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企业新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三点建议_企业经济论文

对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三点改进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点论文,评价指标论文,意见论文,企业经济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对去年初财政部制定的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增设“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剔除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社会积累率五个指标,同时调整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 评价指标 改进意见

去年初,财政部制定了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该指标体系尚有不足之处,故提出以下三点改进意见,以抛砖引玉。

一、应增设“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应当是经济效益内涵的具体化。关于经济效益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已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即劳动耗费或资金占用与劳动成果相互比较的关系。”〔2〕或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消耗和成果、 费用和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一般可通过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同取得的有效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予以反映。”〔3〕可见,所谓经济效益, 通常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另一方面是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的比较。这里,劳动耗费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劳动量,包括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消耗和原料、材料、设备等物化劳动的消耗。综合反映企业耗费情况的指标是成本费用。劳动占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占用的劳动量,包括占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手段和材料物资等劳动对象,以及其他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经济资源。综合反映企业占用情况的指标是资金(或称资产)。劳动成果是指企业运用所占有的经济资源通过生产经营过程所取得的成果。综合反映企业劳动成果的指标是利润。在经济效益的两部分内容中,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已体现在新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如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而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在新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却未涉及,使得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完整。为此,笔者认为应增设反映该内容的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

计算公式中的分子, 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利润总额或净利润。

这一指标表明,每消耗一元的成本费用可产出多少利润。企业成本费用的变动对成本费用利润率有显著的影响。因为成本费用降低(或升高),不仅会使算式中的分子增大(或减少),而且会使分母缩减(或增大),因而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正因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反映成本费用变动上的高度敏感性,所以采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考核企业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就能有效地推动企业节约活劳动的消耗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二、应删除“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前已述及,经济效益是劳动成果与劳动占用或劳动耗费的比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经济效益的科学内涵。在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有的是符合或基本符合经济效益的科学内涵的,而有些指标显然与经济效益的内涵不符,将它们列作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这不能不认为是对经济效益的曲解。比如资产负债率,它本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对比,说明在企业的总资产中有多大的比重是通过向债权人借贷取得的。这个比例用来反映企业的债务状况、偿债能力和债权保障程度。对债权人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因为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负债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越小,这样债权的保障程度就越高,风险也就越小;反之,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负债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越大,这样债权的保障程度就越低。当经济环境恶化时,企业的债务负担就越重,发生亏损、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债权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资产负债率并不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比如销售利润率指标,它本是销售利润(或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或销售净收入)的对比,指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能带来的利润额,反映的是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所有产品的盈利能力。一个企业若劳动占用很多,劳动耗费很大,而取得的劳动成果很少,这显然说明其经济效益差,但只要该企业将这很少的劳动成果(实物产品)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则销售利润率仍可很高。反之,企业在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较少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多的劳动成果(实物产品、利润),这显然说明其经济效益好,但只要该企业在销售时采取薄利多销的政策,则销售利润率仍将很低。由于销售利润率并不反映企业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情况,所以也不能作为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除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外,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反映的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社会积累率是企业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与企业的社会贡献总额的对比,反映企业的社会贡献总额中有多少上交国家财政,用于社会再分配和经济建设。这些指标同样也不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社会积累率这五个指标与经济效益的内涵不符,所以应将它们从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中删除,以使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更为真实、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资产负债率等五个指标虽然不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并不意味着这五个指标没有作用。客观地说,这五个指标的作用都很大。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或对国家的贡献。这五个指标也为企业的有关各方所关心和重视。比如,企业的长期债权人和所有者就极为关心资产负债率,企业的短期债权人就极为关心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的经营者又极为关心销售利润率,而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国家,则更注重企业的社会积累率。第二,资产负债率等五个指标不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并不等于说这五个指标与经济效益就没有任何关系。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都应有个合理的水平,其指标值的高低将对目前或未来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销售利润率指标值在通常情况下是越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有利。但这些指标本身并不反映经济效益。

三、应调整“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随着企业资本金制度的建立以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经营机制的不断健全,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增设了资本保值增值率,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笔者对该指标的名称及计算有不同看法。

(一)关于指标的名称

我们知道,保值与增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值率与增值率也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将两个具有不同涵义的指标硬性凑到一起,显得不伦不类,使人看了摸不着头脑。比如说某企业某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值为80%,试问该企业的资本是否保值,有无增值呢?其实,该企业若资本保值率为80%,则说明资本未保值,流失了20%,当然就无增值可言,反映出企业在资本管理上存有很大的问题。而若资本增值率为80%,则说明企业的资本不仅保值了,而且还有很大幅度的增值,反映出企业在资本管理上成绩显赫。所以,资本保值率不同于资本增值率。当然,这两个指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保值率与增值率就如同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说的某经济现象的完成率与增长率一样。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之比叫完成率,报告期数值减去基期数值的差额与基期数值之比叫增长率。虽然完成率与增长率两者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完成率-1 =增长率,但完成率毕竟不等于增长率,并且我们也绝对不会将它们两者合到一起,称它们为“完成增长率”。

为此,建议将“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改为“资本保值率”或“资本增值率”。资本保值率与资本增值率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同一个问题。当资本保值率为100%时,资本增值率为0,说明资本既未增值,也未减值;当资本保值率小于100%时,资本增值率为负数,说明资本已减值;当资本保值率大于100%时,资本增值率为正数,说明资本已增值。 具体而言,资本保值率-1=资本增值率。

(二)关于指标的计算

在财政部制定的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所列示的企业某期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这样计算,其实是以所有者权益来表示资本的。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资本是否就是所有者权益这个问题,或者姑且也认为资本就等于所有者权益的话,那么,按上列公式计算至少也存在着未将非增值性(或减值性)原因引起的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变动额予以扣除(或追加)的弊端,从而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偏颇。所谓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是要保证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及其已实现的资本增值额的完全完整,并且通过经营过程,尽可能使原有资本(包括投入资本和已实现的增值额)得到增值,以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换句话说,所谓资本保值、增值,就是要用已有的所有者权益创造出新的更多的所有者权益,而如果新的所有者权益中包含有非原有所有者权益所创造的部分,则该部分就不能算作资本增值额。正因为企业在某个时期内可能会出现由非资本增值、减值原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所以,如果只是简单地用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相对比,就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情况。比如企业在某个时期内接受了投资、发行了股票、接受了捐赠等,这都会引起期末所有者权益增加,但这显然不能认为是原有资本增值了;同样,如果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那么必然会导致期末所有者权益减少,这也显然不能认为是原有资本的减值。为此,笔者设想,资本增值率指标是否可这样计算:

a.式中,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值额=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期非增值性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本期非减值性所有者权益减少额。

应当说,这样计算的资本增值率其准确性比原计算方法下的结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仍是个近似值,因为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尚不完全相同。分母只是指期初所有者权益,而分子除了包括期初所有者权益在经营过程中的增值、减值额外,还包括了本期增加(或减少)的非增值性(减值性)所有者权益的增值与减值额。若要使资本增值率指标计算得更为准确一些,则可按下列公式进行。

算出了资本增值率,则资本保值率=资本增值率+1。

为便于理解,我们不妨举一简例以说明之。

假设某企业某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000万元,7月1日向投资者筹集了资本1500万元,12月1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00万元,年底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0万元。

如按财政部所设计的公式计算,则

注释:

〔1〕《人民日报》1995年1月10日,“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简介”。

〔2〕《经济大辞典》,于光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620页。

〔3〕《财经大辞典》,何盛明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年11月,第45页。

标签:;  ;  ;  ;  ;  ;  

关于提高企业新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三点建议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