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践论文_林金盛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践论文_林金盛

海南瑞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近几年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就要重视建筑主体结构的管理,而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技术的管理。提高一个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提高建设建设技术。本文针对提高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能够合理的加强其主体结构,为今后的施工整体性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 模板工程

1.1 基础模板

完成垫层的施工后,应该选用一定稳定性、强度的模板,按照轴线清楚测量水平,同时应该使用平面尺来测量边线,同时应该在不同暗柱角的位置使用油漆进行标记,这样可以确保模板安装中,中部可以按照控制边线来进行固定支柱,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与一定的硬度,在浇筑过程中提高符合的承受力。在安装基础侧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靠到垂直角,将偏差控制在3mm以内。

1.2 主体结构模板

立杆作为结构的重要支撑,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应确保竖立于比较坚实的平面上、能够很好的承受支架和上层模板安装完毕所产生的载荷。若不能确保则可能会造成下层结构支撑无法逐层进行拆除,甚至上下支柱处于同一垂线致使主体结构的整个体系的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支模的工序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其不能固定,下面的工序将无法进行。使用脚手架时不能把主节点连墙体、横纵向扫地杆、横纵向水平杆等进行拆除。

1.3 模板的拆卸

在拆卸模板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建筑工程中工程条件,以及温度,来决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混凝土初凝、墙体12N/mm2强度时,施工人员应该松动穿墙拉杆,将浇筑完成的墙体模板分隔开,这样可以防止模板和混凝土出现粘结的情况,为拆模奠定基础。根据相应顺序对模板进行拆除,在其过程中往往是不承重或者少承重的进行先拆,有所承重或较大承重的则后拆;首先拆除一些后续支立的,先支立的最后拆除;支撑的部分首先拆除,最后拆除方木模板。同时要注意及时将拆除物搬运到一些比较安全的场所,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2.1 钢筋原材采购、验收、放样

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合格书及材质证明。钢筋进场验收工作由项目物资部牵头组织,并按要求进行原材的取样复试工作,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放样采取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配筋单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场总工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2.2 加工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棚内设操作工艺牌及钢筋下料指示牌,并设专职钢筋工长进行半成品钢筋的质量控制,对半成品钢筋的验收做到逐型号、逐规格的检查,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不得下线。加工成型且验收合格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以免混用。

2.3 钢筋连接

连接方式选择:ф≥22mm的水平钢筋采用冷挤压连接,ф≥22mm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ф<22mm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对于钢筋接头施工质量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确保。基础底板钢筋、柱、墙体竖向钢筋其接头位置应避开最大受力部位;梁、板的底部钢筋应避免在跨中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应在跨中搭接。地下室的基础梁底板钢筋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应避免在跨中搭接,底部钢筋应避免在支座处搭接,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内应不大于50%;框支梁下筋不设接头,上部钢筋需设接头时,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受力筋的25%,相邻接头间距应大于35d,且≥500mm,接头位置避开墙体开洞部位,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2.4 钢筋绑扎与定位控制

对于各类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绑扎均要求画线绑扎,墙体及柱钢筋绑扎时,用施工标尺杆控制、检测钢筋的间距与排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绑扎扣采用十字扣,相临两扣互为八字,扣节在钢筋的侧面;箍筋与暗柱、柱、梁主筋的绑扎扣采用兜扣,扣节位于主筋上,扎丝头长30mm,朝向柱内或梁内;钢筋搭接区在距两端50mm 的位置及搭接区中部,保证三根水平筋(竖向筋、箍筋)。墙体纵向钢筋间距控制采用纵向“梯子筋”,梯子筋间距800mm,梯子筋起步位置为暗柱边250mm。焊接梯子筋的钢筋直径要求大于设计纵向钢筋一个规格,梯子筋中的横筋要求按800mm间距设置一道,等于墙厚减2mm的支撑筋,支撑筋端头要求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刷防锈漆两道。柱钢筋间距控制采用焊接式定位筋,按1000mm~1200mm间距布置,其中在柱的根部、中部、上部的三道定位筋,要求其撑铁长度等于柱宽减2mm,撑铁端头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刷防锈漆两道。

3混凝土施工

(1)选择原材:应确保所有施工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还需有具体的出厂日期、包装和强度级别的证明书,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逐项检查核实。

(2)控制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使混合土易和性、水泥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但同时也会造成造价成本的增加、混凝土的体积和用水量产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应加强对掺入水泥量的控制,使其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应注重安定性比较好、水化热较低水泥的采用,以此来适当减少水泥水化热现象。混凝土的搅拌应采取机械振捣的方式,尽量做到上下均匀振动。

(3)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项目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应经过审批才能加以进行。施工前进行合理预测,对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应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及补救措施,以此确保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与之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标高、截面尺寸、模板位置等,使支撑能够足够的牢固。

4 砌体工程施工

4.1 在施工中把好材料关

水泥采用普通P.O42.5硅酸盐水泥,必须有水泥质保书。黄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4%。白灰膏必须6×6mm?的筛网过滤过,在沉淀内储存两周以上方可使用。砖要求几何尺寸正确,头角方正,无破损,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场后重新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砖块应提前2d浇水湿润,含水率10-15%。防止干砖砌筑和边浇水边砌筑。

4.2 砌体工程

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采和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砌筑时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前应试摆;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砌筑应刮浆适宜并加浆填灌,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门窗洞口的预埋木砖、铁件等采用与多孔砖大小尺寸相同的预制砼块,将木砖、铁件等预埋在预制砼块内。

4.3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做样板墙:砌体应按照统一标准砌筑方法,使砌体工程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在砌体施工前,选有代表性的房间先做样板墙。请设计院、质监站、建设单位和监理共同检查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实测和观感评分达到优良等级后,再大面积全面施工。

(2)实行质量动态控制:砌体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内外粉刷和装饰工程质量,所以砌体工程质量工程创优夺杯的主要环节。在砌体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增设质量工程师1名跟班监督、检查。实行对砌体工程质量动态控制,使砌体工程质量在严格的受控下作业。

5 结束语

总之,要做好建筑主体的结构施工,就必须要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在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的技术,保证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建筑实体形成环节,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含有了极大的比例,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因此,为了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2]王翼飞.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04)

[3]王海亮.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践[J].科技与企业,2012,(7).

论文作者:林金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践论文_林金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