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邮电管理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邮电管理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邮电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邮电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市场经济也是信息经济,邮电产业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邮电企业是未来发达的要素、信息市场的主体之一。由此,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邮电经营问题提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面前。

邮电经营是邮电企业将当前可以提供的邮电服务与社会对通信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地开拓潜在的通信需求,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同步提高。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邮电经营和传统的邮电经营区别在于,前者以市场为中心,后者以生产为中心;前者是竞争性经营,后者则是垄断性经营;前者要担当风险,后者则是“旱涝保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邮电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先行官”,传统的经营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邮电企业在搞活经营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邮电经营的现状

我国经济体制正经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新旧体制的交替,一方面给邮电带来了通信能力和建设规模迅速发展的好机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邮电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与市场经济需要的矛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邮电企业的改革正逐步出台,整个方向是:在机制上升始由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思想观念上以生产为中心的观念已经转为以市场为中心,营业的龙头地位开始确立起来;其次,在通信建设上,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开始走上“规模投入、规模建设、规模经营、规模发展”的轨道;再次,在经营管理上,从着眼于面向企业内部的静态管理转为着眼于面向市场的动态管理,从着眼于日常的生产现场管理转为着眼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性的经营管理。总而言之,邮电企业已经不再是围绕计划转,而是开始围绕市场转。

但是,从邮电企业现状看,在经营服务、运行维护、工程建设、技术开发、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还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因此与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是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的必然现象。邮电经营工作的“不适应”,集中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通信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装机难”的问题一直是不少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二是经营思想还不能完全转变过来,还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存在着“以我为主,与我方便”的官商作风;存在着“冷、硬、顶、拖、差”的劣质服务;还存着“敲、诈、勒、索”用户的违法违纪现象。三是在经营方法上,对市场的反应还较缓慢。研究、开发市场的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营销手段、方法还比较单一,还不能适应竞争的要求。四是一些规章制度、业务规程已不合时宜,对用户使用邮电业务起着约束作用,必须重新修订。

二、更新观念,是邮电经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前提。

要使邮电企业尽快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开拓型企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更新观念。

(一)更新观念,体现邮电经营观的客观特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碰到的首要问题是观念上不适应的问题。邮电经营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邮电经营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实物和信息传递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效益的邮电生产和经营,其“计划”的色彩将越来越淡,而市场的色彩将越来越浓,最终将由市场现有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所决定,这就是树立邮电经营观的客观性所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邮电的供需关系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有些变化带有可能性,并不是显而易见和一目了然的,需要我们精心调查、研究才能发现潜在的市场,这就要求邮电企业不仅要满足于能为市场提供多少服务,而且还要分析和研究市场潜在的需求,不仅要着眼于竞争现有的、外在的市场,而且要着眼于竞争未来的、潜在的市场。总之,邮电经营观要体现以下五个特性:适应性、超前性、竞争性、效益性和全网性。所谓适应性,指的是邮电企业要适应现有的通信需求,不能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所谓超前性,指的是邮电企业要研究通信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但要及时做出反应,而且要适度超前发展;所谓竞争性,指的是邮电企业面临着竞争的形势,要生存和发展除了竞争别无选择;所谓效益性,指的是邮电企业要坚持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相统一,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谓全网性,指的是邮电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各邮电企业要从大局出发,必须保持国家公用通信网的统一性、完整性,发挥国家通信网的规模和整体效益。

(二)邮电经营观念更新的基本内容

按邮电企业转型的要求,邮电企业观念更新主要包括明确树立市场观念、投入产出观念、利润观念、资金周转观念、竞争观念和智力开发观点,其基本内容有以下方面:

1、弱化行政扶持意识,增强市场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家对邮电通信建设极为重视,一直放在优先位置来发展。除了国家两个“六条指示”、“三个依靠”、“四个一起上”、“十六字方针”、“三个倒一九”、“以邮养邮”、“以话养话”、增收初装费、邮电附加费、关于开发区通信建设的政策,还有地方各级政府采取的无息、低息贷款、减免征地费用等各种优惠政策。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优惠措施对增强邮电企业的自我发挥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使一些邮电企业产生依赖行政扶持的思想。邮电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争取行政支持是必需的,我们不但要抓紧用好、用足现有的优惠条件,而且要尽可能争取一些新的政策,为邮电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邮电企业更应该着眼于市场寻求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邮电企业不可能长期躺在政策庇护的温床上悠然自得,国家给予邮电的一些优惠政策已经取消了,未经省政府、省物价部门批准的邮电附加费都停止收取了。所以,邮电企业都要做好“断奶”的准备,要弱化行政扶持意识,树立市场观念。

2.克服垄断意识,树立竞争观念。过去,国家通过对邮电实行垄断经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我国统一的通信网络,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通信垄断经营的格局将很快被打破。现在,通信市场已引入竞争机制,国务院已批准成立经营电信业务的联通公司,邮电企业应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克服垄断意识,因为市场经济的主旋律是开放、平等、竞争,而不是独霸和垄断。首先,要克服盲目乐观思想,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认清在竞争中邮电企业的优劣势,特别是与联通公司相比较,邮电企业面临的形势严峻在哪里。其次,要克服惧怕竞争的悲观思想,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要激励职工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再次,要克服随波逐流的消极思想,增强同舟共济、逆流而上的竞争意识。要建立起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使职工树立起“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为企业赢得竞争献力献策,尽心尽职。

3.克服“官商”意识,增强服务观念。“官商”意识是邮电企业长期躺在国家政策庇护和独家垄断的温床上产生的隋性意识。在过去,对邮电企业“以我为主,等客上门”的“官商”作风,用户也奈何不得,但在通信市场开展竞争的形势下,这种意识、作风必将为市场法则所摒弃,因为市场经济信奉的是“平等竞争”和“用户第一”的法则,谁得罪了用户,谁就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据统计,目前邮电企业邮政快递已损失了45%的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而“等客上门、与我方便”就是致命的弱点,所以,邮电企业要摆正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要彻底告别高枕无忧、旱涝保收的“官商”历史,彻底克服“以我为主、与我方便”的“官商”意识,树立起“用户第一、方便用户”的服务意识,要围绕这一点在职工中树立起“用户是上帝”、“用户是邮电的衣食父母”、“服务是邮电的永恒主题”等观念。总之,要把改善服务当作一项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用户,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来抓。

4.克服墨守成规的意识,增强时效观念。默守成规主要也是产品经济的产物。工作等上级指示,有问题要上级解决,发展建设要上级出资,按部就班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等等,都是默守成规使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邮电企业还是坚持这一套,那么通信生产、建设肯定要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在竞争中肯定要败下阵来,因为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默守成规虽然可以图一时四平八稳,却由于不敢担当风险、不敢探索而失去发展机遇;同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如果囿于旧框框,不除旧布新,不讲求时效,邮电企业将会丧失竞争的活力,丧失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不少邮电企业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通信发展的佼佼者,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敢于冲破旧框框,抓住机遇,走出新路子。如广东邮电采用集资、贷款、负债经营等方式,率先走出一条“借钱买鸡、生蛋还钱”的新路子。总之,谁墨守成规,惧怕风险,谁就痛失机遇;谁改革创新,追求时效,谁就赢得效益。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邮电经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关键。

我国今后15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九五”期间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江泽民同志强调“这四句话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必须全面地、准确地领会和贯彻。”从邮电企业的现状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基础,把制度建立和机制转换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邮电企业经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关键。

十几年来,邮电企业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其一,利益政策不稳定,如一会儿以收支差论天下,一会儿以产品量计算自有收入,一会儿余数高,一会儿系数低,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不能对远期利益作出明确的预测,因而只能急功近利。其二,财产的约束力不强。由于财产责任不明确,规章制度不统一,许多企业由决策引起财产损失的衡量和确定都做不到,因而,有些企业领导人情况不明、心中无数也敢于拍板决策。一旦决策失误谁的责任也追究不了,也无法讨论究竟如何处罚,往往是不了了之。有些人面对自己的失误一点自责都没有,还堂而皇之“交点学费嘛”。其三,干预过多。我们虽然实行了市场经济,但仍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较多的干预,比如,企业看准市场,上一个项目,要经过层层审批,一审就是一年半载,等审批下来,良机已被错过。还有就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干预,如资金运营、人事安排、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的设立等等,企业不能完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策,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因此,邮电企业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关键在于抓好转换经营机制这个“牛鼻子”。从长远的角度看,正如邮电部吴基传部长指出的:邮电企业改革最终也要建立体现邮电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邮电企业建立现代制度必须把经营机制转换有机结合起来。

(一)加快邮电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调整步伐

传统管理下的企业组织管理机构是按生产型管理建立的,是以块为主,横向分割状的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管理机构已经很不适应形势的要求。邮电企业要根据邮电部提出的“规模投入、规模建设、规模经营、规模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调整内部组织管理机构,首先,要精简机构。要以生产经营为出发点精简机构,建立起一层(班组)细而全、二层(科室)简而精、三层(领导班子)少而强的组织管理机构。其次,要确立营销的龙头地位。要由过去的以生产管理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营销为主导,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向营销和服务用户倾斜,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再次,要突出三条主线管理。围绕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经营发展这三条主线,设立相应的专业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工程建设”服务“维护管理”,“维护管理”服务“经营发展”,“经营发展”服务市场、用户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在管理模式上,要对邮电通信企业实行改造,从传统的政企合一制逐步迈向公司制;对放开的邮电工业企业要从国有独资的产权关系迈向多元产权主体混合的经济形式,从而促进公有制产权关系的配置和具体的运作方面转向价值型管理,股权化流动,市场化配置,使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充分体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邮电所有制配置结构。

(二)要进一步强化邮电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

从物质利益机制方面看,在目前条件下邮电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现实的选择,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首先,对于承包经营责任制核算办法,要认真研究论证,拿出一个起码能管用一段时期的切实办法来,不要政策年年变,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其次,在企业内部,要按照企业管理目标原则,实行大承包考核,根据不同的责、权、利,试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把职工“逼”进市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风险抵押承包,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与企业共担风险的责任感。再次,要改革劳动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岗位技能工资制。目前,邮电企业普遍实行“工效挂钩”办法,根据我们海口市电信局的经验,可以依据“工效挂钩”的精神,在企业内部实行企业对专业、专业对科(室)二级挂钩考核,考核办法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专业、不同贡献的效益可以随行确定。

在劳动、人事管理机制方面,要深化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用工要坚持增量、增收、增利才能增员的原则,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在弹性计划内自主决定招聘员工;选聘企业管理人员,要由企业自行确定,实行双向选择。管理人员要打破终身制,职工要实行优化组合,真正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无“铁交椅”可坐;职工能进能出,无“大锅饭”可吃。有了这样的机制,企业的活力就会大大增强。

(三)大胆放手,把邮电企业推向市场。

解决企业面向市场的问题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首要任务。如何把企业推向市场呢?笔者认为下面的几项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在观念上,要树立“没有市场就没有邮电企业”的观念,把市场当作邮电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在体制上,要尽快割断国家与邮电企业之间的“脐带”。邮电历来是垄断行业,企业习惯于吃“皇粮”,习惯于跑“部长”、局长、市长,而不是跑市场。割断“脐带”后,把由国家承担风险、包揽企业种种困难转为企业自担风险,唯其如此,企业才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学会游泳。

第三,在管理上,要建立起研究市场的机构和人员,专门研究市场变化,研究竞争策略,研究营销措施,使企业做到对市场“心中有数”,对竞争“知己知彼”。

第四,在决策上,要完完全全以市场情况为依据,以市场需求决定邮电建设、业务经营和通信服务,而不是拍脑袋、想当然、看“婆婆脸色”拍扳决策。

第五,在营销上,要走出局门,走出柜台,当务之急就是企业要建立一支营销队伍,采取多种形式推销邮电业务。

四、调整营销策略,是邮电经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保证。

传统的邮电通信因为是垄断经营,所以对营销手段、资费政策、市场信息、广告宣传极不重视,但现在,邮电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联通公司的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更加剧了通信市场的竞争程度。邮电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在营销方面存在的“历史遣留问题”,果断调整营销策略,解决经营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探索、总结出富有成效的邮电营销策略和方法,是邮电企业经营走向成功的必要保证。笔者认为,下面五个营销策略必须引起邮电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重点发展策略

这里的“重点发展”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重点业务的发展。邮电通信重点业务,就是指邮电企业在面向市场经营方面,投入适当收益大、见效快的“拳头产品”,或是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业务。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对通信有不同的需求,因而,邮电企业确定重点业务时,就必须依据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条件来确定。对看准了的重点业务,在思想上要确立优先发展的观念;在投资上要舍得花钱,敢担风险,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加快投入产出速度;在宣传上,要形成态势,做到家喻户晓。

“重点发展”的第二层意思指的是重点用户的发展。重点用户包括大用户和重要用户。据资料统计,大用户、重要用户占据着邮电市场80%-90%的业务量,因此,在业务发展上,谁把握大户、重要用户,谁就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所以,邮电营销一定要紧紧抓住大户、重要用户。

(二)高科技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说:“当前的国际竞争,尽管形式多样,矛盾错综复杂,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邮电通信市场的竞争更是如此。邮电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通信发展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这也是市场竞争的手段。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开发了高新技术产品,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邮电企业要赢得市场,除了要向用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外,还必须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向用户推销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因此,邮电营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对内而言,邮电企业要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化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如把计算机管理技术应用于号线管理、用户障碍中告处理、帐务处理、网络运行监控等,提高运营效益;对外而言,邮电企业要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对高、新业务(如数据通信)的需求,不断开发和推销高新技术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依靠高新技术赢得信誉,拓展市场。

(三)刺激推动策略

这里的刺激推动可以分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邮电企业利用价格杠杆刺激用户消费,推动通信市场;如邮电部连续三次下调移动电话手机费和服务费,对邮电企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是邮电推销人员通过登门宣传、鼓动,进行心理诱导,激发用户购买欲,使潜在的和可能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前者属于物质性的“刺激推动”,后者属于精神性的刺激推动。无论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刺激推动”,都是邮电企业应予重视的营销策略,“以哪一些为主,要根据市场情况和“产品”特点来确定。可以肯定的是,两种手段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四)广告宣传策略

过去,邮电通信市场是卖方市场,邮电业务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我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邮电企业基本上以生产为中心,而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因而对广告宣传不予重视。现在,许多地区的邮电市场已开始转为买方市场,邮电经营应该是“顾客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就推销什么”,邮电企业要想方设法把“皇帝的女儿”嫁出去,就不能不重视广告宣传,否则,邮电产品再优良,也可能会“养在深闺人未识”,失去应有的市场。所以,邮电企业要摒弃类似“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推销“产品”。在宣传媒体方面,不但电视、报纸、广播要利用,信筒、信箱、邮车、橱窗、信函、传单也要利用;在宣传方式上,可通过举办新技术、新业务演示会、用户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知识竞赛、业务咨询、文艺演出等活动推销邮电业务;在宣传时间方面,要适度超前宣传,要紧紧抓住法定节假日和世界电信日、邮政日等“黄金时间”;在宣传内容方面,要突出重点业务、竞争业务、高新技术业务;在宣传对象方面,要重点抓大用户、重要用户;在宣传效果方面,要追求宣传业务和宣传优质服务相结合,通过广告、宣传,在社会上树立起优良的邮电企业形象。

(五)优质服务策略

优质服务是对“用户第一”、“一切为了用户”思想的具体实践。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用户的“胃口”越来越大,对邮电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特别是在竞争的形势下,多一次“不满意”,就多失去一份市场;多一次优质服务,就多赢得一份市场,因此,我们说服务质量和通信质量一样是邮电企业的生命线,特别是在技术质量同等的情况下,谁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谁就赢得占领市场的主动权,所以邮电企业不但要把优质服务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手段来认识,而且要提高到占领市场、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策略高度来认识。就目前而言,邮电企业还存在着重发展、轻服务的现象,以致出现了服务工作跟不上技术质量进步的情况;还存在着重售中服务、轻售前和售后服务的现象,以致出现了查修难、咨询难、交费难等问题;还存在着重服务硬件改造、轻服务软件改善的现象,以致出现了冷、硬、顶、拖、差的问题;还存在着重“被动服务”、轻主动服务的现象,以致出现了市场占有率不高的情况……,所有这些,需要我们提到经营策略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整改,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标签:;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邮电管理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