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论文_周燕

观察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论文_周燕

周燕(无锡市康复医院214043)

【摘要】目的:观察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提高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 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8 例)采用传统颈椎牵引治疗,实验组(28 例)采用传统颈椎牵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各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疼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安全高效、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部康复操;颈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31-01

长期以来颈椎病被视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据相关资料统计,50 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5%患过或正患此病,年轻人群大多不会受到该疾病困扰;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颈椎病发病情况有年轻化趋势。根据颈椎病临床症状及体征,颈椎病类型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及椎动脉型等[1]。本文选取我院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56 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传统颈椎牵引方式治疗以及在传统颈椎牵引治疗的同时进行颈部康复操训练辅助治疗,经临床实验证明,用传统颈椎牵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现综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2 月之间收治的56 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践的研究资料。其中,患者年龄42~71 岁,平均48.2±3.5 岁;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23 例;患者病程1~6 年,平均2.3±0.4 年。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述内容,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患有颈型颈椎病,并排除患有其他类型颈椎病的可能。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慢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眩晕,同时患者常可感觉有头重脚轻感、自身旋转感或者周围环境旋转感,所有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颈椎活动空间受限,症状较明显的患者有一定的的颈部疼痛感。入院确诊后,所有患者均未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信息,各项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本组患者进行传统颈椎牵引方式进行治疗。其主要内容有:在治疗时,让患者取坐位,采取枕颌牵引带进行悬吊式颈椎纵轴牵引,牵引时颈部向后伸10°~15°,牵引重量一般为5~10 千克,之后根据患者耐受力大小逐渐改变牵引重量,每次牵引时间约为30~45 分钟,最多不超过1 小时。每天牵引1 次,治疗6 天为1 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1 天[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传统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采取进一步的颈部康复操训练进行辅助治疗。包括传统颈椎牵引治疗手段在内,其主要内容还有:患者采取站立体位,头部摆正,挺胸收腹,同时双肩微微向后收,双脚自然分开。头部运动:上述准备动作完成后,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徒手自主地进行头部全方向的运动,如后仰、前屈、左侧摆以及右侧摆等,力求方位全面。每个动作均重复5 个回合左右,本头部运动步骤总时间约5 分钟。肩部运动:患者身体保持原来的预备姿势,此时双肩全力上提,然后双肩缓慢向后做慢速的旋转运动。此回合重复约2 分钟。头部抗击阻力运动:本回合运动方法与头部运动内容相同,只是在重复头部运动方法的过程中,要进行对抗活动方向进行抗阻力运动,抗抵抗力量以患者有微痛为宜,训练时间在2~3 分钟。转体运动:两肘屈曲平举于体侧,两臂体前平举双手相扣、掌朝下,腿腰部发力进行左、右侧转体练习,头随身体运动方向同向后摆,时间5 分钟左右。头部环绕运动:头部自主地顺(逆)时间进行环绕运动,约5 分钟。保持肩部肌肉的舒适[3]。上述所有步骤均应逐步进行。

1.3 评价标准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引导每例患者对自身痛感进行VAS 评分。分值区间为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痛感越明显。同时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测所有患者的治疗后疗效。治愈:患者颈部功能完成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颈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偶有痛感,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好转:患者颈部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恢复,颈部活动能力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l8.0 分析数据,使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 评分相当(P>0.05),但实验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 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对照组 28 6.19±1.21 4.59±1.04

实验组 28 6.21±1.26 2.18±1.12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效率明显较低,且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二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28 1(3.57) 5(17.86) 11(39.29) 11(39.29) 17(60.71)

实验组 28 4(14.29) 9(32.14) 10(35.71) 5(17.86) 23(82.14)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但该病的症状较轻,患者往往不易于察觉,所以常不能及时得到治疗。颈型颈椎病是一种初级的颈椎病,因此也是对症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时机,所以在颈型颈椎病阶段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传统颈椎牵引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颈部康复操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后患者的痛感明显减轻,且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

综上,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安全高效、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张纳新.颈部康复操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1)[2] 王剑阳,许斌,方永革. 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部康复操训练对疗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3:337-338.[3] 刘清泉,丁华,黄炜.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部康复操训练对疗效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

论文作者:周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观察颈部康复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论文_周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