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维持及提升_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维持及提升_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维护与提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金融论文,香港论文,地位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

香港金融业具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其真正迈向国际金融中心则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香港已迅速成为亚太地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主要表现为:

银行体系高度开放和国际化。1996年6月,香港共有持牌银行185家,其中外资银行154家,另有限制牌照银行64家,接受存款公司129家,外资银行驻港代表办事处154家。目前,全球最大的100 家银行中, 有85家在香港设立了机构。香港人口600多万,土地面积1000 多平方公里,平均每3000人就有一家银行机构,成为世界上银行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现已成为全球仅次于伦敦、纽约的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

保险业发达。据统计,至1996年3月底,香港共有保险公司221家,其中一般保险公司159家,长期保险公司43家,综合保险公司19家。 这些保险公司有100家在本地注册,其余均为外资公司。1994 年香港保险费的总收入达392亿港元(折合50.3亿美元),约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8%,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的重要一环。

世界著名的四大黄金市场之一。香港黄金市场最早建于1910年,是与伦敦、纽约、苏黎世齐名的黄金市场之一,这一市场买卖九九金,重量以两计算,以港元报价,价格与国际市价十分接近。目前,每天交易约为15—20万两黄金,而在交易活跃时,往往每日超过100万两黄金。 另外,香港还有一个本地伦敦金市场,交易单位以美元并按盎司计算,在伦敦交收。这一市场的参与者多为银行及国际大金商。

外汇交易居全球第五位。 香港是全球外汇交易的重要一环, 每天24小时不停地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1989年4月, 香港外汇市场每天成交平均为49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1992年4月增为610亿美元, 1995年4月再增为910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

香港股市是世界第八大股票市场,股市发展日趋活跃。截止1996年5月,上市公司共有552家,上市证券则超过1000种,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7158亿港元(折合3482亿美元),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占第二位。 1996年上半年,香港股市每天成交额约在30—60多亿港元之间。

香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主要基础金融工具几乎都有衍生产品,主要有期货、期权和掉期等。例如,从货币市场衍生出利率期货、期权;从外汇市场衍生出货币期货、期权等等。此外,还有货币、利率掉期买卖,由几种金融产品共同衍生的品种以及投资衍生产品的基金等。1995年4月, 香港外汇衍生工具和利率衍生工具日均成交量分别为56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八位。

香港债券市场近年来也有了较大发展。由于香港政府一直实施“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无需发行公债融资;加之香港没有国际公认的评级制度和票据交换所而影响债券发行和运作效率等原因,过去长期资本市场是股票一花独秀,债券市场不很发达。近年来,香港政府为了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在发行品种、数量、结构和市场配套设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债券市场发展很快。1990年以来,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在香港共发行债券33笔,市值562亿港元。到1995年6月,香港金管局累计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共508.4亿港元, 平均每天交易量为206亿港元,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政府债券市场之一。

此外,香港还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基金管理中心。截止1995年底,香港认可的单位信托和互惠基金,由1994年的978个增至1183个。 目前香港基金市场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

70年代以来,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并率先成为亚太地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自由开放的金融政策。香港1973年解除了外汇管制;1974年开放黄金市场,实行黄金进出口自由;1977年建立商品期货市场;1978年放宽外国银行在港开设分行的限制,逐步开放银行牌照;1982年撤消对外金融活动利息收入的预扣税;1983年又取消了10%的港币利息预扣税,资本进出自由,外资银行业务范围也基本不受限制,香港至今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此外,香港还有一个适应国际化要求的货币制度,特别是港币的发行,有十足的外汇储备,使港币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又能自由兑换其他货币。

——香港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因素。主要表现在:(1 )长期以来香港的政治与社会比较安定;(2)香港的法制比较健全,是法治社会; (3)经济体制市场化;(4)低税率和简单税制,税收十分优惠; (5)经济增长迅速,199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23000多美元,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6)拥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包括发达的国际通讯和交通设施等;(7 )拥有一批具有专门知识又熟悉国际金融营运环境的高素质人才;(8)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英语被广泛采用。

——背靠中国大陆。香港有着背靠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这个大环境,其特点是有着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国际上有远见的投资者都不会忽视这个市场。而要使资金和商品打入中国市场,香港是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桥梁和跳板。这个中国因素是其他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无论从眼前或长远来看,它都加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乃至整个香港对全世界的吸引力。

——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及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将成为香港经济繁荣和金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护

二十多年来,香港金融市场日趋成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但“九七”后香港金融业仍将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香港正面临着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日益强劲的竞争压力。一是来自新加坡、东京的挑战。东京与新加坡一直是香港的竞争对手,这两个金融中心不断采取新的举措来增强本中心的吸引力。如日本政府在取消外汇管制和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近几年又开办了规模巨大的离岸金融市场,扩大了对亚洲的投资。新加坡近年来也积极加强其区域银行中心的地位,颁布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外资银行的政策。如1990年3月,宣布对金融和保险业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一系列优惠税收政策, 其中包括对新设立基金和金融中心的跨国公司的课税由32%减至10 %;1995年又把金融机构离岸业务的税率由15%降到10%。二是来自周边地区或城市的挑战。例如,泰国正在发展曼谷国际银行中心,除了为本国企业筹集海外资金外,亦把业务重点放在刚开放的印支半岛国家。马来西亚则发展拉布安岛成为离岸银行中心,积极吸引国际银行到当地开设离岸银行分行。台湾近年也提出把台北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方案,欲营造“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此外,吉隆坡、马尼拉、汉城均表现出较大的努力。尽管这些地区的发展目前与香港尚有比较大的差距,还不具备取代香港的条件,但从长远来看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在于香港本土经济的脆弱性。一是香港金融市场仍相对较小,开放性较大,较易受国际热钱的冲击。近年来香港股市波动较大就是一例。二是为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现时香港仍实施联系汇率制度,但香港通货膨胀长期高于美国,使各业在港经营的成本迅速上升,直接影响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三是近年国际金融市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如监管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如巴林及大和银行等事件。四是香港的楼价上升很快,直逼东京而超过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使外资银行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再次,人才和资本外流严重。80年代后期,香港发生了所谓的“前途困扰”和“信心”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资本和人才的大量外流现象。资本外流主要是指香港资本非投资性外流和在册香港公司迁册海外。人才外流主要是指香港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生活较富裕的中产阶层人士移民海外的现象,其中银行从业人员居多。人才和资本的外流将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尽管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它们所具有的相对优势仍然很明显,维护和推动香港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仍然存在。

从内部因素来看:(1)香港经济基础仍然坚实。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稳定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2 )香港金融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数量不断增加,外资金融机构的来源区域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专业人才尽管有流动,但不等于完全流失。(3 )香港的营业环境仍较宽松,积极不干预主义和自由港政策将继续下去。(4 )香港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监管制度已逐步达到国际水平,同时香港与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早已建立起紧密的关系。(5 )香港在国际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而且有许多因素将继续保证这种地位和影响的稳定与提高。

从外部因素来看:尽管香港一些机构迁册海外,改变在香港的上市地位,但绝大多数的机构看好香港前景,而迁册到海外的企业也并不等于放弃在港发展。很多国家都珍惜“九七”香港回归这个契机,站稳脚跟,以期进一步抢占市场。至于国际社会也普遍对香港的前景具有信心。世界银行于1996年3 月在香港首先发行了跨越1997 年的定息债券; 1997年9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在香港举行年会。 这些不但显示了国际金融界对香港的重视,而且说明它们始终看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中国大陆因素来看。中国大陆无论在政策、法律及行动上,都已显示了对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乃至整个香港经济稳定与发展的信心和努力。中国大陆不但在大的政策上规定实行“一国两制”,明确了香港回归后的社会制度,而且在《基本法》中对国际金融中心稳定和发展作了明确的表述。这些都十分明确说明了中国大陆致力于维护和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中国大陆的国有企业把香港股市作为海外上市的首选目标,并不断加大上市的力度,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高

香港金融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与金融业中具有显赫的位置。可以预见,“九七”回归后,香港的金融业必将对中国内地的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快研究和思考巩固与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乃是当务之急。

1.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主要依靠香港和中国双方的共同努力。从香港来说,近年来在改善环境、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香港本地人对香港前途充满信心,香港有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确保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从中国大陆来说,如今中国内地已在基建、法律、金融、人才及各个市场体系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正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投资、外贸外汇、计划在内的体制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将使中国的微观经济运行规则日益逼近国际惯例,而且将为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与宽松的经济环境。中国整体经济将持续以较高速度向前发展,这样到二十一世纪初就可以基本建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香港经济金融的发展也就有了一个更为可靠的腹地、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广阔的市场,这将有利于香港金融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国际金融中心功能。

2.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应该大力宣传和贯彻《基本法》,消除对香港回归后的疑虑和误解。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和中国实行两个货币体系,两种金融制度,两个金融管理当局,两地金融往来按照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进行。香港金融机构在中国大陆仍享受外资银行待遇,中国大陆在香港的金融机构适应香港的金融法规。

3.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必须注重两地金融业的相互衔接。(1)中国内地可以放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 逐步有计划地增加外资银行数目,并逐步放开人民币业务,让外资银行为内地经济服务。(2)加强内地金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内地可以聘请香港金融专家来为内地培养金融人才,也可以选派人员去香港金融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3)内地应创造条件, 逐步实现人民币与港币和其他外币的自由兑换。同时,内地应借鉴香港的做法,加强对货币发行量的控制。(4)中国人民银行将对香港的货币稳定提供支持。1996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了美国国债双边回购协议。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必要时向香港金融管理局提供流动性支持,以稳定港元汇率。两者的衔接必将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必将能够为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标签:;  ;  ;  ;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维持及提升_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