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民族乐团的多样性_管弦乐论文

时代与民族乐团的多样性_管弦乐论文

民族管弦乐的时代性与多样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性论文,管弦乐论文,多样性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同时,使民族器乐艺术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创作和演奏上达到更高水平,这是海内外民族音乐家日益关心的问题。以“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方向与展望”为主旨的“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日前在香港演艺学院戏剧院召开。上述问题也成为研讨会的中心话题。研讨会由香港市政局主办,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民族音乐学会和香港作曲家联会协办。来自祖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侨居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的近30位作曲家、指挥家、理论家和演奏家出席了会议。

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得与失

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我国及海外华人地区得到了普遍发展。

然而,对于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在创作技法和观念、乐器改革、乐队编制以至这种大型乐队形式本身,如何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如何使之在不失传统特色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大型乐队在民族器乐艺术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这些问题引起了音乐界人士的关注和争议。会上,许多代表在回顾我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时,充分肯定了它的成绩。他们指出,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在发展中,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勇于吸收和善于化解的兼容性。现代民族管弦乐队是中西音乐碰撞之后“音乐变迁”的典型表现之一,今天,全世界的华人都已普遍认可了这种民族乐队新形式。

但同时,一些代表指出,在肯定现代民族管弦乐队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如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势头盖过了其它民族民间乐种的发展,这已形成一种危机!对大型乐队模式持基本否定的意见虽然有些偏激,但其立足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反对盲目崇拜西方的主张以及在创作观念、乐器改革、乐队编制等方面所提出的批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近几十年来,忽视民间地方乐种的发掘、利用已形成了危机。诚然,否定大乐队和忽视中、小型乐种都是片面的,应提倡多样化,大、中、小型多样并存。

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交响性探索

如何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交响性表现手法、为群众喜爱的民族管弦乐队作品?与会代表指出,80年代以来的一批作品,在民族管弦乐队“交响性”探索的道路上卓有成效,它们贴近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审美理想,贴近普通人对于生活的感受,较容易为广大听众所理解。

在创作实践中,对交响性构思的诸多因素的民族风格的追求,是每个作曲家都在努力思索的问题。民族风格从何而来?与会代表指出,应从作曲家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中来。在民族管弦乐交响性的思维中,完全有可能将复杂的技术手段同典型的民族因素融合得更自然、更有个性和新意。作为现代的中国音乐,应该反映出鲜明的民族音乐的特质。如果把中国乐器的音色、音响等等放到西方管弦乐队的模式中去,从而使它削弱、磨平,其实是世界音乐的损失。

许多作曲家围绕大型民乐队的配器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他们认为,民族乐器的个性很强,组合在一起,难以融合,而作为多声部的乐队,又必须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在为其写作时,应注意民族乐队在音色、音响和演奏上的特点,不宜简单效法西方管弦乐队的配器法。有的代表还从每一乐器组的特点的优劣出发,提出了大型乐队体制调整的可能性。

对于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些民族乐队的现代作品,与会者发表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现代派”作品不顾听众的欣赏要求,丢弃了旋律美,制造听觉刺激,连欧洲人听了都莫名其妙。有人认为,民族管弦乐交响性实验的道路十分广阔,不能排斥各种形式的探索,只是不赞同“现代技术至上”、故弄玄虚、无视听众的倾向。就技巧本身而言,无所谓“新”、“旧”的鸿沟,只有陈旧的思维,没有过时的技巧。有人则认为,“新潮作品”都在努力寻找与西方管弦乐队作品不同的音色和技法,作曲家应努力从民间音乐形态中发掘富有特色的音乐素材,开掘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的“交响性”和“戏剧性”。对于民族乐队的“交响化”探索,我们尤其应该有比较宽容的心态。这些青年作曲家大胆吸收了西方现代的各种新技法,以独特的音响和新颖的构思反映了作曲家的现代感受,其中一些作品已受到国际乐坛和一部分听众的热烈欢迎。这类新作尚属试验阶段,将来发展如何,仍有待观察。

民族管弦乐器的改革

极具个性的民族乐器改革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如何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解决其音色的融合、音响的均衡等问题,并相对扩大音域,丰富表现手法,使之适应民族乐队交响性思维的需要,是长期困扰音乐工作者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当前民族乐器改革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

与会代表指出,目前的乐器改革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因而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的弊端,更缺乏现代科技的统一指导。大家呼吁,尽快召开全国性的乐器改革研讨会,从而在具体改革方案上求得共识。

标签:;  ;  ;  ;  

时代与民族乐团的多样性_管弦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