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66名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人,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按时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1)入院12h内对病人的焦虑状况和病情进行评估,发现基本没大的差异,两组人员焦虑的比例都在50%左右。(2)入院48小时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明显,实验组焦虑人数比例为30%左右,而对照组焦虑人数达到70%左右。(3)入院72小时对比发现,对照组普遍处于遍焦状态且有不满意;实验组普遍处于乐观状态且很满意。结论 重症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以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词】舒适护理;ICU;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73-01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所谓舒适护理,即把简单的护理活动与高难度的舒适研究相结合,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者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体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多种方式使病人感到身心舒适,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就医过程中的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舒适护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66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1.5岁,疾病类型及例数分别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3人,复合伤患者19人,重症胰腺炎患者7例,其他17例。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本次调查。
1.2方法
将66名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人,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按时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常规护理主要包括:(1)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正确给予氧疗;(4)对患者压疮、导管滑落等进行护理评估,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5)及时并准确记录重症护理记录等等。舒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环境舒适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病室安排,将抢救物品及设备放到不易被患者看到的位置,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惧。从声音,光线等方面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将病室内的照明光线调低,将监护仪器的声音调至合适程度,医护人员减轻操作声音,避免大声交谈等。整个病室的温度,湿度,气味,美感等方面都尽力达到让患者舒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将ICU湿度设为50%~60%,温度设为18~20℃,房间整洁、宽敞,减少视觉刺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通风换气。
1.2.2心理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仪表端庄,保持乐观的情绪。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会加剧病情的心理反应。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耐心交流、沟通,使患者稳定情绪,消除或者改善紧张。例如重视患者的需求,及时处理取得患者信任,通过音乐疗法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促进好转和康复。
1.2.3体位舒适护理
患者因为疾病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而患者本身多数活动受限,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取得舒适体位,定时变换体位,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争取让患者更加舒适,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12h、48h、72h焦虑状态和焦虑人数,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入院12h内,对病人的焦虑状况和病情进行评估,两组人员焦虑的比例都在50%左右,无明显差异。(2)入院48小时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焦虑人数比例为30%左右,而对照组焦虑人数达到70%左右。(3)入院72小时对比发现,对照组普遍处于遍焦状态且有不满意;实验组普遍处于乐观状态且很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开展舒适护理服务,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并且,有利于降低护理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率,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具体来说,开展舒适护理服务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舒适服务理念的贯彻实施,能让医护人员了解到舒适护理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从而对患者照顾得更加细致。除了手术中的悉心照料,手术后,医护人员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患者相处,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于术后焦虑,抑郁等患者,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使他们保持心情舒畅。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关心,势必会拉进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2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舒适护理服务中,医护人员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经常与患者积极沟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医护人员对患者生活和心理的关心,将拉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度,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
医护人员缺乏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造成了部分医护人员工作繁重,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对于患者的护理上,只是机械地完成自己手头的任务,而不会照顾患者的情绪,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医护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舒适服务的培训,让他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还能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对于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患者的疾病的恢复十分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蕾,陈连芳,侯丽,朱红娟,贾培燕.舒适护理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研究2012年(08).
[2]黄妮娜,刘爱侠,卢嫦清,何军.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10卷第22期(下半月版).2013(06).
[3]张秋琴.舒适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年第11期2013(08).
论文作者:李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焦虑论文; 实验组论文; 重症论文; 状态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