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实施护理的分析论文_朱良艳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流泪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眼部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症状消失时间,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干预;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311-0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临床眼科疾病,关于此病的临床特征为潜伏期比较短,传染性非常强,患者一般会伴随结膜充血等相关并发症,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不但需要有效控制传播源以及积极的治疗措施之外,还需要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加快康复速度[1]。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5岁,平均8.5±3.3岁,患者的病程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23小时,平均11.1±3.6小时,其中双眼不适患者30例,单眼不适患者2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4岁,平均8.8±3.1岁,患者的病程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22小时,平均11.0±3.2小时,其中双眼不适患者28例,单眼不适患者2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措施:因为患者和患者家长对于疾病欠缺了解,担心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交流,使其正确的认识到疾病的基本情况,缓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紧张与恐惧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针对存在假膜的患者,需要接受假膜去除治疗,假膜形成属于引发重症结膜炎的主要因素,严重者会出现假膜池,引发角膜炎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去除假膜之前,需要为其滴盐酸奥布卡因麻醉,采取无菌棉签去除假膜,保持动作轻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当假膜去除完成之后,需要在患者眼部涂抹眼膏;由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染性非常强,患者眼中分泌物能够通过物品、手以及污水传播,所以需要完善隔离消毒措施,对于患者的生活用品和医护用品需要单独使用和摆放,当医护人员接触之后需要马上进行手消毒;在开展结膜囊冲洗护理操作之前,需要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头部倾斜到清洗一侧,保证受水器紧靠在冲洗眼部面颊部位,同时观察患者角膜的情况,当完成冲洗之后,使用无菌棉签擦拭患者的眼周;患者的眼部用药清洗,需要由家属操作完成,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用药方法,如果分泌物比较多,需要马上进行彻底清除,防止影响到药物效果,另外,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在规定时间之内对患者眼部滴眼药水,用药顺序依次为抗病毒、抗生素以及角膜生长因子眼膏,三种药物的使用时间需要间隔5分钟[2]。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善,或是出现加重,代表无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眼睑黏液分泌物减少,眼睑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症状得到缓解,代表有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眼睑黏液分泌物消失,眼睑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症状显著好转,代表显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眼睑不存在分泌物,眼睑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症状完全消失,代表痊愈[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5.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x-±s) 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通过χ2校验,所得P值>0.05,代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P值<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流泪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眼部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2。

3.讨论

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疾病初期利用物体接触进行传播,严重者会造成细菌与病毒交叉感染,因此临床中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消毒隔离护理措施,使患者和患者家长对于疾病存在正确的认知,有效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4]。根据文献资料显示,针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疾病传播,促进治疗效果[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表明,研究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流泪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眼部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中在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岳艳芳,岳艳芬,魏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和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12):183.

[2]罗华丽,和永生.五花汤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19):1943-1944.

[3]古育玲,孙爱华.急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9(2):107-108.

[4]王君君,赵锦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毒学检测[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13(3):279-283.

[5]张玉香,曹长阳,黄丽华.炎琥宁氧雾化加眼水滴眼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3):122-123.

论文作者:朱良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实施护理的分析论文_朱良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