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 玥

摘 要: 人力资本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个关键的因素。特别是二战之后,经济学家更关注的是人力资本,不仅仅是它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比较优势的发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文章最后提出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并采取相应的增强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对策建议

一、引言

生产知识和人类技能的储备被称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人类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劳动质量。其实,它在古典经济学中早已出现。早些时候,工人的才能被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是资本的一部分,他把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归结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他认为推动和维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是个人的正当动机,让劳动者能够追求自身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之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分析了资本投资的长期意义和家庭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特殊作用,以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创立了人力资本。它突破了资本的传统内涵,将资本从纯物质资本扩展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从而运用新的理论来研究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首次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克服了许多障碍,使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方法,对教育投资回报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因此,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此后,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研究,如从迁移、教育等方面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从不同国家的实践情况去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用教育经历测量人力资本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应是人力资本,其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总之,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它能与现阶段的我国结合起来,我国现在是人口数量众多,资源短缺,人力资本理论对现代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解释,意味着我国不仅缺乏物质资本还有人力资本。如果想要发展我国的经济,对我国进行投资,不管是工厂、设备还是基础设施,没有人力资本的增长,经济也是很难发展的。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人力资本是技术和知识的人格化,一个区域人力资本存量越大,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因此,区域经济要想取得较快、较好的经济增长,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积累。

(二)人力资本能提高经济实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区域竞争优势理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表现。在波特的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其中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竞争优势。

在对思辨性翻译能力重要性程度的认识上,根据下表我们可以看出,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程度,这就表明,对于所有的MTI专业学生来说,不管其年龄多大,都对思辨性翻译这一名词有一定的认识,并都对其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其中又数年龄在23到25之间的同学对思辨性翻译能力更为重视。这说明,现在在校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思辨性翻译能力认识基础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三)人力资本有利于技术创新,从而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成功,日本不仅从根本上摆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贫穷,它还创造了经济学家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繁荣。教育的成功,使得日本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优化了劳动力素质,提高了生产率。日本的成功,使得教育的影响也得以深刻,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使得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紧密联系,使得各国开始注重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此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三、中日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

(一)日本的人力投资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力资本上的不足逐渐被中国领导人意识到,科技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关键。在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中国高校规模从1990年稳步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两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一方面,长期以来,教育投资解决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教育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就是指家庭对教育的投资,现在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占家庭对收入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往往在子女的教育上花大价钱。这样可以满足需求,也可以显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也是非常大的,这样可以增加教育及教育服务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可以带动教育产业的发展,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高等教育的社会回报率为9.5%,对个人回报率为14.8%,从数据看来,高等教育对个人的回报率要高于社会回报率。目前,高等教育收益率逐渐上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收益率也在逐渐增加,所以对于教育的投资可以为家庭或者个人带来更大的回报。教育社会成本指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也是大大增加,国家为了培养人才,带动人力资本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以此使我国的发展速度加快。

总之,中国的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同时期的日本还远远落后,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就超过了30%,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还处于低水平。相比于日本,中国的教育还低于日本,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很多方面落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教育、科技,这些其实是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技术的变革,如发明创造、技术扩散和技术应用等是由人来完成的,研究、开发、发明创造是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特征,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另外,科学技术要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条件。这些都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结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二)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日本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相对成功的。二战之后,日本和英国战败,两国的经济开始衰退,许多企业面临倒闭,以至于工人失业率持续上升,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率也是持续上升。日本衰退,很多经济学家分析日本想要恢复成之前的发展水平,得数十年。然而,事实上,从1945年到1960年,日本仅用了15年,从衰退中恢复起来,让很多经济学家叹为观止。并且在60年代,两国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超越美国和苏联,最终,使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强国。日本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离不开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资。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但是日本的教育水平很高,而且教育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日本每年的教育支出约占国家财政支出的5.4%,日本平均每人每年在教育上的花费为250美元,领先于世界。教育的繁荣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日本的教育投资收入占52%,科技进步收入占43%,资本扩张收入只占5%。

其实,日本证明了“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日本的人口只有1亿人,这样讲,日本的劳动力是不足的,但工人的教育水平高,而且平均劳动熟练程度是很高的。从这个角度讲,日本不是一个缺少劳动力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本的国家。战后,日本注重教育的发展,注重培养大批人才,注重教育的重要性。它包括三个重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的能力;振兴科学和技术;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其实,这三点没有一点是脱离教育的。

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还存在着一些紧迫的问题,它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增长。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迫切需要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人力资本战略。

还有那个和纸条放在一起的纸包,每次想到它我也是心惊肉跳。就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哥哥买房差一部分钱,我便抛火球一样把那个纸包扔给了哥哥,哥哥在我面前撕开纸包,一张一张的点,整整1万元。钱真的很新,捏住钱的这一端,那一端连弯都不弯!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联用托伐普坦对心衰患者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用传统利尿剂(呋塞米或托拉塞米),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心衰再住院率。托伐普坦虽然可以使血清钠升高,进而升高患者的血清渗透压,但尚未使血清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少,托伐普坦的服用时间较短,随访时间不够长,且在研究设计中未能实现托伐普坦组和标准治疗组的配对。因此,今后需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探索托伐普坦对慢性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托伐普坦的疗效预测因素,从而优化对心衰患者的个体化管理。

四、对策建议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中也已经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将钢轨打磨技术发展实现智能化转变已经具备可能性。比如在打磨技术的应用发展中,将其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智能探照技术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而在技术的发展结合中,能够将对应的施工管理因素落实到施工管理中,通过智能化探照技术的分析,对钢表面的磨损情况做出分析之后,按照其分析进行对应区域施工,借助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钢轨打磨技术的应用效果,对于提升整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4]。

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对线条的偏爱和执着使得当时学院派的素描绘画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丰富了素描表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他说“线条就是一切,色彩是空虚的”,他的线条简洁、精准。德拉克洛瓦则认为“线条就是色彩”,他作品中的线条热情奔放,节奏感极强,使得在油画作品中的肌理变化、笔触律动赋有塑造之美。

(一)转变片面的投资观念

一说发展经济,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上项目,铺摊子,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却很少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本,即使各种物质要素都具备了,也不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或不可能在长期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首先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加以考虑。

(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

制度是发挥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潜能的“启动器”,制度是使人的经济价值不断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因此,人力资本无论是质量的提高还是数量的增加、配置效率的改善,都离不开适当的激励制度。这是由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的。如果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不够,人力资本载体就会把人力资本“关闭”起来,致使人力资本不能很好地被利用。不同的产权制度和企业的组织制度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本的激励程度。因此,从微观的角度上讲,作为用人单位,应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这一产权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分配为中心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企业人力资本的流失。从宏观的角度上讲,作为政府,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如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为人力资本的发挥创造必要的组织制度和其他社会文化条件,消除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这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就是积极发展人才市场,建立人才市场化流动的平台,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力资本价格,促进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实现教育主体多样化和大众化。

(三)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我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教育经费的投资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教育产业主要由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这样导致教育投资不足,办学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其实,为了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仅应增加政府的投资,还应增加收入来源,减少支出,应该引进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人作为教育的主体,从而使教育主体多样化。在中国,只有10.5%的18至24岁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50%以上。这样看来,教育在发达国家中趋于大众化。我国人口数量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中国东部接受的教育程度要高于中部和西部,而中部又高于西部,以此看来西部接受教育程度是最低的。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平衡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合理分配资源配置。我国要想使教育持续发展,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数量,应使教育大众化。

(四)加快就业制度改革,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转移将有赖于经济本身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将通过增加积累、调整技术类型与产业结构演化为劳动力流动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而体制的创新则通过确立一种不同于计划控制的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一种制度基础或条件。因此,积极推进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向就业市场化目标迈进。无论这一改革的难度有多大,它都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只有完成就业制度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疏通人力资源连同全部经济资源流动的渠道,使生产要素在追逐收益的过程中实现最佳配置,那时,中国经济运行的效率与质量将会有大大提高。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9)02-032-02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 王玥,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责编:赵毅)

标签:;  ;  ;  ;  ;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