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质论文,利益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坚持物质利益的人民性,强调物质利益的可见性,阐明物质利益的兼顾性,揭示实现物质利益目标的渐进性,指明实现物质利益目标的关键性,强调谋求物质利益的自主性,坚持对物质利益获得者教育的经常性,其物质利益思想是丰富的、深刻的。

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具有实践性、批判性、辩证性和全面性等特点,颇具特色。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学习、研究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是非常有益的。

一、坚持物质利益的人民性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发展,即在于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民性。

首先,坚持物质利益的人民性即坚持无产阶级的功利观。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她毫不掩饰为本阶级谋利益的阶级倾向。毛泽东明确地表明:“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1〕。

其次,坚持物质利益的人民性是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坚持无产阶级的功利观,即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共产党人的最高的价值追求、最高的是非标准。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人追求物质利益不是少数人的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 〕为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他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3〕

第三,坚持物质利益的人民性是实现党领导群众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类似人民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等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4〕反之, 我们不关注人民群众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我们就可能陷于孤立。抗战胜利后不久,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指示中指出:“我们党必须给东北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反对国民党进攻。”〔5〕1948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当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中进而把率领群众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和对群众给以物质利益,看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两个必备条件。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或者两个条件缺一,就不可能实现领导”〔6〕。

二、强调物质利益的可见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不只是一种主张,更重要的是行动,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毛泽东在《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书中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7〕如前所述, 如果不给东北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我们在东北就站不住脚,巩固东北根据地就成为一句空话。可见,即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8〕。正因为如此, 毛泽东郑重地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9〕。

为强调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重要性,毛泽东还把是否给人民以东西作为我们第一位的工作问题,提高到党的路线、政策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就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根本政策,每个同志(军队的同志也在内)都要好好去研究它”〔10〕。即使是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时期,毛泽东亦告诫全党,决不能承袭国民党的思想,“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11〕。他先后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等方针政策,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借以休养民力。他尤其强调通过生产来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必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全套本领。凡不注重研究生产的人,不算好的领导者。”〔12〕到了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特别提醒全党:“如果我们仍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3〕

三、阐明物质利益的兼顾性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发展,还在于他提出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

第一,必须兼顾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既包括当前的、具体的的物质利益,又包括长远的、根本的物质利益。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毛泽东认为“我们是占全人口90%以上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14〕。他主张既要关注人民群众当前的具体的物质利益, 更要关注人民解放与幸福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1953年他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的讲话中,讲到抗美援朝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时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15〕。

第二,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又存在着矛盾。毛泽东指出:“在国家合作社之间,在合作社内部,在合作社同合作社相互之间,都有一些矛盾需要我们去解决。”“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关系,必须处理得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16〕比如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说:“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17〕还比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18〕。因此,“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19〕这就是三者兼顾的原则,只有兼顾了,才有三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才有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才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才有人民生活的遂年改善。反之,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毛泽东反复强调,“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们有六亿人口这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20〕。

第三,兼顾要适当。“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同上)毛泽东在讲到分配时讲:“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当。”〔21〕也就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是国家、集体利益由以集中的基础和最终归宿。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但改善群众生活与国家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不能影响扩大再生产。鉴于苏联把农民挖得很苦的错误,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同上)

四、揭示实现物质利益目标的渐进性

毛泽东认为实现物质利益目标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阶级,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才有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22〕。而我国的国情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的过程。对此,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簿,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23〕

其次,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民生活的改善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毛泽东对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和步骤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他认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期间,我们的目标要使所有的农民富裕程度大大超过合作社时富裕的农民。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要建设,要资金。所以,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24〕。不顾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盲目地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迅度和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的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增加个人收入”〔24〕。

五、指明实现物质利益目标的关键性

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具体目标,关键看能否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即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5〕本着这样的标准,毛泽东进而尖锐地指出:“不提倡发展并在发展生产的条件下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只是片面地提倡艰苦奋斗的观点,是错误的。”〔26〕即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亦不应忽视经济建设。如果不是这样,“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到疲惫。……立即影响到工农的生活,使工农生活不能改良”。“以为革命战争的环境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27〕。

新中国建立后更应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工作。毛泽东在谈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时指出:“我们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有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8〕在1956年1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 毛泽东更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9〕之后,他反复强调,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迅速逐步得到满足”〔30〕。

六、强调谋求物质利益的自主性

实现具体的物质利益目标靠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又靠谁呢?毛泽东认为最大多数的人最大利益只能靠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31〕。“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32〕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是谋求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根本动力。正像《国际歌》唱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如何处理自力更生与外援的关系呢?对此,毛泽东把矛盾论中关于事物变化的动力不在于外因而在于内因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33〕1945年1月10日,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尽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靠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34〕

实践表明,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这是谋求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根本途径。“1940年和1941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止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35〕。对此,毛泽东曾这样提出问题,饿死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在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方针指导下,全民动员,劳武结合,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结果,解放区内大部分地方实行生产自给,有的地方还达到“耕一余一”,“丰衣足食”。

七、坚持对物质利益获得者教育的经常性

毛泽东历来强调,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原则。在实行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在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同时,“需要在群众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36〕。

首先,必须进行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教育。国家、集体的利益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只有国家利益实现了,国力增强了,个人的物质利益才能有根本的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当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发生矛盾时,“有些群众往往容易注意当前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而不了解或者不很了解长远的、全国性的、集体的利益。”(同上)因此,必须对劳动者进行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地维护国家、集体利益,有时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来顾全大局。

其次,必须进行国情教育。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的穷国,而“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生活经验,不善于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国人民曾经怎样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斗争才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而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同上)因此,有必要在青年中间进行国情教育、近现代史教育,使他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实现的艰巨性。

再次,必须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力气享受现存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37〕。

八、毛泽东物质利益思想的特点

上述简要的概括,已显示出毛泽东物质利益思想鲜明的特点。

第一,实践性。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是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并努力付诸实践之中,孜孜不倦地追求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革命战争中的供给与照顾群众生活的实际矛盾,提出革命根据地财经工作的“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原则,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组织起来”、“自己动手”等方针。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又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视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把“两兼顾”原则发展成为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三兼顾”原则。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就是这种实践的结晶。

第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最可宝贵的地方,即在于它对一切旧事物和旧观念毫不妥协的彻底的批判精神。毛泽东在阐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思想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批判精神。他不仅批判非无产阶级的“自私”的、“短视”的、“伪善”的功利观,确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观;还批判不顾革命战争需要,单纯强调政府施“仁政”与不顾人民实际困难,只顾军队和政权需要的“竭泽而鱼、诛求无已”的经济观,确立“两兼顾”原则;既“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又反对“把个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思想,确立“三兼顾”原则;既破又立,在批判中澄清理论是非,在批判中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思想。

第三,辩证性。毛泽东在确立社会主义物质利益思想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力戒形而上学和片面性。比如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上,既要兼顾,又要适当,还要有重点;在处理劳动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上,既要关注群众的眼前利益,又要教育他们不要忘记长远的利益;在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上,同样强调兼顾,既反对“精神万能论”,也反对物质利益至上论;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既尊重且努力追求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又坚持经常性的艰苦奋斗教育;等等,到处充满着唯物辩证法。

当然,我们在充分肯定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之后,不得不指出他在这个理论问题上的缺陷。这缺陷不仅表现在他晚年对物质利益思想产生过诸多的矛盾,还表现在他没有找到实现物质利益的途径。诚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且努力实践,为此奋斗终生。但是方法不对,一旦陷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怪圈时,再也没有办法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生产力标准不知不觉地被抛弃了。正如他本人所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38〕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使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得不快。

我们认为,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历史的教训,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全面地把握它,对于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定不移地追求人民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是有益的。

注释:

〔1〕〔2〕〔3〕〔11〕〔12〕〔14〕〔26〕〔32〕〔34〕〔35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64、1094—1095、1096、894、911、864、1079、1096、1016、892页。

〔4〕〔8〕〔9〕〔2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7、136、138、119—120页。

〔5〕〔6〕〔13〕〔3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180、1273、1428、1132页。

〔7〕〔10〕〔16〕〔17〕〔18〕〔19〕〔20〕〔21〕〔23〕〔25 〕〔28〕〔29〕〔30〕〔36〕〔37〕〔3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63、564、775、727、729、775、782、728、828、775、705、717、767、791、781、829页。

〔15〕〔24〕〔3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 版,第105、105、253页。

〔22〕《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版,第571页。

标签:;  ;  ;  ;  ;  ;  

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