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均晓
广东启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高州 525200
摘要:以人为本指的是在基本安全管理基础上突出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中心,根据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具体情况和具体的人员结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障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效益的目的。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的思想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效果提几点看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思想应用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电力企业对于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处理得很好,重视绩效轻视安全管理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不少电力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从而威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安全责任制度没有有效落实,无法对工作人员起到警示和约束的作用。此外,部分工作人员缺乏风险识别能力,无法使用科学方法对安全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断,对于安全生产工具缺乏有效管理,现场管理混乱等也会造成安全隐患问题。
2以人为本思想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树立安全意识
上文提到,即便在现在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单位越来越重视安全管理,但是还是有不少安全事故发生,在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时不难发现很多都是由于基础安全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而基础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不准确、不全面,在每次事故发生于以后没有进行有效总结,员工素质不高等是产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因为安全技术业务和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在长期的管理中存在施工现场管理素质低下、管理手段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甚至还有部分基层单位不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开展生产作业,抓进度、抢产值,对于作业中的违章违规行为没有及时有效地纠正,使得员工的安全意识一直没有真正提高。而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各项管理制度没有有效落实更是使安全管理工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作为电力工程施工指挥者和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必须落实基层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实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基层管理人员要求施工人员完成工作量时更要将安全生产目标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安全设施经费的投入、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做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安全专职人员工作和安全检查、安全实施标准化作业。其次,抓好基层管理者法律和法规的学习教育,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普通员工改变传统观念,在强化管理者安全生产教育的基础上,对相关干部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岗前培训,做好现场检查监督工作,在必要时可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保证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此外,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管理人员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现场管理混乱和违章指挥人员进行惩罚,对安全生产成绩突出者给以一定奖励。在利益分配上应该突出管理人员的作用,分配制度不仅是利益分成标准,也应该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的标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升操作者的安全技能
为保证电力工程安全生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重点。电力工程大部分施工现场较小,人员和设备众多,是事故多发作业场所,所以提高操作者的施工安全操作能力,帮助操作人员养成遵纪守法的安全生产职业道德至关重要。首先可通过政治思想引导、文化技术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等方式来改变操作人员传统的生产意识,不仅提高自身的安全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开展的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需求,将关心员工、理解和尊重员工作为对操作者开展培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意识角度出发启发操作者认识到生命价值和安全生产意义。当操作人员思想中真正有了安全生产的意识,就会主动按照施工要求开展作业,使施工生产满足组织性、纪律性和工作规范的要求。此外,在培养人的安全操作能力时不仅严格还要求标准化,也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结合新形势和新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现场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操作的习惯,打造一支技术、安全思想、素质都高的施工队伍。
2.3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的素质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体系,需要一支责任心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安全技术人员。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的建设。一方面应该加强基层安全管理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实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配备完善的工作设施和专职人员,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其次基层单位的领导人员应该重视对安全技术人员的支持,比如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合理调整晋升等级等,通过这种方式可调动安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使现场安全技术人员能够认真工作。此外,还要加大对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能力,可和操作人员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使安全技术人员真正成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基层施工中成为第一管理者,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2.4建立激励机制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进行约束,同时这些办法和制度应该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安全技术等级考试和员工工资收入挂钩的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约束员工,起到提高员工主动学习技术知识和专业业务的作用。其次应该建立安全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注册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些专职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电力工程现场施工顺利开展。另外,还应该完善安全事故责任制度、事故损失赔偿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奖惩制度和风险预防制度。这些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层单位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使每位员工养成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的意识,在实际施工和管理中发挥员工最大的价值,同时还能起到奖勤罚懒和奖优罚劣的作用,最终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持续稳定开展。
2.5将预防事故作为前提
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只有避免施工现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所有员工的生命安全。所以首先可建立班组、作业度和指挥部三级分层预防预测体系,班组负责安全分析和预防,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制作安全提示卡分发到各作业小组,做到有针对性的提醒和防范。作业队的安全分析预防是负责人组织办组织开会,总结每日工作,布置好次日的任务,重点是做好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的分配工作。此外,指挥部的安全分析预防工作是要求指挥部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分析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互相分享经验和吸取教训,分析下一级段事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施工技术部门主要在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后下达到各班组然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做好对施工现场环境、设备等的分析,找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执行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高安全预防的水平。
3结语
综上,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应用在于做好对基层管理者、施工操作者和现场监督人员的管理,通过安全思想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做好基层、施工和现场监督三个环节的协调统一,采取自控和互相控的手段把握好施工安全重难点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施对施工生产所有工作人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控制,保证人员生命安全,保证施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平.“以人为本”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价值工程,2014(28):180-181.
[2]余秋柏.关于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分析[J].大科技,2014(10).
[3]王友权.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3(03).
论文作者:钟均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员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