备了整体审美的基本心理基础以后,再来详论这部分开头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这里所说的唐卡绘画艺术作为审美客体的整体性所揭示出来的世界的整体性,是说唐卡绘画艺术本身通过画面揭示出来的世界的整体性。这种世界的整体性所表现的历史、传说、故事、高僧的业绩、文化世系的传承内容,不管是依据文字记载的材料,还是依据客观现实实体的摹写,都已经是唐卡绘画家们在自己的观念中依据自身的审美情感进行了重新创造过的独特的完整世界。正是从这种高度的辩证统一的世界中,既有想象的广阔空间,又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足以证实的科学性;既可以形象地思维宇宙的整体状态和深奥的理论阐述,又可以深入审美对象的内在世界,进入情感世界的深层从而使审美过程与认识过程、思维过程、审美主体的自我意识过程统一起来。

那么,这也正是上面所说的审美主体的视觉过程中由表及里的审美情感的强化、深化过程所达到的境界。从审美者对唐卡绘画艺术进行直观鉴赏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每一幅唐卡绘画是一种境界,令审美主体情感的翅膀振奋起来,并随着情感的振奋,在心灵中不断接近理想世界的最高领域,使自身在审美情感的特快感、满足感中达到身临其境,自成画中人之感,由此使自身在一种奇妙的境界中得到美的陶冶,达到自我意识,顿悟自我价值之所在。这正是唐卡绘画的审美价值的理性力量。而这种理性力量正是借助绘画艺术的特殊语汇——线条、色彩的、构图的丰富多样的特有语汇在观照过程中通过视觉审美主体的体现。这种理想的力量使任何具有这一特定审美情趣的感情意识的人都无法抗拒。一旦观照,就会强烈地唤起这一情感世界的觉醒,并将其整个地占据,当我们观照一幅表现密宗本尊与护法等内容的唐卡时;当观照表现藏民族文化传承世系内容的唐卡时,审美主体立时所感悟到的置身氛围,并且比氛围所引发的心灵跃动的节奏、由外在氛围与内在节奏相碰撞所燃起的思维的火焰,都能激发起一种强烈的起伏。这正是由于唐卡绘画的线条语汇、色彩语汇、构图语汇以及画面中的只有凭藉灵感才能感悟的不同内容,在审美主体的纯精神中引起不同共鸣所产生的。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正是这种精神与自然、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审美客体的情感意味与审美主体的情感体味等等的共振,才使审美主体在情感上实现自我超越,也即超越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超越自己现身的局限,抛开一切功利的目的而实现纯精神境界的升华。

由上可见,唐卡绘画艺术的整体美,即是唐卡绘画艺术家观念中意欲表现的世界整体性,因而也就是唐卡绘画本身作为审美客体时每幅画面所包容的整体性,因而也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精神升华所接近以致进入的理想世界的整体性。唐卡绘画艺术本身就是这三个层次的世界整体性的统一而成为审美对象的。也就是说,唐卡绘画本身画面所展示的世界整体性是艺术家观念中整体地体味到世界整体性的产物,或叫外显、对象化;而唐卡绘画艺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升华到理想世界的整体性,则是唐卡绘画作为审美对象的自身内在潜藏的功能,也即以艺术的特殊语汇表达出来的理想力量。

标签:;  ;  ;  ;  ;  ;  ;  

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_唐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