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张建洲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观察枸橼酸盐(Cit)、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Cr)水平,比较联合诊断及磁共振平扫单一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远高于单一检查;前列腺癌患者Cit峰值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Cho峰值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联合诊断可显著提升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且可对代谢产物进行观察,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出率。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1]。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患者早期常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逐渐出现压迫和转移等症状,影响膀胱、精囊、血管神经束,引起血尿、血精、阳痿,威胁患者正常生活[2]。本文总结并归纳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癌诊断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随机挑选出42例,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22例,前列腺癌20例,挑选时间选取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所有进行前列腺癌诊断者均进行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22例:年龄51~75岁,平均(66.82±1.4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4例,初中或高中者5例,专科或卫校者7例,本科及以上者6例。前列腺癌患者20例:年龄50~76岁,平均(66.84±1.4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3例,初中或高中者6例,专科或卫校者6例,本科及以上者5例。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信息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局,提示组间差异微弱,可比性强。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①无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史者;②临床资料完整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无磁共振检查禁忌症者;④检查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者。

b)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障碍者;②不满足纳入标准任意一条者。

1.3 方法

所有进行前列腺癌诊断者均进行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采用体部矩阵相控阵线圈。扫描前无需清洁灌肠,也无需放置直肠内线圈,嘱患者少量留尿。扫描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图像,参数选取带宽15.6~41.9 kHz,层厚5 mm,矩阵256×256,信号平均次数为2。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及枸橼酸盐(Cit)、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Cr)三种代谢产物的水平,观察Cit、Cho、Cr的波谱图,统计(Cho+Cr)/Cit值。

整理两组数据,比较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联合诊断以及磁共振平扫单一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1.4 观察指标

以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患者例数/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Cho+Cr)/Cit值由(±s)展现,行t检验,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由%展现,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统计学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2、结果

2.1 联合诊断与磁共振平扫单一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较

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41/42)、95.2%(20/21)和100.0%(21/21),均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单一检查,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2.2 良恶性患者代谢产物峰值的比较

磁共振波谱成像显示,前列腺癌患者Cit峰值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Cho峰值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且(Cho+Cr)/Cit>0.99,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类似于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3]。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切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此项试验中,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均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单一检查。表明磁共振波谱成像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工具,大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此外,前列腺癌患者Cit峰值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Cho峰值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且(Cho+Cr)/Cit>0.99,这些均是前列腺癌患者的重要表现信息。

综上所述,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联合诊断可显著提升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且可对代谢产物进行观察,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出率。

参考文献:

[1] 王振强, 王冬芳, 朱艳丽. T2W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用于临床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J]. 中国医刊, 2017, 52(2):70-74.

[2] 何雅坤, 许国辉, 任静,等.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联合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 华西医学, 2017, 12(07):77-80.

[3] 王书健, 郑春生, 黄柿兵,等. 前列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波谱成像的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8):102-104.

论文作者:张建洲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张建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