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金融学研究热点综述_财政学论文

国外金融学研究热点综述_财政学论文

目前国外财政学界研究热点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学界论文,财政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亚当·斯密提出国家是“市场守夜人”以来,财政学研究方兴未艾,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对财政学研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70年代由于中东石油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滞胀”状态,人们开始怀疑凯恩斯学说,以此为契机,众多经济学说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财政学又迎来了春天,公共财政问题、分权问题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下就国外财政学界几个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概述。

一、公共财政问题

自60年代提出公共产品理论以来,公共财政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广泛利用,现在美国大学甚至已取消财政学,取而代之的是公共行政管理学。公共财政有两个主要问题要回答,一是公共产品的规模;二是公共产品的提供对象。

关于公共产品规模问题。公共产品规模的大小,不仅涉及到政府供给能力,还涉及到政府职能和政府执政目标等一系列内容,如宪法赋予政府的权利、执政党所代表的阶层利益、政府的财政能力及经济形势等。具体地讲:1.在法制国家里,政府也要受法律约束,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少了,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是读职行为;做多了,保护过多,不利于竞争,是越权行为。2.政党是阶层利益的代表,不同政党代表不同的阶层,执政党只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照顾自己阶层选民利益。3.经济发达,财政供给能力强,就能够给国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4.各国政府往往依据经济形势的需要,采取灵活的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贯彻时的间接性、滞后性相比,财政更直接、及时、明显。

关于公共产品由谁提供。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像造币厂、中央银行等纯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性很高的准公共产品可由政府直接生产;一般认为私人生产率高于政府直接经营效率的公共产品可由政府间接生产。二是公共产品由哪一级政府提供,这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税收分割等。

公共财政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得较晚,80年代,学者张愚山在翻译出版美国经济学家埃克斯坦的PubiCFinance一书时,把其译为“公共财政”,而从领导层的角度提出来则在90年代以后,从而引起我国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1998年末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了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改革目标,为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奠定了基础。

二、分权理论问题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地方财政制度上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前者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财政收入大部分向中央政府集中(数据略)。后者则以美国为代表,各州有自己的立法权和税收管辖权,相对于单一制国家,在财政收支上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自主权。显然,这两种类型各有所长、所短。单一制可强化中央政府的领导权威,但不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相反联邦制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但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各个国家在长期发展中,受到了历史、文化、习俗等制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财政体制。如单一制国家中的荷兰,形成南欧类型,而挪威则形成了北欧类型,法国则形成大陆类型等。但无论单一制国家,还是集权制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分权理论,就是说地方政府要跟中央政府划分事权和财权。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70年代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以沉重打击,同时也带来了“滞胀”难题,以前被西方政府视为灵丹妙药的凯恩斯理论失灵。在各国政府和经济学者一筹莫展之时,1976年英国举行选举,保守党主席撒切尔夫人击败工党领袖上台执政。面临国内经济萧条,外贸萎缩的经济形势,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把铁路等国有企业私有化;二是引进人头税。其中,把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英国经济带出了泥沼。其后,1980年美国共和党候选人里根当选总统,提出还权于民,还政于州的政策,经过共和党长达12年的努力,终于为美国90年代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90年代地方财政学迎来了分权时代,各国政界人士和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大社会、小政府成为各国政府改革的潮流。所以,减少政府过多干预,避免由于政府干预给市场价格带来的扭曲和失真,发挥企业、地方政府和居民的积极性,提高竞争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分权就是要把中央政府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体现下级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优先的原则。这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间事权划分,公共品提供等方面很有借鉴意义。

三、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政府预算问题

目前,以产出为基础的预算编制代表现今国际上政府改革的潮流,而权责发生制是实现产出预算的重要基础。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政府预算(全部或部分实行),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和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政府预算管理水平,增强预算透明度。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此种方法。

政府预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国家。在政府预算上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新西兰是第一个在政府预算上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澳大利亚近期刚开始;英国准备在2001至2002财政年度的政府预算中进行部分改革;意大利在政府预算上实行的是完全的权责制,也实行收付实现制,但就两种方法之间产生的差额进行反映。

在政府预算上,除不进行资产资本化、不计提折旧外,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加拿大、冰岛和芬兰采用局部权责发生制,国家购入资产不进行资本化以及不提折旧外,对其他会计事项都实行权责发生制。

对特定会计事项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有美国和丹麦。丹麦对公债利息和雇员养老金的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其他方面都实行收付实现制;美国对公债利息、某些养老金项目及对第三国家的贷款或担保,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的其他方面仍采用收付实现制。

计划引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有加拿大、韩国、荷兰、瑞典和瑞士。德国和葡萄牙在政府预算体系完全实行收入实现制,但按权责发生制做一些补充性规定。

四、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政府财务报表的有关问题

财政财务报表采用收入实现制,存在各种问题,如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会计报告信息不够完整、核算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等。相反采用权责发生制,则有许多优点,提供收入支出方面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以对政府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反映。另外,权责发生制还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管理者对其成本以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非常了解。权责发生制可以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估,与项目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为决策时提供有力的帮助。例如可以对目前已发生的负债,将来才产生支出的项目(如直接贷款,贷款担保等)进行成本核算。因此,很多国家在政府财务报表上进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目前,在财务报表上实行权责发生制有澳大利亚、芬兰、希腊、意大利、新西兰、瑞典和美国,将国家政府整体汇总的财务报表完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反映。对资产不进行资本化,也不计提折旧,除此以外所有的财务报表均按权责发生制进行反映的国家有加拿大和冰岛(在政府预算上实行权责发生制)。财务体系基于收付实现制(特定会计事项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是丹麦,公债利息和雇员养老金按权责发生制处理,其他方面的财务报表按收付实现制处理。法国和波兰也是同一类型。荷兰、瑞士、英国和葡萄牙等四国仅在部门或办事机构层次的财务报表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国家统一汇总的财务报表基于收付实现制)。荷兰将在近10年对统一的财务报表实行全面的权责发生制,英国计划到2005/2006年财政年度,对统一汇总的政府财务报表范围内实施权责发生制。

比利时、德国、匈牙利和爱尔兰财务体系完全建立在收付实现制之上,但引入权责发生制做补充性的规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世贸组织的加入,建立信息完整透明的政府核算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探索政府会计引入部分权责发生制方法,为实行部分权责发生制预算创造条件。

五、福利财政问题

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人口出生率低,高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据日本人口问题研究所于1997年对几个发达国家在2000年至2025年时期内,推测得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日本12.9%;法国7.3%;德国6.6%;英国4.5%;美国5.7%。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人口减少、医疗保障支出急剧增加、基础设施需要重新规划等。据世界银行1996年对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德国等西方7个主要国家统计,社会保障支出最低的是日本,其保障支出还占财政总支出32%左右(数据略),并且,今后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可见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意义。所以,近年来,日本学者纷纷对社会保障支出领域、支出结构、支出比重及高龄社会税收等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很多财政学著作直接冠名为福利财政学,这同西方经济学主张一脉相承。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创建阶段,主要研究解决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下岗再就业及医疗保险改革等问题,这虽然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但随着老龄人口逐年增多,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在今后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个问题。

六、转型国家财政问题

目前,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同中国一样,都处于转换时期,都面临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问题。这必然涉及到政府之间事权如何划分、税收如何分割、转移支付制度如何建立等方方面面内容,同时也是对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秩序再构建的过程。如何在不引起社会较大震动下,公平、合理、公正配置资源,平稳过渡,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东欧一些国家的做法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转换有较好的启发。如:在构建地方财政体制中,对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处理问题,波兰没有简单地撤消或合并基层政权组织,而是一方面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另一方面减员增效,实际效果不错。

在引进外资、扶持产业等方面,波兰并没有简单地实行私有化,而是对不同行业进行差别管理。对传统企业鼓励其与外国企业嫁接、委托加工等;而对高新技术产业,则鼓励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办厂,并且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大力扶持,或政府也会出资,聘请专业人员经营管理。这既照顾了传统企业生存和工人就业,又解决了企业的升级换代,兼顾了产业结构的协调。

匈牙利财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财权适应事权的前提下,实行中央管理与地方自主相结合,一部分预算收入下放给地方议会,使它所掌握的财政资源有所增加。中央与地方的分配也采用分税制,中央多收,地方少收,地方税收不上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收入不足时中央给地方补助。中央企业缴纳的一般利润税、累进利润税以及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缴纳的工资税属于中央税;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缴纳的城乡发展税和居民缴纳的税收(包括房产税、个体私营经济的流通税)属于地方税;地方企业缴纳的利润由中央和地方共享。

标签:;  ;  ;  ;  ;  ;  ;  

国外金融学研究热点综述_财政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